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科幻小說在現實上演──
原來「想像」只是超前了命運一步。

(差點都要捧著小說,當成末日生存指南)

這些故事如今讀來,情節熟悉到令人驚駭......

突如其來的病毒肆虐,在印尼的一個難民拘留所,爆發嚴重的出血性熱病,四十七位病患不治身亡。亨利帕森是微生物與傳染科專家,身為世界衛生組織駐印尼的代表,他迅速地展開病源調查。很快的,他將發現病毒可能從狹小的難民營,擴及全球......

一名受感染的男人,將前往一年一度的伊斯蘭聖地朝聖,前往麥加的旅程,有超過數百萬名伊斯蘭教徒,將深陷感染風險中。亨利與沙國王子合作,將進一步封鎖聖城。

在美國國土安全局中,一名具有俄國背景的女官員眼看危機即將爆發,正想盡辦法動員政府,趕緊面對可能的生化戰爭威脅。

各國關係日益惡化,聯外方式也接連中斷,恐慌隨之蔓延。而亨利的妻子與孩子們在亞特蘭大,也面臨病疫肆虐。突如其來的瘟疫,橫行美國本土。科技與宗教,與日益嚴重的人口死亡,毀滅性的災難一發不可收拾。

普立茲獎得主勞倫斯‧萊特為我們創造醫療英雄帕森博士,找尋病源與解藥的漫長過程,險象環生。病毒有如世界上最狡猾、最凶險的敵人,故事讓人目不轉睛,讀來暢快淋漓。
鼠疫:卡謬直面人類恐懼的小說創作

鼠疫:卡謬直面人類恐懼的小說創作

各處冒出猝死的老鼠屍體,緊接著是鄰人紛紛暴斃。政府只得將發生疫情的奧蘭市全城封鎖,連信件都不得流通......。

闇黑之眼:震撼全球讀者的神預言小說

闇黑之眼:震撼全球讀者的神預言小說

單親媽媽蒂娜,在一場事故中痛失愛子。她依循著未知力量的指引,一路來到一所神秘實驗室。在這裡,科學家正在研究一款危及全球的人造病毒,她發現兒子可能還活著,並在這裡遭受殘酷的實驗......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失去一切之後,還能夠留住什麼?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失去一切之後,還能夠留住什麼?

致命流感開始蔓延,醫院人滿為患,公路湧入逃亡車潮,電力、網路陸續中斷……我們所知的世界、我們熟悉的文明,正一步步瓦解。

 Cold Storage:當你僅有運氣、勇氣和幽默感,足以拯救全人類嗎?

Cold Storage:當你僅有運氣、勇氣和幽默感,足以拯救全人類嗎?

當吉維爾庫拉的居民因為不明原因全數死亡,探員狄亞茲前往調查這起疑似恐怖攻擊的事件,他卻發現更加可怕的真相:一種高度異變、有能力使人類滅絕的有機體,才是真正的凶手。

流行病是歷史,也是未來。

2019年金融時報年度醫療健康類選書,道出本世紀與死亡傳染疾病的對抗史。

就像食人鯊一樣,帶有侵略性的病原體一直潛伏在你我周遭,靜待時機,好使出致命一擊,當我們看似抗疫成功,另一個病毒已在旁蠢蠢欲動。我們必須認清,儘管醫療發展日新月異,但我們的所知不過爾爾;我們還必須了解,人類的行為與科技的發展在傳染疾病爆發時,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The Great Influenza:2020比爾蓋茲夏季選書

The Great Influenza:2020比爾蓋茲夏季選書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空前危機,但如果要從歷史中爬梳經驗,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恐怕是最相近的事件。

 Epidemics and Society:從黑死病到今日的疫情危機

Epidemics and Society:從黑死病到今日的疫情危機

對於流行疾病爆發的歷史與人類付出的代價,提供出色、發人深省的視角。

-
大疫之後,
我們永遠回不到過去了。

如今我們親身經歷了宛如傳說的疾病大流行,
擁有經驗與知識,我們看待未來、裝備自己的方式,永遠不一樣了。
-
你我如今生活在大「疫」爆發之「後」的世界,
疾病永遠有可能再次來襲,重點是我們學到了什麼。

