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改版

用新樣貌迎接50週年
從2018年起,我們就開始思考一本即將迎接50歲生日的科學雜誌,應該是什麼樣子?現在的讀者需要怎麼樣的雜誌?當時,我請主編李依庭思考給團隊和雜誌的新標語,「不用愛上科學,讓生活即是科學」成為我們最終的選擇,也是我們新的目標。

重新設計logo也是一個宣示,期待我們能以一個嶄新的姿態面對新舊讀者。這次logo改版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來回協調,終於在2019年初定案。在設計師的幫助之下,用橫細直粗的筆畫架構來塑造字的空間感,用圓角和斜線的設計讓整個logo更活潑,符合我們希望傳達科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沒有那麼遙遠、難親近的感覺。

整體雜誌的設計,在美術編輯黃琳琇的巧手和巧思下,有了一個有別以往的新樣貌。期待大家能在她的設計引導下,更享受閱讀這一本擁有好內容的科學雜誌。
《科學月刊》50年封面變革
2020年11月最新刊
口腹之慾與健康的平衡

即便面臨艱苦的時刻,生活依舊不能失去光彩與樂趣。對臺灣人而言,「吃」或許是最簡單也最令人滿足的幸福。臺灣擁有形形色色的美食,不論是隨處可見的街邊小吃、大街上充斥琳瑯滿目的餐廳與食堂,又或是那些會讓荷包與內心哭泣的高級料理,放眼四周都可以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

不過,生活在美食充斥的寶島,我們得面對的,便是飲食帶來的健康風險。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統計,臺灣今年國內18歲以上的成人肥胖率已達43%,創下10年來的最高紀錄。面對成為亞洲「最胖國」,我們是該多注意自身的健康問題了。

此外,政府宣布明(2021)年起,將開放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的美國豬肉進口。先不論各種政治因素所帶來的爭議問題,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對健康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本期《科學月刊》試圖以(不帶業配的)科學角度剖析及探究萊克多巴胺。我們想知道豬在吃下萊克多巴胺會發生什麼;人體吃下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對健康帶來的衝擊;反思政府根據國際規範制定的各項標準;以及一些你我都會想知道的瘦肉精迷思。最後,讓我們用獨立思考的能力,由你自己來判斷萊豬到底好不好。

...繼續閱讀

►發展多元平台

經營不同媒體平台的準則、策略與目標
我們希望可以透過不同媒體平台,讓大家認識科月。以前我們總認為好好做雜誌,把內容做好就夠了,但現在大家接收資訊的方式變得更多元,也讓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跨出舒適圈,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將科學知識傳遞給大家。

除了最早開始的臉書粉絲頁之外,最近也新增了instagram、telegram頻道跟大家互動。嘗試把製作雜誌的素材,用不同的樣貌呈現出來;偶爾跟一下社群的風潮,但最最重要的還是回到科學媒體本身,如何把科學說好,讓大家願意在茫茫資訊海中停下來閱讀

我們長久有跟教育電台合作《科學So Easy》廣播節目,今年則是嘗試與鏡好聽合作的「科學月台」podcast節目,希望可以從作者或編輯的角度,跟聽眾朋友介紹我們文章中最關鍵的概念,有點像是幫忙濃縮、整理重點,讓大家可以輕鬆了解一個主題。不過,科學有太多東西無法單純透過聲音傳達,節目最後我們總希望聽眾可以成為我們的讀者,加入閱讀的行列

►科普雜誌的未來

《科學月刊》的下一步
臺灣現在市面上本土製作的科普雜誌或科普書仍然很少,大多以翻譯為主。《科學月刊》是少數臺灣自己製作出版的科普雜誌,我們希望能繼續透過臺灣科學家、科普作家和科學編輯的筆,幫大家追蹤科學的進展,挖掘其中有意思的故事分享給大家。明年的專輯已經在規劃中了,敬請期待!

我們希望明年能在推廣科學閱讀上盡一點心力,今年我們與泛科學和南一書局合作給國中生的「科學生」科學閱讀平台,正在持續優化和推行;明年希望也能做更多實體閱讀活動或是書籍。

當然也希望繼續搭配雜誌主題開發好玩的活動,像是近年來我們嘗試辦「自釀啤酒工作坊」、「黑白切小吃解剖學」以及國內外的科學旅遊活動,讓大家有吃有玩又能了解背後的科學知識,獲得許多好評。

我們是個小小的公司,但是一直以來有許多大專院校、中學科學教師和各界讀者的支持,才能一路走到現在。我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只能一步一步來,也請大家努力鞭策(當然還有支持)我們。

►編輯揭密看更多

編輯揭密!燃燒對雜誌的熱情,開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