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群雜處,眾聲喧嘩

  • 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

    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

    地廣人稀、物產豐富,爭相移居之地,為我們揭開海外華人在南洋的真實面目。

    歐洲人稱之為東印度,中國人稱之為 「南洋」,當地南島民族稱之為Nusantara,無論是南洋、東印度,都是站在他者的角度命名,充滿他者的想像以及主導意識。二戰之前的歷史長河,這塊區域的名字都非憑空產生,而是反映某種歷史現實。

    《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呈現南洋的華人生活,回到歷史現場,聚焦於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拿律。以該時空拿律的人、事、物為核心往外延伸,開展引人入勝的小故事,體現了華人族群之間、其他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經濟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

    他們都是拜別唐山、離鄉背井,在馬來半島這片異域上重生的華人。

    ■■■


  • 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

    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

    華人從漂洋過海移居南洋到開拓永久的家園,在中華與本土歷史的夾縫,捕捉神話的餘燼。看見與書寫人鬼神獸,超越現實與歷史的呈現。

    重重迷霧深鎖的「南洋」,模糊又曖昧的地理名詞。「東南亞」之名,雖打破「東印度」、「印度支那」殖民性,卻無可避免地掉入了二戰結束後,民族建國後形成的政治國界網格。原本多元又流動的文化、信仰與身份認同被迫割裂、對立與碎片化。

    《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思辨馬來半島的特色,宏觀的歷史論述,只有到了微觀的個案身上,才能充分顯現多樣性。以邊佳蘭及新山的歷史,談論人群關係、傳說記憶、符號儀式等,從「中心——邊緣」,探討「神、鬼、人、獸」的身份流動,揭示不同角度臆造的南洋,以及馬來西亞文明的另一面。

    ■■■


■ 以人類學重構南洋面貌

  • 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1979年,人類學家白瑨到檳城進行華人傳統信仰的民族誌研究。田野中,她學習華語,也學著講混合馬來語的福建話,她試圖從乩童、道士、寺廟管委會,甚至政治人物等檳城華人身上,建構出一套他們關於自身信仰以及認同的敘事。但這個田野方式在她1987年來到台灣後發生了變化。

    她在台灣意識到,台灣在歷經日本統治、國民黨占領、蔣介石丟失中國大陸前後所發生的幾場創傷性事件,塑造了台灣閩南人所抱持的政治態度。檳城歷經超過一百五十年的英國殖民政府以及脫離殖民後的馬來西亞政府的統治,同樣塑造了檳城華人的社會記憶、儀式習俗和社會政治策略。她決定納入英國殖民時期的歷史文獻研究,試圖從人類學角度,探討檳城華人從1786年到1990年代所面臨的族群歸屬感議題。

    檳城華人面臨英殖民政府、後殖民的國族國家馬來西亞的政治勢力支配,試圖透過社群共同儀式塑造社會記憶,進一步建構其主體性,並與現代性的價值互相調和,追求獨立且合乎時代的身分認同。

    這是檳城華人追尋認同的故事;也是一部以檳城華人為例,進一步思考華人離散、族群歸屬、歷史記憶、現代性與認同的民族誌作品。

    ■■■


■ 歷史的間隙

▶延伸閱讀:從古往到今來,看見你從未認識的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