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年開始陪女兒吳岫一起旁聽張嘉驊老師的寫作課,心中最大的震撼就是──作文竟然可以這樣教,身為一位作家的思路與教法可以和學校的國文老師有如此的大不相同。這樣的不同,釋放了自小寫作思路被框架限制住的每個寫作班的孩子,原來文章語句的動人來自詩性的想像,原來文章要說故事才能勾引讀者,原來要發揮創意才能讓讀者眼睛為之一亮,原來寫好每一句話才能鋪陳全篇的邏輯。
張老師是我女兒寫作路上的貴人與恩師。相信此書出版後,會有更多在寫作路上徬徨無依的學子,因這本書而找到依歸,進而閃閃發光。──張瓊玲(臺北市立天母國中老師)
張嘉驊老師的詩性寫作常常讓我感動得流淚,他讓我發現什麼才是真正的美麗,感覺到自己鼓起隨風舞動的勇氣,內心充滿張力。他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寫作能力和筆法技巧的迴旋上升,而是信步去探究語言藝術的神祕金字塔,嘗試一種文字感情的真實外露,尋找對周遭世界感觸的一種變化著的細膩情緒。──徐鍾琴(寧波濱海國際合作學校教師,語文特級教師)
張嘉驊老師的課,打破了傳統觀點:雖然選材不可忽略,但「怎麼寫」比「寫什麼」更重要;用「懸念」來勾引讀者,可讓人更加投入。最重要的,我體會到了「詩性」的力量:以「詩性」來包裝事物,文字更加鮮活可口;以「詩性」來看待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更加新奇,美文佳句俯拾皆是。我衷心的期望,讀完這本書的讀者都能擁有一雙詩性之眼。──鐘子珽(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學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