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19年,人類歷史的轉捩點────────
➤歐洲:巴黎和會與國際聯盟,條約處理戰後問題,民主平等概念深化
➤東亞:中國五四運動,朝鮮三一運動,反帝國主義及民族主義勃興
➤北亞:共產國際成立,共產主義向全世界擴張
➤西亞:鄂圖曼帝國解體,西方列強勢力進駐
➤北美:威爾遜原則的受挫,美國晉升世界經濟強國
如果說,一次大戰為人類打開了名為「現代」的這扇大門,那麼,它也在入口處留下了不少遺緒。人類必須想辦法加以解決或運用,才能順利走進門內。首先就是俄羅斯、奧匈、鄂圖曼等大型多民族帝國的解體,以及東歐、南歐等民族國家的獨立。美國威爾遜總統的民族自決原則,深化了民族主義浪潮,東亞諸如中國、朝鮮等地也號召反殖民、反帝國主義運動,訴求民族自決。可以說,民族主義裂解了戰前帝國角力的時代,邁向民族國家林立的時代,各地無不追求建立單一民族國家。
在多元文化及人群的融合下,由西到東三個大型的文明世界逐漸建立
基督教世界(西歐法蘭克王國、東歐拜占庭帝國為代表)、伊斯蘭世界(阿拔斯王朝為代表)及中華世界(隋唐帝國為代表)。它們共享著相似的國家組織、行政及法律概念、土地租稅制度;支撐這些制度背後的,則是超越民族、身分與階級藩籬,追求普世價值及生命意義的宗教精神。
在各地連結尚不充分、動向步調也不一的中世紀時代,宗教信仰成為此時期的核心價值
從西亞開始一路向東,透過正史、遊記、書信、碑文等多樣化史料,我們得以拼湊出中世紀各信仰圈在這段「轉換期」的多元面貌。他們串起的全球「快照」畫面,幫助我們透過特定的連續視點做平行解讀。
東西兩大帝國的誕生,被認為大大改變了當時與後代人們的生活,在歷史上別具意義
然而,在這個帝國誕生的象徵年分,對當時的人來說,「帝國」是什麼呢?建立之後造成了怎樣的改變?以及,改變是一瞬的、還是漸進的?各地區的人們又是如何回應「帝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本書想做的,就是討論這樣的改變過程。
這一年,由西羅馬皇帝親自率軍出征日耳曼民族的亞德里安堡戰役,最後以大敗收場
至此,羅馬再無力抵擋北方「蠻族」進入帝國,過往的榮光也一去不返。差不多同一時代,由「五胡」之一的氐族人苻堅率軍攻打東晉的淝水之戰,最後也無功而返。至此,分裂成南北兩塊的對立局面逐漸定型,中國同樣無法重現大一統盛世。兩場戰役都宣告了帝國秩序的崩解,各地呈現分裂之勢。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