-
文學其實是藝術,文學對於語言的運用,
它已經脫離了平常做為溝通的一個媒介。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

王文興,錘鍊文字的小說家,一生以閱讀、寫作為職志。
福建人,1939年生,在台灣長大。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留美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小說創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
為《現代文學》雜誌創辦人之一,曾任教台大外文系四十年,擔任小說課程,提倡精讀。

台灣文學史上,王文興的《家變》是一本具爭議性與傳奇性的重要長篇小說。
1973年一出版即造成軒然大波。因為《家變》從內容到形式、情節、結構,語言文字,在當時的台灣文壇都是創新的,
甚至創新到被某些人認為是「離經叛道」的「異端」。是王文興的顛峰代表作,也是台灣文學史上的重要文學經典之一。

家變(新版)

家變(新版)



耗時七年(1966 ~ 1973)所撰之長篇小說,從中國傳統的父子倫理崩解出發,描寫一個現代知識青年在成長期間所遭遇的精神衝突,檢討家庭和社會的問題,更進一步發掘中國文字的多義性,以形式的創造肯定主題的嚴肅。

從內容到形式,以致整體情節的敘事解構,語言、文字、句法、(標點)符號的大膽創新 ──
《家變》自出版以來便廣受海內外學術界的注目,甚至被視為離經叛道的異端:「不道德了…背棄傳統了…文字不通了…尤里席斯了…」,在台灣文壇上爭議不止,愛之者奉為文學瑰寶,厭之者誣為洪水猛獸。

©照片提供/目宿媒體《尋找背海的人》


讓讀者觀眾得以凝見,那在斗室內如同挖掘壕溝般一斧一鑿搬運著胸膛內的土,小說家與自己搏鬥的每一夜......

21個線索為主軸,藉由年輕小說家尋訪的蹤跡,串起王文興的文學生涯。

導演林靖傑並藉由影像、照片、手稿、動畫、舞台劇、即興朗誦等形式,展現了一個信守文字信仰、珍重對待寫作、以緩慢換取深刻的文學身影。


手稿回歸一筆一劃最初的模樣,忠實呈現創作過程中的每一次猶豫、刪改,還原手稿背面潦草的註記、試寫,甚至作者與自己的對話與詰問。

不但完整展現作家對文字的講究與要求,更是實踐王文興所提倡「精讀」方法的最佳文本。「平躺放大的逗號」、「半個句號」……各式各樣的符號讓閱讀手稿像是解碼。每一個細節:空格、字體、標點都具意義。

王文興的長篇小說

©照片提供/目宿媒體《尋找背海的人》

短篇小說與解構

寫散文的王文興



《書和影》是王文興的第一本散文結集,收輯與文學有關的評論四十多篇,包括廣受注目的聊齋評論,與日本小說家遠藤周作的對話等。

王文興始終認為電影與文學同類,故凡影評,皆以文學角度論之,書中影評十七篇,亦可視為書評來讀。

本次出版新版,王文興特別於原有的「書」「影」「其他」三種之外,另增「新稿」一類。新稿中,有文論一篇,畫論一篇,宗教討論兩篇,小說一篇,詩數首。隨著收容量的增大,《書和影》的文學意涵也益發深湛遠。
-
在1960年代引領台灣現代主義潮流的關鍵刊物。

1960年3月5日,由台大外文系的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王文興等人發起,張先緒設計封面,
劉紹銘撰寫發刊詞的第一期《現代文學》創刊了,從此創造台灣文學史上的一頁傳奇,開拓了許多台灣作家和讀者的文學視野。
致力發掘新作家,以研究並提倡最新文學寫作技巧為宗旨,一方面譯介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作品如卡夫卡、福克納、海明威等人的創作與理論,一方面刊載大量的短篇小說、散文等創作。

-
他的名字已足以標示這個時代。


一生以閱讀、寫作為職志。善寫人物的心靈思維,視文學為文字藝術,為國家文藝獎得主,其作品思想深刻,語言精緻而獨特。
作品《家變》、《背海的人》已經成為臺灣文學史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