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

他以極其優美的文字駕馭不受學科與體裁拘束的獨特風格,寫出無數直指事物核心的深邃洞察,
在歐洲社會邁向現代的轉折時刻,便預先感知其中的危機與革新潛能;
從日益提升的物質生活中,窺見遍布文化寶藏的豐饒宇宙。

他是時代轉折之際的絕世文人,以散文筆法寫文藝評論、用深刻哲理鑄造優美詩歌,生前無人理解,留下的著作卻永遠改變文化界的樣貌。

細膩描繪班雅明內心世界與外在動盪的權威傳記。完整勾勒其打破一切定義的創作生涯,還原非凡哲思背後的真實身影。

華特.班雅明,近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後世公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

《班雅明傳》蒐集日記、書信、回憶錄與文集等各式史料,透過生動明晰的文筆,完整重現這名非凡哲人的生命與思想軌跡,以及他所身處的璀璨年代。人們不只將在本書中認識班雅明的多重面向,更能從他得意與失落、困頓與成就交織的人生歷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與啟迪。



∷ 內容試閱 ∷


如今班雅明辭世七十多年,為何作品依然深深打動一般讀者與學者?

首先是他的思想充滿力量,其作品重塑了我們對許多重要作家、對寫作的可能性、對科技媒介的潛力與危害、對歐洲現代性作為一種歷史現象的理解。然而,要是忽略班雅明奇特的文字風格,那宛如蝕刻般獨樹一幟的語言媒介,就無法充分領略他的震撼力。

班雅明就像文字的雕刻師,足以和他那個時代最靈敏、最穿透人心的作家平起平坐。而且他還是形式開創者。

班雅明最具特色的作品都是以「思想圖像」(Denkbild)為基礎。這是他向詩人格奧爾格(Stefan George)借來的詞彙,意指一種結合哲學分析與具體意象以達成標誌性批判模仿(signature critical mimesis)的格言式散文。就連他看似不著邊際的隨筆也往往隱藏著按前衛蒙太奇原理編排的犀利「思想圖像」。班雅明找到的文學形式,其深刻與複雜的程度,不僅足以和同時代的海德格與維根斯坦相提並論,而且能藉由動人好記的散文引發共鳴,這正是他的天才所在。

因此,閱讀班雅明不僅是一種智性活動,更是感官經驗,感覺就像初次品嚐沾了茶的瑪德蓮蛋糕,在你想像裡喚起種種隱約記得的世界。隨著文字逗留、聚集與置換,詞句將按著逐漸浮現的重組原理細微調動,緩緩釋放其顛覆心靈的潛能。 ▶▶閱讀更多


◣班雅明作品◢

單行道:班雅明的「路上觀察學院」,走入充滿張力與火花的哲學街景(附Aura微光咖啡聯名設計珍藏書籤)

單行道:班雅明的「路上觀察學院」,走入充滿張力與火花的哲學街景(附Aura微光咖啡聯名設計珍藏書籤)

一部都市記憶書寫實驗,無法被定位的班雅明唯一真正著作。如果他生在當代,《單行道》就是他的社群動態!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

一向藏身在城市陰影之下猶疑蹉跎、徘徊不定的羞澀文人,頭一次公開現身,親自當嚮導,帶領讀者走進了他童年時代的城市地形圖。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

攝影、電影、文學、哲學、左派思想……處處都閃現著他的靈光;德文原典直譯 ╳ 華文界最完整精確的班雅明精選集。

透過他人之筆或自省著述 看見當代知識份子的掙扎與評思

在紛亂世界的雜音與獻媚之中,反向疾行的他們,帶領我們踏上不同維度的思考之路
他見證了香港的興衰,秉持良心和原則,以一生心力,盡了一個讀書人應予的義務。
七十年來,香港只有一個李怡。

