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符號著手
脫離文化宰制重塑觀點

羅蘭‧巴特 攝影論述經典

「知面」、「刺點」與「此曾在」等概念發源之書,全新授權‧法文直譯

《明室:攝影札記》是法國文藝及生活議論文大師羅蘭.巴特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書。寫作《明室》之前,他遭遇喪母之痛,該書出版當年春天,他遇車禍,不久便過世。透過書寫,巴特將對母親去世的悲慟與無所不在的憂鬱化為對攝影的探問和思考。他凝視、解讀書中的每一張照片,借用現象學方法語言,建構出他特有的攝影理論和觀看之道,提出了「如何談論攝影」的新徑。

巴特在《明室》中探討攝影的本質,先分出操作者、觀看者、被拍攝者的三個面向,繼而專注於觀看者的視角,再從「喜歡」的影像中提出「知面」、「刺點」及「此曾在」等重要概念來評析攝影。使用「明室」(即一種描像器)一詞做為書名,故意顛倒一般之見,不以常用的暗箱為名, 乃因他意圖借這個詞強調攝影「是過去存在事物的明顯事實」,而看照片總是同時有一眼看著圖像、一眼看見現實的幻覺。《明室》篇幅短小,文字精鍊、結構嚴謹。自1980年出版四十多年來,縱然歷經許多討論和挑戰,但是巴特從攝影深入探索人類文明的真知灼見,仍深具啟示性。


 羅蘭•巴特一代經典《神話學》完整中譯  


法國二十世紀符號學奇才羅蘭.巴特成名之作。全書取材自當時社會現象及日常時事,旨在揭露布爾喬亞階級如何包裝符號、扭曲語言,將歷史與人為的刻意操弄,不著痕跡地轉化為「理所當然的自然狀態」與「神話」迷思。本書堪稱文化研究、大眾符號分析的開山之作,出版六十多年來,至今仍影響人文社科各大領域。如何在意義拼貼的纏亂絲線中,梳理出事物的本質?巴特的洞見不僅毫不過時,且更見深意。

傅柯、李維史陀、德勒茲、羅蘭.巴特
憂鬱的熱帶(全新修訂本)

憂鬱的熱帶(全新修訂本)

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尼采與哲學

尼采與哲學

一幅思想的嶄新形象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性論述的考古學研究

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探究懲罰體系巨大轉向

古典時代瘋狂史(附導讀別冊)

古典時代瘋狂史(附導讀別冊)

一部瘋狂的禁閉史

深入傅柯的最佳作品,兩本互為補充的傳記

這個時代光芒最閃耀的心靈

對傅柯人生的詳細評估以及職業生涯的概觀,仍是至今為止最傑出的著作。

傅柯的著作與思考極具啟發性與開拓性,自一九六○年代以來不斷對人文及社會科學造成深刻衝擊,影響持續至今。相較於其他學術人,傅柯的一生顯得特別多采多姿,職業生涯的軌跡也異乎尋常,雖然經常想遠離法國的學術文化中心巴黎,最後卻獲選進入法國學術體制的最高殿堂法蘭西公學院,直到一九八四年因為愛滋併發症而驟然離世。

本書作者梅西對法國思想極為熟稔,他在艾希邦的首部傅柯傳記面世數年後展開另一個傅柯生平的研究、訪談與寫作計畫,不但獲得傅柯親友及艾希邦的幫助,更得到傅柯長期伴侶丹尼爾.德費的全力支持。梅西以英文寫作,對於並非出身自法國學術文化背景的讀者而言,其敘述顯得背景脈絡更加清晰,對各項細節的紀錄也更加詳盡,與艾希邦的傳記各有所長、互為補充。


 最重要的傅柯傳記|法文新修增訂版  


傅柯是人文學科全球被引用最多的知識分子,頂著光頭手拿擴音器在街上抗爭的形象無比鮮明。他對精神醫學及人文科學,對監獄、權力、性、管治等主題的歷史性探究,一再衝擊人的自我理解以及反抗的思索與實踐。此書是第一部問世的傅柯傳記,作者艾希邦不但在傅柯生前跟他有密切往來,對法國學界也有相當深入的瞭解。二○一一年修訂擴充的新版,基於初版面世後不斷出土的文獻,增加更多傅柯與其他知識分子之間的來往互動,同時也觸及他與性及藥物的關係。

二十世紀文化社會學經典必讀

布赫迪厄扛鼎巨作,法文直譯.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社會中任何的品味判斷都其來有自。《區判》出色地闡明了現代世界中產階級的自命不凡,該書出版於1979年,是一部當代法國的龐大民族志,也是對社會階層思想的深刻剖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斷在「我們認為具有美感的事物」和「我們認為俗氣或醜陋的事物」之間做出抉擇。品味並不純粹,這些不同的審美選擇都是「區判」,也就是「與其他階級的選擇相對立的選擇」。世界同時倚賴權力關係系統與符號系統運行,而品味的細緻區別,便成為社會判斷的基礎。

《區判》:它改變了原有的文化社會學樣貌。影響力跨越各學門領域,開拓數十年來大眾文化分析全新路徑。其所提出的美學稟賦思辨,足堪撼動康德以降的純粹美學理論,迫使研究者重探品味生產的社會條件。


 「文化社會學」、「作品研究」經典  


從「場域」的概念切入,探究革命發生的條件。透過分析畫作風格、評論家的論述、行動者的階級屬性,布迪厄從法國繪畫的案例,見證現代藝術如何誕生。本書由未完成手稿與課程講稿集結而成,課堂上不時穿插對聽眾來函的回應,即便看似是一部未竟之作,反倒更能讓我們窺見這名思想家鍛造概念的過程。

...繼續閱讀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法國一代社會學大師,1981年成為法蘭西公學社會學教授。長期主編《社會科學研究學報》,奠定其法國社會學研究主導地位。1996年自立門戶,開辦「以行動為由」出版社,專門出版社會科學宣傳小冊。終其一生,布赫迪厄不斷透過學術論辨及社會參與投身世界,著作俱稱經典,主要作品有《區判》、《學術人》、《繼承者》、《藝術的法則》、《實作理論綱要》、《所述之言》等。
學術人

學術人

人的出身與隱形資源,
造就社會位置的差異

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藝術社會學理論
集大成之作

人們為何熱愛法國思想

哲學在法國公眾生活中享有極高的定位,不僅僅是近年廣為討論的高中哲學會考,法國思想在戰後到八十年代,廣泛影響世界的學術與思想界,而至九十年代法國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如傅柯、羅蘭巴特、德希達更幾乎征服美國學界,時至今日法國思想家所留下的資產,更從學界滲入大眾生活中,成為討論各種社會與文化現象的基礎之一。曾榮獲法國Panorama des idées年度書籍大獎的《法國人如何思考?》提出以下法國思維特徵的的觀點,加上觀點創新、規模宏大等特徵,都可能是世界各地著迷於法國思想的因素。

(1)法國人相信自己與生俱有創造性思考。
(2)法式思惟最典型之處,喜愛普遍概括的觀念。
(3)熱中就理想化的形上概念,討論何謂美好生活。
(4)熱愛整體論,思考問題針對全局而非特定情境。
(5)重視表現手法與形式,包含對美學的信仰、喜好分類與創新用詞。
《法國人如何思考?》p33-3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