疫情的爆發,無疑正在加速我們的歷史發展,未來,將會是什麼樣貌?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CNN時事評論節目主持人法里德.扎卡里亞,檢視疫情將為政治、社會、科技、經濟等領域,帶來可能在數年後才會逐漸揭露的影響,幫助讀者理解疫後時代的樣貌。

扎卡里亞在本書中,以十個課題的形式,針對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提出涵蓋對自然環境與生物危機,到數位經濟的崛起、混亂的世界秩序等等的討論。他戳破人們對於「花錢就能解決問題」的迷思,指出美國擁有一流的研究機構,並投入大量金錢在醫療體系,卻忽視所花費的金錢是否帶來相應的成果,以及醫療資源獲取的不平等,並檢視政府在迎戰疫情所做出的決策。他更在本書中深入探索數位經濟的重要性、城市在衝擊中復甦的能力,帶我們看見加劇的貧富差距,以及疫情如何使得中美關係惡化。

這部思路清晰、文字簡練的作品,呼應我們對現況與未來的焦慮,扎卡里亞以其廣博的知識背景與深刻見解,帶領我們逐步去思考在立即、顯著的改變以外,更多更為深遠、重大的影響。
如何度過經濟黑暗期?
讓預測出美國經濟危機的專家詹姆斯‧瑞卡茲來解析。

因新冠肺炎引起的經濟危機,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更甚於2008金融海嘯和1929經濟大蕭條。許多被革職的員工到現在都還找不到工作,企業破產不再是什麼新聞,甚至銀行也有財務問題。想要挽救現況,也因為通貨緊縮、債台高築等問題而難以改善,社會的失序更將伴隨市場的混亂發生。只剩下華爾街和白宮對未來前景看好──但那根本只是空口說白話。

看似絕望、毫無出路了,其實未必!只有做好萬全準備,洞察先機,希望就在不遠處。

《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下一波全球新貨幣:黃金》暢銷作家詹姆斯‧瑞卡茲,在本書中結合理論與實例、訪談當權人士,以探知我們面臨著什麼風險、經濟系統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向投資人揭示經濟現況,以及該如何行動。瑞卡茲為我們點亮一盞明燈,讓我們保有一絲希望,所有想知道如何在動盪時期中生存、甚至更富有的投資人,都不應錯過本書。
疫情黑天鵝將加劇世界變遷, 華頓商學院教授帶你看清變遷方向!

從非洲嬰兒潮到科技銀髮族,經濟重心正在移轉,8大趨勢正在改寫世界規則。

女性的財富將超過男性,機器勞工將超越人類, 印度和非洲的消費市場與經濟實力將大到不容忽視…… 2030年開始,我們所知的一切即將崩解,未來將驟然轉向!

疫情過後,誰將成為贏家,誰又將被這個新世界遠遠甩在後頭?

《四騎士主宰的未來》作者、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史考特.蓋洛威在本書中,為我們描繪出疫後世界的樣貌。

在這部著作中,蓋洛威分析哪些企業將因這個動盪而受益、得以蓬勃發展,成為未來贏家,他更點出整體社會將共同面對、設法解決的種種問題,諸如政府、教育、醫療照護等體系,想要在變動中存活下來,繼續為人們服務,勢將面臨空前的挑戰。

赤字迷思:現代貨幣理論和為人民而生的經濟

赤字迷思:現代貨幣理論和為人民而生的經濟

任何具有遠見且裨益於民生的國家政策,往往都把時間花在討論錢從何處來。本書旨在打破這樣的「赤字迷思」,藉由現代貨幣理論,對如何建立公平正義和繁榮的社會,提供一個截然不同、大膽創新的主張!

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亂世中保存財富的七大祕訣

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亂世中保存財富的七大祕訣

為了因應下一波毀滅性的全球經濟浩劫, 全球菁英已準備好保護他們的財富, 你,準備好了嗎?

