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的成績不錯,喜歡閱讀文學、歷史、地理等書籍,對藝術和人文非常有興趣,尤其是故宮裡那些古畫、精瓷、美玉等國寶文物更是狂愛,志願是當一位國畫家,甚至是故宮的文物研究人員。
家人知道後多不支持,鼓勵我以醫生為志願。我依循了家人的盼望,高中時選讀第三類組,學習物理、化學、生物,但後來沒有考上醫生,而是考入農學院農藝系,學習糧食作物的生理、栽種、育種。我對這些學問並沒有很大的興趣,直到考上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研究如何把農產品推廣給消費者,這關乎人類的社會、心理與行為的學問,才讓我感到有滋有味。
後來我當了作家,也當上國小老師,竟然都跟小時候的志願大大不同。不過回顧所來徑,角色的轉換有助於增廣閱歷,多元廣博的學習也使我能結合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兒少文學,提供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寫出眾多不同類型的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