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全球首發-
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中文版
關於冷戰,我們聽西方敘述太久了。
現在這個時代,
我們該聽聽另一個方向,關於冷戰的另一種詮釋。
◎戈巴契夫親自執筆,中文版全球首發!
本書由戈巴契夫本人親自執筆,回憶結束冷戰的動機、過程,遭遇的困厄,諸多考量,以及他對當代政治人物的看法。透過本書,我們不再需要透過下一個世代的筆觸或詮釋,而是可以透過當事人的視線與角度,重新檢視冷戰下的事件與政治人物的權謀與決策。從老羅斯福、雷根、老布希到小布希等美國總統,到柴契爾夫人、梅傑等英國首相,何內克、魏查克、柯爾等兩德總理,以及葉爾辛、普丁等蘇聯/俄羅斯領袖(或政敵)皆在內。透過本書,我們將接觸到的,不會只是後人的評論或對資料的判讀。而是從歷史中走出的見證,帶給我們未來的線索,或許也是現今世界所需要的解答。
以時間為序,系統化描述去殖民過程與在二十世紀中的演化,並提供殖民地、帝國與全球的解釋觀點,追問去殖民為世界經濟、國際體系與思想史帶來的影響,探究去殖民在前殖民地、前殖民母國所遺留之多元且長遠的後果。
希望藉此引領讀者思索何謂國族與認同,以及以對這段歷史的認識來思索現實的社會政治國際議題。
按編年史順序,由日本知名漫畫家以漫畫手法繪製歷史故事,呈現歷史劇情境。時間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為爭取主導權陷入冷戰,使世界分成東西兩大陣營,從政治、核武、經濟到太空探索,一路競爭對立,直到解凍。
透過反暴力英雄甘地與金恩牧師、美蘇首腦雷根與戈巴契夫等無數人的努力,人類進入現代世界,然而面對核能、恐怖攻擊、宗教與民族衝突、金融危機等新問題,我們該如何看待歷史,以開創未來?
...繼續閱讀
詳盡揭露近六十年來致力研究軍事技術的祕密單位——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 此機構專門設計無法想像的武器,從叢林、太空到網路都是可能的戰場!
「精準轟炸」可以減少無辜平民的傷亡;「無差別轟炸」卻可以使敵軍更快棄甲投降,我們會選擇讓戰爭更人道的科技,或是敵不過想求勝的人性?
對於臺灣讀者而言,藍詩玲關於中國援助非洲革命勢力的故事,或許讀來最有感觸。中國在二十世紀六十、七十年代不惜成本於非洲大灑資源時,也是臺灣派農技團至非洲友邦的高峰期。我們熟知的版本,往往是農技團對於友邦的幫助,以及「非洲先生」楊西昆的故事。而中共則處於大躍進、大饑荒、文革等內亂,處於自身難保局面。殊不知,中共也在同場競技,甚至動用更多資源。兩相對照之下,才知道我們對於中共的瞭解有太多不足。
毛澤東逝世後,中國改頭換面不再以革命祖國自居,毛澤東思想的全球革命遊蕩之旅似乎也到了盡頭,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毛澤東思想的起源地中國,自習近平上台後,開始走復古之風,毛澤東時代的政治文化重新在中國取得生機。由此而看,毛澤東思想是否能持續在世界遊蕩,似乎還有續集可期。
★以文藝角度聚焦2022年烏克蘭戰爭
★烏克蘭文藝近況引介文章
★當代詩歌 × 港台詩人創作回應
以多角度切入烏克蘭文藝近況,收集關於當代烏克蘭文學、電影、音樂、NFT等不同界別文藝景觀的引介文章,從文藝進入烏克蘭的豐厚歷史,亦展現出語言正是國族之間的尖銳戰場,本書以文藝為烏克蘭築一道戰壕,表達跨地域的共感與連結,在戰火中看見文藝的能動性。
★新版序中談及烏克蘭的近況,與國際時事接軌,並展望未來
★回顧烏克蘭政治史上的跌宕起伏,爬梳烏克蘭的歷史背景
★大事年表更新烏克蘭近況至2022年
1991年,隨著蘇聯解體,烏克蘭人終於成立獨立的國家。等待著烏克蘭的,仍舊是艱鉅的國際關係,如何處理國內親俄與親西方的兩派人士?如何在歐美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立足?並一探歐亞兩大勢力交界的烏克蘭如何力求生存的戲劇性過程。
★最完整的普丁傳記
★俄烏戰爭起源‧情勢剖析專文導讀
★俄烏戰爭局勢彩色地圖,戰況解析一目了然
他統治下的俄羅斯,是什麼樣的面貌?普丁,出身國家安全局特務。冷靜的頭腦、靈活且俐落的政治手腕,讓他在政界中運籌帷幄,走向總統大位。他不採用西式民主,因為他視民主為社會動亂之源,他以強權鐵腕的行事作風掌舵俄羅斯逾廿年,並在經濟、政治層面上都重塑俄羅斯。
...繼續閱讀
...繼續閱讀
本書談的是在這美麗島國上的人們,該如何看待方舟上的共同體成員,如何一起做出要航向哪裡的決定,以及如何面對方舟上面的內部議題,進而一起去面對外部的威脅與挑戰。
這是由法國老牌出版社所推出的年鑑套書,書中用的是主題式的呈現方式,以特定時空之地圖為核心,帶領讀者們進入各重大事件的脈絡當中。在第三冊當中,特別收錄了美國所倡議成立的抗中聯盟「QUAD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美、日、印、澳組成)專題,分析這樣的安全機制如何防堵中國擴張。
書中告訴我們各國的命運如何受到海洋地理的影響,以及各國海軍實力的發展為什麼會成為塑造當今世界權力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透過作者的分析,我們可以理解各區域海上紛爭的來龍去脈,而這些複雜的衝突因素,也都繼續地形塑當今權力競逐的狀況。
★面對謊話連篇的敵人,美國為何總是中計?
★布希、川普輕敵,歐巴馬畏縮,都肇因於「戰略自戀」。
★揭露俄羅斯操弄美國大選的最全面性內幕
二戰後的國際關係理論大師摩根索曾為文批判美國,感嘆其外交政策經常一意孤行,認為這種作法只會讓美國野心過大,導致其他國家與美國漸行漸遠。然而,自欺欺人、一廂情願、不切實際的思維,至今仍然糾纏著美國。
...繼續閱讀
★將民主制度扭曲為「真民主」或「假民主」
★將受害者區分為有價值或無價值
★將恃強凌弱包裝成為正義出征
「風向」是怎麼帶起來的?我們又是如何被「風向」催眠?政府控制媒體,媒體操作輿論,透過五層過濾器「認知作戰」!把偏見灌進「你」的腦裡→控制你的想法→打造「他們」要的共識!我們所認知的世界,真的是出於自由意志認識的世界嗎?還是說穿了,也只是「被製造出的共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