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要放棄陳舊的思考習慣。這些東西就算不是那座毫無希望的官僚體制零件,大多數也都已經變成死氣沉沉的東西……我們要試出新的東西,否則就不可能創造出新的理念,這就是我在這本書裡面不斷討論市場,並且提出就是因為在國家和市場間做出錯誤原則,才會讓某個政治意識形態壟斷好幾個世紀以來的一切。」

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1961-2020

「我們是99%。」

這句話是占領華爾街運動中最響亮的一句口號,道出這起運動的初衷,是對那1%極富人口壟斷社會財富和資源的不滿和抗議。這口號的發想者美國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

格雷伯是左翼學術明星,又以積極行動和作品,被稱為激進的人類學者,例如他在新書《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中,便質疑「民主」這回事,甚至要推翻選舉政治;而他在《債的歷史》洋洋灑灑引經據典,旁徵博引,透過民族誌和各種文本,說明「債」如何在原初社會就存在、以何種形式存在,又如何演變成今日的狀態和危機。更甚者,他提出最激進的建議——取消國家中窮人的債務。但這並非格雷伯的創見,而是歷史早告訴我們,當國家無法控制經濟危機,社會即會動亂,人民就會起身反抗,而接任的政權往往以取消人民負債、重新分配土地,來穩定社會。

正如同格雷伯這看似激進的建議,其實是有歷史為本,這本書以挑戰「有債必還」的道德性或正當性論述為開頭,進而辯證一般人熟悉的亞當.史密斯之流的經濟學理論,推翻市場和資本主義的定義根柢,讓人讀來不免「驚心動魄」,但也是有理有據──他帶領我們到美索不達米亞的遠古時代,證明即便當時沒有貨幣卻早有記帳形式;他帶領我們到各原始部落告訴我們「以物易物」並不是為了利益或交易而生,是為了防禦、人際關係、社群經營乃至於榮譽心。對熟悉中文和中國歷史的讀者來說,必然也會訝異他對王莽時代或是明朝經濟市場的精闢理解──但也才知原來明朝活躍的市場經濟源於白銀製造,而這間接地讓中南美洲的古文明消失了。

看完整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