傳染力法則:網紅、股災到疾病,趨勢如何崛起與消長

傳染力法則:網紅、股災到疾病,趨勢如何崛起與消長

本書不僅僅探討疾病如何爆發,更全面解析當代社會資訊傳播的方式,無論你是想利用傳播原理為自己的品牌行銷,或想遏止不實訊息的散播,或單純對於人類行為充滿好奇,都能從本書獲得方法和解答。

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

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

立基在最新的經濟學研究成果,搭配兩位多年在世界各地,實務的觀察與經驗,投身具體的政策改革解決貧窮問題,提出一個充滿力量的新經濟學論點,以對症下藥的解決提案,打造一個充滿同情心但有尊嚴的社會。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贏在起跑點、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可能是成功的絆腳石。未來需要的人才,是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的人!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9大策略,翻轉你的事業與人生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9大策略,翻轉你的事業與人生

火箭科學家經常思考人們一般想像不到的事情、解決人們一般處理不了的問題,讓限制成為優勢。這本書不僅能改變你觀看世界的方式,你將會得到力量,去改變世界本身!

-
真正虛構的,
反而是那些看似真實的東西。

「老實說吧,各位記者先生女士,
你們所撰寫的東西,本質上就是一種『娛樂』。」
-

「如果你不看新聞,你會與世界脫節;但如果你看新聞,你會與事實脫節。」

大部分人不知道:新聞之於心智,猶如糖之於身體。新聞很容易消化,媒體不斷餵給我們無關痛癢的小事和八卦新聞,和我們的生活一點關係也沒有,也不要求我們思考。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覺得不飽足。

現在,我們也要面對資訊超載,正如二十年前的攝食過量,開始學習如何少看一點新聞。讓外界的干擾少一點、時間多一點、焦慮少一點、思考深刻一點、洞見多一點。

在這個假新聞充斥的時代,是時候好好學習「懷疑」這門技術了!

如今社會上充斥著政治立場鮮明的媒體、被報章雜誌牽著鼻子走的學術研究……這些胡扯不僅被優美詞彙粉飾,還藏身在科學以及數據底下,想要看穿它們,有可能嗎?

其實不必擁有專業知識背景,也能判斷在看似複雜的訊息中,是否存在謬誤之處!兩位華盛頓大學的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提供實用的思考工具,讓我們學會分析事物間的關連性及因果關係,得以分辨出哪些是正確資訊,哪些只是胡說八道。

-
你還只是覺得「人成為產品本身」
這件事有點可怕?

「在監控資本主義的籠罩下,人類不是顧客,
甚至不是產品──而是原料。」
-
「這個數位化的未來世界,能夠是我們的家嗎?」

人類往後面對的挑戰,是在數位化更加普及之後,國際公司集團將有能力預測並控制我們的行為,這種前所未有的權力形式稱為「監控資本主義」。

哈佛大學教授Shoshana Zuboff 擁有跨學科領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使她能夠透過社會、政治、商業和科技等不同面向中掌握我們時代所發生的變化。我們正處於一個急迫的關鍵時刻,夾身於高科技產業公司與政府的巨大力量之中,並受制於監視資本主義的隱藏型經濟邏輯,透過機器學習取得的知識,嘗試塑造並控制人類的生活。

這些早已處於進行式的發展,將改寫人類經濟運作的基本原理,財富不再來自商品服務的交換、不來自勞工被剝削的生產勞動剩餘價值;在監控資本主義世代中,價值來自隨著理解人類所有行為,因而取得的衍生知識Behavioral Surplus,讓企業得以建立模型,預測,引導我們的行為獲利。這種方式是否會威脅到個人自治與民主權利,並造成新的社會不平等模式?又或是,數位化時代可以承諾個人賦權和民主化?

