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餘年時間跨度,漫談影像、文學、音樂、當代藝術……
既是致敬,也是重構。
每個文化奇觀都是迷人的萬花筒
傑夫·戴爾用他創意非凡的浪漫小說以及精彩的、無法歸類的非虛構作品,贏得了大西洋兩岸熱情粉絲的傾心。同時,他還寫出了一些最機智、最精闢的評論,涉及的主題令人吃驚——音樂、文學、攝影和旅遊新聞——在戴爾的筆下,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自我報導。
《人類狀況百科全書》收錄了傑夫·戴爾25年來的散文、評論和不幸的經歷。書中,他在阿爾及利亞追尋加繆的影子,回憶八十年代布裡斯頓的救濟金生活;他反思爵士樂的地位,也反思高級時裝和當代藝術。無論他寫的是什麼,他的回答始終會令讀者驚訝。對他來說,批評家的反思工作和小說家對生活經驗的承諾之間沒有任何分歧:它們是相互啟發的方式,以銳化我們的認知。他的作品是既能框定我們的世界又能擴大它的罕有之作。
《法國電影新浪潮(修訂版)》從新浪潮運動發生的背景談起,詳述其流派、演變、成果,及其在世界範圍內對電影製作和電影美學產生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並對該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做了深入的剖析與探討。
黑色電影無疑是電影中蕞無定形的門類之一。誕生自美國好萊塢的“黑色電影”,卻擁有一個浪漫的法國名字“Film Noir”。而事實上,黑色電影卻幾乎與“羅曼蒂克”無緣。提起“黑色電影”,蕞容易想到的是那些風格化、憤世主義的20世紀40、50年代好萊塢黑白電影——關於私家偵探、蛇蠍美女、犯案黑幫、亡命鴛鴦的情節劇。
電影本身就充滿魔力,但我們認為,要把它組裝起來、送到電影院,並把觀眾都拉來看,這個過程也是一種魔法。銀幕前的東西是眾人目光聚焦之處,已經夠多人關注了,我們轉變方向,開始去關注銀幕背後發生的事,集結成這本書。這隻是個開始,而我們希望這樣的討論可以持續下去。
一本狡猾而誠實的劇本寫作攻略和行業指南,作者用詼諧睿智的筆調展示了編劇在各寫作環節中所需的策略。分享了從如何在動筆前給製片公司寫徵詢信,到怎樣選擇合適的經紀人、賣出自己的作品並最終拍成電影等各階段經驗,犀利準確地解決了編劇們在工作中遇見的種種實際問題。
作者基於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際經驗,將獨立電影製作概念化為清晰、可操作的十六個基本步驟。告訴讀者,製作獨立電影不需要大量資金或電影工業背景,只需要做好每一步工作——從編寫出色的劇本到籌措資金,從竭盡全力把拍攝做到最好到規劃出一個最大利潤的發行。
書中記錄了達·芬奇的天才之作,展示了展位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無人能及的藝術創作力量。書中摘選了他有關解剖、鳥類飛行類比、戰爭的作品,當然也包括他那些了不起的發明創造,例如飛行器。達·芬奇手稿本中的原始手繪作品和圖表都在本書中做了一一呈現。
將傳記寫實與漫畫創作相結合,並融合了草間彌生的波點藝術風格,再現了其傳奇藝術人生:從小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她將藝術作為自我療愈的力量,青年時隻身前往紐約開始綻放自己蓬勃的藝術生命力,在經歷了功成名就後卻因精神疾病返回日本療養並以90多歲的高齡持續創作至今。
本書圍繞廣告、名人文化和太空競賽等波普藝術的關鍵主題一一展開,帶領我們與安迪·沃霍爾、羅伊·利希滕斯坦以及理查德·漢密爾頓等著名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對話,從而深入探尋波普藝術的文化內涵。
天下霸唱用說書人講故事的方法、表現了他眼中的複雜世相,既有博人解頤的包袱、市井的話口,又有對命運的蒼勁講述,是一部亦莊亦諧、且俗且雅的當代話本體長篇小說。
傳記結合相關史料並輔以大量鮮活案例,對傳主跌宕起伏的人生進行了細緻生動又不失嚴謹的描述,涉及其出身、成長經歷、婚姻愛情、政治鬥爭歷程、軍事生涯、宗教政策等,內容豐富,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及本書的其他作者對這些作品進行了精彩的解說,引導我們的視野由藝術和科學擴展至歷史和自然。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版本學的基本概念為經,以圖書實證為緯,編織近現代中國出版的宏觀圖景。全書分為稿本、傳統出版、現代出版、裝訂、版權、裝幀和書外之物七輯,囊括368張珍貴的藏書影像,69篇文辭優美的版本雜談,清晰梳理中國近現代版本常識,提供眾多豐富的歷史文化細節。
想知道今天的我們為何這樣思考,社會為何如此運作,就來這里尋找答案吧!一覽人類觀念的傳承之路,《論政治》將是你開啟博古通今的大視野、學會獨到地「論政治」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