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李怡

他主張寬容異見,維護言論自由,希望中國社會有多黨的民主制度,當權者至少受到新聞監督。他極力守護香港的底線,也成為因言論而遭到人身攻擊和政治仇恨謾罵最廣泛而嚴厲的一名知識分子:由他認識共事過的左報的「叛徒」、「反華」、「反中亂港」到「港獨」,以致同一陣線他曾工作過的傳媒也抹黑他「抄襲」等種種可笑的誣陷和恐嚇。他很堅定,不向極權和流氓屈服。

信仰和理想重複幻滅,轉而重新認識香港、熱愛香港,畢生讀書不斷、思考不息。

他生於中國、熱愛中國、移情台灣香港,最後其實還是死憂於中國。他在晚年以「失敗者回憶錄」為題寫自傳,為未來的香港人存紀錄、敲警鐘,其時代之雲天壯濶,人事之湖海險奇,足以為香港史不為人所知的珍鑑。他自慨「失敗」,自憐於一個枉費心力的華人自由派知識分子的一生,但他的一生並不失敗,失敗的只是魯迅論定的中國人,以及其土壤的文化中國。

唯有勇氣才是永恆──《失敗者回憶錄》題記


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

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
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

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九七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

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 ▶▶閱讀更多




且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的去走自己的夜路

-病隙碎筆◎史鐵生-

時代的如椽巨筆 ▌請問先生,這世界終將會往何處前進?

「歷史雖然是人創造的,但人並不能任意創造歷史,更不能在任何時候都發揮創造的作用。只有在客觀條件具備而時機又恰好成熟的關鍵上,人的主觀努力才能決定此下的歷史進程。」

余英時生前唯一出版政論集。臺灣解嚴,中國六四,柏林圍牆倒塌,關鍵時刻,大師的諍言與論斷。

本書首版於一九九三年九月,輯錄了余英時壯年最常為臺灣媒體寫政論那幾年的所有重要文章。不見於網路,二手市場又一書難求,這次新版可說讀者期待已久。

最早的一篇寫成於蔣經國過世當晚,最晚的一篇寫成於一九九三年辜汪會談後不久,台灣最熱衷與中共交往之時。六四後寫成的〈知識分子與「光棍」〉與〈全面「異化」的一年〉更是海內外知名,包含了余英時關於中共的最重要論斷。

新版由顏擇雅負責編輯,加寫編註編按,並新添三篇文章,都是第一次收入余英時文集。


他有深刻的中國情懷,卻最反感「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一語。不管大國如何崛起,始終堅守立場,終其一生都是中共當局最忌憚的如椽巨筆。

顏擇雅主編余英時政論集,補足傳記與訪談失落的一塊。

余英時的政論, 一大特色就是結實,證據與推理都結實。憑其深厚的人文素養,總能一眼看穿宣傳煙幕。本書廣搜他尚未結集的政治性文字與訪談,許多在發表當下都曾引來中共官媒重炮抨擊,如今卻不見於網路,圖書館也收藏不齊。有的雖完成於三十年前,至今卻全沒過時,例如:
──大中國思想是很壞的思想。
──「中國人自古以來愛好和平」是謬論。
──台灣就算堅持中華民國,在北京眼中也是台獨。
──香港在九七主權移交後,社會矛盾只會越來越大。
──中國的民族主義跟納粹德國是同一類。
──中共宣傳中的台灣人就好比納粹宣傳中的猶太人,「反台獨」其實是「反台灣」。
──中共灌輸太多假歷史。人民要知道真歷史,只能等政權解體。

余英時回憶錄(平裝版)

余英時回憶錄(平裝版)

在一個缺乏理想和理念的年代,本書的問世,不啻暮鼓晨鐘,發人省思。

余英時文集【博客來獨家套組】:治學經驗+雜文集+序文集+詩存,知識人的養成、思考與交遊

余英時文集【博客來獨家套組】:治學經驗+雜文集+序文集+詩存,知識人的養成、思考與交遊

余英時文集完整呈現先生一生思想發展的軌跡,以及他開闊的視野、精深的學問與多面向的關懷。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余英時經典作品套書,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余英時經典作品套書,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二十世紀中國人最感困惑的大問題。