在這個監督資本主義的時代既不是一個關於危險和衰弱的故事,也不是一個數位童話故事。相反的,它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深刻理性和令人回味的思考角度,這將決定二十一世紀資訊文明的意義。眼前的問題反而在於,我們究竟會是成為資訊和機器的主人,還是奴隸?
-
區分「我們」與「他人」,
人們創造了不同版本的現實。

在同一個時空,
人們看見的、經歷的,卻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
潛伏在看似平等的社會表象之下,存在著深具影響力的階級制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種姓無所不在,像是劇院的服務生拿著手電筒為我們帶位一般,我們默默被分配到某種位置。這種階級狀態,不只是個人觀感或是道德問題,而是在於哪些人擁有權力,哪些人則無。」

在深入研究他人的口述與故事後,伊莎貝爾.威克遜帶我們看見了美國潛藏的現象,揭示出種姓制度如何在過去與現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美國,而我們在這僵化的階級制度下又是如何受限的。

除了在種族、經濟能力或者其他問題外,存在著一種深具影響力的種姓制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行為,甚至是國家的命運。威克遜將美國、印度與納粹德國的種姓制度相連結,探討種姓制度的八個重要架構,及其導致的社會分化。

藉由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職棒選手薩奇·佩吉、作者自身及許多他人的動人故事,本書揭示出,種姓制度無時無刻都在這個社會製造歧視與壓迫。威克遜紀錄了納粹如何研究美國種族隔離制度,以制定放逐猶太人的計畫;也探討中等階級的人需要底層人士墊背所潛藏的殘酷因素;她提出種姓制度甚至使人們罹患憂鬱症、影響平均壽命,且對我們的文化與政治都造成莫大的影響;最後,她為美國人指引出一條破除種姓制度、跨越人類分歧,走向和諧共存的道路。

伊莎貝爾.威克遜以優美的筆法,寫出這本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著作,讓我們在觀看他人的動人故事之餘,得以檢視現今潛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下的問題。
Why We’’re Polarized
有心人士操縱下,人們往對立的兩邊聚集

Why We’’re Polarized

剖析二十世紀的美國政治分化是如何圍繞著個人認同這一核心,而這樣的分化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理解他人、理解世界。

 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為何席捲當代世界?
不同群體間的衝突,已嚴重威脅到民主自由

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為何席捲當代世界?

除非我們能對人性尊嚴建構普遍的理解,否則注定承受接連不斷的衝突。

The Tyranny of Merit :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對成敗的定義,引發了社會分化危機

The Tyranny of Merit :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社會階級僵化和不平等,讓人們深信的「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功」成為天大謊言,由之引發的憤怒與挫折感,激起民粹主義的示威與社會分化,更進一步導致政府與人民間的隔閡加劇。

-
這世界上,沒有不能成為朋友的敵人。
敵人的敵人可以是朋友,
朋友的敵人、敵人的朋友、朋友的朋友
也沒什麼好不能牽手。
-
曾經關係緊張、充滿愛恨交織的歷史的中日韓,在今年度聯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一山不容二虎」,人人都聽過這句格言。中國、韓國、日本鄰近彼此,對彼此又愛又恨,箇中緣由又是為何?

二戰過後,德國背負滿身戰爭罪,但還是被整個歐洲原諒了,為什麼日本的鄰居──中國、韓國,卻做不到呢?現今,中日韓在島嶼所有權、戰爭史、傳統信仰等議題爭論不休,而導彈系統的配置與軍事局勢的加溫,讓三方緊張的關係不言而喻。倘若他們能握手言和,肯定能從中獲取極大的利益,為什麼他們卻反倒寧可讓仇恨的業火燎原呢?

中國、韓國與日本不僅只有地緣之親而已,他們皆受孔子文化悠遠的影響,就像從同一個家庭出來的孩子一樣,擁有相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涵養。譬如說,他們都發展出森嚴的階級制度與嚴謹的官僚體系,而早在千年前,日本與韓國就從中國那裡習得種稻、藝術、建築、筷子、麵食並應用於生活中。

