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oo運動
從政壇、學術界到演藝圈,性騷擾案件接連曝光,
這個存在已久的醜惡現實讓許多人難以接受,隨後展開的網路公審更隱隱加劇了社會對立……
然而當傷口終於在陽光下被攤開,這正是我們共同面對、改善問題的重要機會。

⭓我們該「全面取消」犯下惡行的人嗎?

「○○○曾經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主持人/諧星/評論家......。」
「每次點開他的影片,我都會忍不住想起那些新聞事件。」

把作品和行為切開,「讓藝術歸藝術」,是可能的嗎?甚至,這是應該的嗎?

本書是作家、書評人克萊兒.黛德勒,延伸其在巴黎評論(Paris Review)上引發熱議的文章〈What Do We Do with the Art of Monstrous Men?〉的精彩作品,作為電影愛好者,克萊兒站在粉絲立場發出眾人的疑問:我們可以繼續喜愛諸如身陷性犯罪指控的羅曼.波瀾斯基、伍迪.艾倫,以及被控對伴侶施暴的V.S.奈波爾、海明威等人的作品嗎?藝術是否特別被允許探索人類心靈的陰暗面?而倘若藝術家凝視深淵的時間太長,又會發生什麼事?

克萊兒在書中探索觀眾與藝術家的關係:我們如何在道德憤慨和對作品的熱愛之間,取得平衡?她甚至更進一步詢問:難道,極度的惡行是創造極度的美好,不可或缺的要素嗎?

如果你曾經,或正為任何藝術家、表演工作者、歌手明星的作品心折,這是你不能不讀的一部作品,克萊兒針對觀眾與粉絲無法迴避的艱難課題,帶來了兼具深度與廣度的討論。

深入探討「譴責文化」

適當的譴責可以確保公平和正義,但在網上公開批評往往適得其反?

「譴責」是有力、有時甚至是有用的工具:當我們公開譴責腐敗的政客、惡言惡行的名人或嗜血的大企業時,我們強化了公平和正義的價值觀。但作者提出,「譴責」已出現新的危機。越來越多人視之為武器,藉此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轉嫁給個人。

本書精準剖析譴責與權力間的關係:這個體系服務的對象是誰?指責種族主義者、厭女者和疫苗懷疑論者是否會適得其反?若是如此,在什麼情況下該「取消」某些人?當前的獎酬制度如何長期鞏固了「譴責循環」?更重要的是,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被取消了。」─為什麼?

取消文化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需要它的人存在......

什麼是「取消文化」?許多人認為是言論審查、把名人拉進黑名單的行為,本書爬梳「取消」的歷史,提供另外一個思考角度:取消文化,或許也是民主社會表達意見和問責、引發變革的有效手段之一。

當抗爭、言論自由受到權力機構的挑戰,那些處於弱勢的人們,需要擁有能夠與之抗衡的工具。讀者在本書中能夠透過這一不同角度,思考取消文化的成因、社會該反對或接受它,還有,我們該如何讓這個社會,成為一個弱勢群體不再需要依靠這一方式,讓眾人聽見自己聲音的地方。

⭓挑戰讓男性、女性都身受其害的父權體系

⭓改善職場環境

公司主管、企業領導人必讀!

打造更公平、更健康的職場文化

職場不公包含了偏見、歧視、霸凌、言語與肢體騷擾等問題,在本書中,她闡述我們該如何辨識這些問題的存在,又可以如何處理、回應它們,她列舉實際案例,並提出打造健康工作環境的步驟,讓工作場所,能真正成為讓員工可以全心工作的地方,不再被各種有害的文化侵擾。本書是任何有心建立公平的工作環境、改善職場文化的領導者必讀之作。

⭓互相陪伴、一同前進,讓這條療傷之路不孤單

-
美平權招生違憲
美國最高法院6月判決平權招生措施違憲,認定學校不該將「種族」作為審查入學許可的考量因素,掀起爭論。
平權、多元化的校園,仍是眾人的願景嗎?如是,什麼才是達成目標的最佳手段?
不僅有篩選措施的大學名校必須設法尋求其他解法,這一判決帶來的漣漪效應,恐怕也將影響高等教育以外的校園、職場,
甚至決定了未來的美國社會,權力將主要掌握在哪些人手中。

⭓特權階級不在場上:無論這是不是平權史的倒退,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場「凡人」的混戰

「我們甚至從來不用排隊等候,真的。」

剖析「特權」階級如何傳承財富與權力,揭示不平等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透過令人震撼的視角,反思變革的機會。

暢銷小說家和記者尼克‧麥克唐納,家庭社交圈都是社會頂層的菁英份子,擁有廣泛人脈和奢華生活。也因為這樣的家庭背景,尼克一路就讀貴族學校並從哈佛、牛津等知名學府畢業,從小練習駕駛風帆、穿梭時尚盛宴、到世界各地旅行、搭乘私人飛機前往度假勝地......這些與生俱來的資源,只是堡壘內成員的日常的一部分。

作者以小說家的筆觸,揭露了一個由金錢、權力和人脈的建構出的世界,這是專屬於最頂層1%權貴份子的堡壘。

這本書提醒我們,特權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經歷,而是一種長期存在的殘酷現實現象,背後的系統複雜且易於延續,一代又一代複製不平等的循環,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比所知的更為深遠!對於關心社會正義和公平的讀者來說,是一部不可或缺的作品,激勵人們反思並採取行動,以追求更公正、平等的未來。

⭓針對校友子女、運動員、教職員子女、捐款等的優先錄取措施,更是加深特權階級優勢,導致招生不公的原因

其實,我們都有潛意識的內隱偏見

你不一定是個種族主義者,但你絕對深受偏見影響

作者常與犯罪學、人類學、社會學專家進行跨領域研究,並試圖與刑罰部門、法院合作,調整政策以突破規訓與懲罰的偏見困境。艾柏哈特博士最知名的實驗結果顯示,即便受過專業訓練,國中小學老師仍然傾向將黑人學生打上「愛找麻煩」的標籤;當他們與白人學生犯了一樣的錯,老師對黑人學生的處罰會偏重。運用數據交叉比對,謀殺案的嫌犯為黑人而受害者為白人時,嫌犯被判死刑的機率也會提高。 這些種族偏見的心理暗示不僅存在於法院,在日常生活裡也隨時可見。

艾柏哈特博士相信教育的力量可以讓我們超越偏見,讓社會更具同理心、公平和正義。

⭓「經濟平權招生措施」成替代方案?如改將經濟弱勢與否,做為招生考量因素,錄取學生可能仍以白人居多

⭓更多前期焦點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