余英時文集【典藏套書 I】:香港時代、學術論著與書信選集,重訪史學泰斗的思想軌跡(加贈博客來限定獨家別冊)

余英時文集【典藏套書 I】:香港時代、學術論著與書信選集,重訪史學泰斗的思想軌跡(加贈博客來限定獨家別冊)

思想史的傳薪者余英時,當代最重要的中國史學者、華人世界思想與文化影響最深遠的知識人。

目指地獄的人 ▌她的著述,犀利而挑釁,引領思辨,永遠地改變了我們「看見」事物的方式。

「從一生深刻而漫長地接觸美學所獲得的智慧,是不能被任何其他種類的嚴肅性所複製的。」——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

彷彿她總能看見醞釀中的、尚未成形的風暴,指認那還未有名字的事物。她的目光超越高雅文化的圈內與圈外,看見事物的價值,將旁人未能理解的人物或作品帶入文化圈內。

很長時間她就是高雅文化的象徵,她的評論代表著支撐起高雅文化的嚴格標準。不僅如此,從《反詮釋》、《論攝影》、《疾病的隱喻》,到《旁觀他人之痛苦》,桑塔格一本又一本觀點精闢的評論集,擴大了人們「看見」的範疇,改變人們「看見」事物的方式。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外人眼中聰明絕頂的桑塔格,私下深受焦慮所苦。她經常感到自己身心分離,羨慕更加憑藉身體與直覺行動的人。經常恐懼自己「看不見」真正重要的事物......

◣桑塔格相關作品◢

旁觀他人之痛苦

旁觀他人之痛苦

旁觀他人之痛苦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邪淫趣味?桑塔格毫不過時的戰爭影像論。

論攝影

論攝影

沒有多少照片能勝過桑塔格的千言萬語。透過六篇尖銳鋒利的評論,檢視攝影的社會角色。

疾病的隱喻

疾病的隱喻

桑塔格剝除掉疾病千百年來在文化中被誤解的種種迷思,呈現出它們的真正意義。

這些不朽的心靈,開拓近代東西方知識界的新視角

「極權統治的理想臣民並不是心悅誠服的納粹份子或共產黨人,而是這樣的人:在他們眼中,事實與虛構、正確與謬誤的差異,都已不復存在。」 探討「極權」最重要的一本書!評斷當代事件最重要的政治尺度,就是它是否為極權服務。極權統治是人類前所未有的現象,它用不斷擴張的虛構世界取代現實,用祕密警察全面抹除受害者的存在,進而將原本多元複數的人綑綁成單一之人,以徹底消滅人類的自由。透過鄂蘭的分析,將幫助我們辨識日常生活中的極權元素,也警惕和平幻象中的潛伏危機。

愛這個世界:漢娜鄂蘭傳

愛這個世界:漢娜鄂蘭傳

完整記錄鄂蘭其人其事、所思所想。

過去與未來之間:政治思考的八場習練

過去與未來之間:政治思考的八場習練

指引我們以思考去守護世界的行動之書。

鄂蘭講堂(二冊套書):責任與判斷(新版)+政治的承諾(新版)

鄂蘭講堂(二冊套書):責任與判斷(新版)+政治的承諾(新版)

集結對西方政治思想傳統的批判性檢視。

海德格:其人及其時代

海德格:其人及其時代

一幅花團錦簇的哲學年代的肖像畫,對於思考、生命和政治糾葛的關係的深刻反省。

扎根:人類義務宣言緒論

扎根:人類義務宣言緒論

用一生探求人類靈魂的渴望,指引流亡的青年,在混世中重新扎根。

壓迫與自由

壓迫與自由

唯一能夠讓卡繆折服,並為她編輯作品的偉大作家。

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平裝版,上下冊不分售)

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平裝版,上下冊不分售)

在喧囂動盪的時代鍛鍊內在平靜,畢生實踐天才之為一種責任。

傅柯的多重人生

傅柯的多重人生

「我無疑不是唯一一個為了隱藏面貌而寫作的人。不要問我是誰,也不要叫我保持不變。」

傅柯

傅柯

一段充滿挑戰性的生命敘述,更是深入現代知識型複雜網絡的思想史探索。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自由主義巨著,理解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不馴的異端:以一本憤怒之書引發歐洲大地震,斯賓諾莎與人類思想自由的起源

不馴的異端:以一本憤怒之書引發歐洲大地震,斯賓諾莎與人類思想自由的起源

一本人稱「可憎之物」的書,竟是西方思想史上不容忽視的一頁?

