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繼續閱讀
...繼續閱讀
長大之後的遭遇,來自兒時記憶的投射,所有的憤怒與怨嘆,都根源於內心最深與恐懼。 你的情緒,不是你;你的感受,也不是你!那只是一時的幻相與妄念而已。
為何你有時溫和、有時憤怒?感到快樂、卻也在痛苦裡打轉?這些都是你,同時有許多內在人格存在於心裡。各種看似傷害的負面情緒與身心問題,都只是為了保護自己,
獻給每個不敢拒絕的「好人」,教你立即自救,不再被牽著鼻子走!無法抵抗別人的情緒勒索,總是忍不住心軟……總是每次勉強答應後,回家才默默後悔
你是否覺得兒子像一堵牆壁一樣難以理解?怎麼跟他講,總是講不聽?但是,你以為他心不在焉,他卻會記得你今天笑了幾次……
「我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來自重男輕女家庭的她,戮力證明自己。當焦慮狂潮來襲,我們除了壓抑、逃避、麻痺外,更擅長用社會所認可,例如吃大餐、大肆採買、不斷打電動,甚至被社會讚許的方式,例如工作狂,掩蓋我們的焦慮。
當我們在乎的人陷入困境,我們自然會很渴望伸出援手。我們禁不住就會有一股「你現在這樣不好,我要改變你的狀況」的衝動。但傷心的人需要的是你的陪伴,不是你的介入。
我是誰?我在哪?我們的心智,是真的還是幻象?而何謂真相,又何謂幻象?我們來到世上,到底要追求什麼?面對荒蕪的未來,我們要走去哪裡?
人生就像一場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劇本與故事線,不可能專挑自己喜歡的角色或戲分來演,這套劇本的運作邏輯是什麼?
沒有媽媽的陪伴,誰來提醒我收拾房間?誰能煮出那熟悉的滋味來安撫我的胃?當我遇到對象,誰能告訴我他是不是對的人?誰來幫我面對生孩子的恐懼?我又該如何讓孩子認識外婆?
控制.冷暴力.偏心,這些恨意放不下,將會複製與世襲!療癒原生家庭的痛,不是等待父母認錯,而是學會好好愛自己!
「不合理的情緒」和「相處的苦笑」,才是生活裡的抑揚頓挫,生命力的泉源,更是只有兩人才懂的羈絆。對於老婆,他們從不讚美也不道謝,畢竟沒有人會對自己的手臂說「幹得好!」
老婆的怒火儘管對老公來說很危險,事實上,卻是她強烈希望獲得關注的訊息。最近,覺得「老婆很可怕」的老公越來越多了!
為何不能好好談話,還要約會?一場不被小孩、責任、家務打擾的約會才能讓談話深入,需要被了解。
「我為你做這麼多……」「你怎麼這麼不會想!」終結「以愛之名」的關係暴力與親情挾持,走出爭吵、冷戰、心累、麻痺、無愛、討愛、付出卻收不到回報的關係僵局。
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說話常有攻擊傾向,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老是在爭吵、鬥氣、冷戰的情緒低谷中掙扎。
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卻有共同的感受和需要。非暴力溝通透過「觀察、表達感受、需要、做出具體請求」這四個步驟,使我們能真誠地表達自己,也能深入地傾聽他人,建立心與心之間的連結,無須妥協即可化解衝突,豐富彼此的生命。
讓我們與蛤蟆先生一起走趟心靈成長的旅程,探索憂鬱與自卑、軟弱、愛炫耀的個性究竟來源於何處,反思童年經歷的深刻影響,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長大成人,獨立、自信、充滿希望地生活。
生命早期的經歷,在長大成人後仍深深影響我們。試著去探索行為的背後成因,就能重新建立對自我價值的感受,進而幫助我們理解他人,以及重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