至於近代,中國不再是被仿效的對象,轉而向戰後經濟快速發展的日本取材,形塑出符合現代的工業型態與經濟模式;此外,也相當傾心於韓國的娛樂文化。儘管如此,他們對彼此還是潛藏敵意,稍有不慎便可能將全球拖入21世紀的戰爭之中。   本書融合了人類學、歷史、政治及旅遊見聞,生動地告訴讀者,亞洲三虎如何在歷經被併吞、戰爭甚至一蹶不振後,成長成全球最富有、最先進甚至最有權勢的國家。   作者搭車、搭船、搭火車、搭飛機走遍中國、韓國與日本,最後止於台灣。少有人知道,台灣與三虎之間是如何剪不斷理還亂,其中的愁緒也是千絲萬縷。本書是精彩幽默的旅遊導覽,也帶領讀者以新鮮的角度觀看歷史。
-
看似最安全的地方,卻可能暗藏其他危險。
當人們自主減少外出,
努力保護好身體健康,但心理健康反而可能面臨危機。
-
傳染病時代的我們
忠實紀錄傳染病流行時人們的經歷

傳染病時代的我們

Together, Apart
面對封城,可能建立和維繫戀情嗎?

Together, Apart

-
我想知道,
還可以對未來抱持希望嗎?

體認到我們該為未來世代負起的責任,
再加上一點對人性的信心,
事情真的沒那麼糟。
-

人類歷史發展至今已超過一萬個世代,每一代的人們,都站在前人的肩上,不斷向更高的文化與科技發展前進。我們有能力選擇繼續這趟不斷超越高度的旅程,最終消除疾病、貧窮與社會不正義。然而同樣的未來,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險:人類的力量第一次達到如此強大的地步,以至於我們有能力自我摧毀。

作者認為,遏止這一危機,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道德議題之一。我們應該對後代負起怎樣的責任?這部作品提供了深具啟發性的願景,以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應該著手採取行動。

氣候劇變、病毒肆虐、同盟國在戰後一一瓦解,走到哪都看到一些以世界末日為笑點的笑話,像是什麼預兆一樣。這可以說是最糟糕的時代了。這樣的時代過後,等待著我們的,又會是什麼呢?世界毀滅,幾乎近在眼前,怎麼都沒人出來做點什麼呢?

奧康內爾原本就對現存的世界充滿種種疑慮,而在撫育兩位年幼的孩子後,他更感到這些問題的迫切性,於是他尋訪世界各地的「末日準備者」,為自己的問題找到了解答,也為讀者們開展了未曾想像的全新視野。這部帶有幽默感、充滿洞見與探索精神的作品,為人們此刻的焦慮,帶來意想不到的希望。

綜觀古今,各領域學說五花八門,心理學家、哲學家、古代哲人與當代思想家的想法時常相互牴觸,但他們奇蹟似的默認一點:人性本惡。西方世界的思想家馬基維立和湯瑪斯·霍布斯,乃至佛洛伊德與史迪芬‧平克,都對此深信不疑。人們相信正是因為天性之惡,社會事件層出不窮、無數法律條文為此被制定,我們的生活也不知不覺因此形塑。

然而,本書卻大膽指出: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羅格‧布雷格曼繼暢銷書《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後,再創新作,他研究人類20萬年來的歷史,向我們證明,從智人時代開始即可看出人性本善、人類天生傾向群居合作而非競爭猜忌。小說《蒼蠅王》的孩子因在荒島求生而激發出其殘忍野蠻本性,但在真實世界中,在荒島求生的孩子們卻攜手合作,奇蹟獲救;史丹佛監獄實驗展現出人性的暴力極端面,然其充滿疏漏,實驗結果令人存疑;閃電戰後,各國團結起來共創和平世界;在南非實行種族隔離政策時,原本各自擁護不同立場的雙胞胎最後選擇合作幫助曼德拉對抗種族隔離。

從布雷曼提出的例子,我們可以相信,人性真的存在著良善與樂於合作的本質,而非只是空話。而或許人類社會改變的契機,也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拋棄這一根深蒂固的想法──若我們始終認為人類天性邪惡,那麼以此出發所制定的法令與創造的經濟體系,也會是冷血且令人生厭的;但如果我們相信人性本善,我們便能從根本改變社會,為這個世界帶來全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