李維史陀: 實驗室裡的詩人

李維史陀: 實驗室裡的詩人

他畢生致力於擺脫西方文化的侷限,越過科學的界線,進入野性的思維。

成為一個理想的知識份子 ▌他是去國離鄉的移民逐客,也是甘居異端的「業餘者」、「圈外人」

如何介入社會政治與學術領域,一直是知識分子的重要課題,透過本書,讀者將見證當代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薩依德如何展現其發人深省的批判立場。

愛德華‧薩依德年他以《東方主義》一書引起廣泛矚目,成為後殖民與後現代主義論辯的先鋒。其後著述不輟,而且焦點擴及政治觀察、文化批判,甚至音樂學述評等範疇。與此同時,他又積極介入巴勒斯坦獨立運動,毀譽交加,卻義無反顧。由坐而言到起而行,薩依德可謂實至名歸。

本書為薩依德總結長期文學、文化、政治批評經驗,所作的系列反思。全書開宗明義,探問在媒體資訊繁衍、政治、學術利益團體游竄的現今社會,知識分子的自處之道。

薩依德著作等身,其中以《東方主義》(Orientalism, 1978)聞名遐邇,為當代國際上舉足輕重的文學學者暨文化批評家,尤其對後殖民論述的建立與發展發揮了決定性的影響,並以知識分子的身分投入巴勒斯坦政治運動,其學術表現與政治參與都引人矚目。

◣薩依德相關作品◢

心靈的棲地:愛德華.薩依德傳

心靈的棲地:愛德華.薩依德傳

一個偉大心靈的生活和思想,一部範圍異常寬廣的不凡傳記,本書揭示薩依德的信念、力量和弱點。

東方主義(2023年版)

東方主義(2023年版)

薩依德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本書樹立了新基準,供人探討西方對阿拉伯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的偏狹觀點。

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2023年版)

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2023年版)

20世紀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回溯自我早年經驗,離鄉背井和流亡的故事。

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2022年版):最後一片天空消失之後的巴勒斯坦(二版)

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2022年版):最後一片天空消失之後的巴勒斯坦(二版)

「一部不肯妥協的書」薩依德對巴勒斯坦人處境的反思,透過巴勒斯坦人的眼睛去看巴勒斯坦人。

全球化殖民與後殖民情境中,探索「抵抗性的未來」可能
巴勒斯坦之殤:對抗帝國主義的百年反殖民戰爭

巴勒斯坦之殤:對抗帝國主義的百年反殖民戰爭

愛德華.薩依德之後,巴以衝突最重要的研究者,最全面且深入探討以巴衝突的專門著作。

加薩戰火:以色列的侵略,與巴勒斯坦無解的悲劇

加薩戰火:以色列的侵略,與巴勒斯坦無解的悲劇

中東地區衝突的根源之一,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永不休止的戰火。

我的應許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劇

我的應許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劇

一個民族的復興,是否非得以另一民族的苦難為代價?

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失當下的歷史

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失當下的歷史

我們書寫這些消逝當下的歷史,是為了養育一個關於未來的記憶、一個可能的抵抗與行動力所在。

戰爭的框架:從生命的危脆性與可弔唁性,直視國家暴力、戰爭、苦痛、影像與權力

戰爭的框架:從生命的危脆性與可弔唁性,直視國家暴力、戰爭、苦痛、影像與權力

我們除了必須理解戰爭罹難者的危脆性,也希望將肯認的概念與戰爭帶來的損失相連。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新版)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新版)

民族主義研究的必讀經典,看見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的反帝國主義抗爭的數百年過程。

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

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

當以暴易暴看似成為不得不的選擇,非暴力的主張還有什麼意義?

聖戰與文明:伊斯蘭與西方的永恆衝突

聖戰與文明:伊斯蘭與西方的永恆衝突

解讀當代國際政治最深刻的衝突根源,反思國家暴力與全球政治狂潮之作。

無畏枷鎖的沉思者 ▌看她如何從生命經驗提煉哲學理論,也在哲學理論中活出生命

她無畏時代限制與社會成見的枷鎖,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解放女性,鼓舞每個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她的一生精采動人,有對自由的沉思,對真理的信仰,對自身不完美的真誠反省與無懼批判,也有熾熱的戀情。她也實際推動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權益,讓女性更能為自己而活。

本書為目前臺灣市面極為罕見的西蒙‧德‧波娃傳記。利用最新公開的日記、信件等私人材料,重新檢視波娃過往的傳記、回憶錄、訪談之內容,也讓讀者重新認識過往那個仍舊嚴重性別不平等的年代。記住歷史,才更能理解平權之珍貴,也才更能在觀念上持續進步。

  除了性別議題,本書更重新建立起波娃身為哲學家的一面,帶領讀者一窺她如何思索「存在」,並且「活出」哲學。讀者會發現,波娃與沙特的感情,不只是世間一般情愛,更帶有深邃的哲學思辨、理智批判,最後,更會感動於他們智識的交織。

◣西蒙.德.波娃相關作品◢

第二性(唯一法文直譯經典中文全譯本,三冊精裝限量典藏版)

第二性(唯一法文直譯經典中文全譯本,三冊精裝限量典藏版)

一本直探人類陰陽兩屬性漫長抗爭史的靈魂之作。石破天驚的女權論述,梵蒂岡列為禁書,當代女性主義聖經。

論老年:西蒙波娃繼《第二性》之後,再次打破西方千年沉默的重磅論述【華文世界首度出版,全二冊】

論老年:西蒙波娃繼《第二性》之後,再次打破西方千年沉默的重磅論述【華文世界首度出版,全二冊】

西蒙波娃再次打破西方千年的沉默,使本書成為時間軸橫跨千年、空間軸跨越不同國家與文化的第一份老年研究論述。

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沙特譽為西蒙・波娃最好的一部作品,以哲學家之心,文學家之筆,獻給母親與妹妹的哀悼日記。

西蒙‧德‧波娃,促使沙特發展出存在主義思想第一人
女性不是由男性定義的次等物種 女性是擁有獨立存在意義的完整的人


理解母親走過的時代,才能明白她們對我們的矛盾期望何來。
日本女性主義理論第一人上野千鶴子,面向普通讀者的入門課;直覺吶喊出主婦心聲的漫畫家田房永子,接受女性主義洗禮的茅塞頓開時刻。適時反擊,適時包容;時而嘲諷,時而自嘲;這就是女性主義者一路磕絆,為了與所愛之人好好相處所做的努力。
這堂課不僅開啟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訴我們:女性主義,不僅僅關乎女性,更關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父權的房子,用女性主義的工具拆解 。

陰道獨白:V-Day運動十周年紀念版

陰道獨白:V-Day運動十周年紀念版

讓女性內心最深處的幻想和恐懼有了高唱的管道。

道德浪女:多重關係、開放關係與其他冒險的實用指南(第三版)

道德浪女:多重關係、開放關係與其他冒險的實用指南(第三版)

渣有渣道、婊亦有道,讓我們一同誠實且道德地放浪。

性別作為動詞 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

性別作為動詞 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

性別是動詞,可以用當下的行動去創造、翻轉與建構。

我的身體,你的商品:那些女性對於欲望、權力與個人意志的自我掙扎

我的身體,你的商品:那些女性對於欲望、權力與個人意志的自我掙扎

探討女性的身體自主與商品化,最尖銳的剖析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