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得主:韓江

-
2024諾貝爾獎得主----韓江(南韓)
「因其充滿張力的詩意散文,直視歷史創傷,並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


韓江,1970年生,韓國文壇新生代暢銷女作家,是亞洲獲得國際曼布克文學獎的第一人。
畢業於延世大學國文系,現任韓國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父親也是小說家。
1993年,她在《文學與社會》季刊發表詩作,隔年以小說《紅錨》榮獲《首爾新聞報》的年度春季文學獎。
2016年以《素食者》榮獲國際曼布克文學獎。
2018年出版的《白》,是韓江結合自傳、富實驗性質的作品,再度入圍了國際曼布克文學獎決選,獲英國《衛報》選為「今日之書」。
(圖片來源:諾貝爾文學獎官網)
-

亞洲第一位榮獲國際曼布克獎的作家
探索人類內心壓抑的瘋狂與傷痕之作


《素食者》由三個章節構成,每章分別以不同的視角刻畫行為日趨極端的素食者英惠。在她斷絕食物的過程中,融合了關於暴力、美、欲望、罪和救贖的疑問。

書中出現多種意象:絢麗的盛開花朵、直挺的陰鬱樹木、花瓣大小的藍綠色胎記、血淋淋的垂死動物與飛翔之鳥,有性的符號,卻非刻意強調煽情。作者行文如詩,捕捉瞬間掠過的情感來勾勒角色無奈又痛苦的命運,有如一則黑暗預言。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
呼聲最高的作家

<center>殘雪(中國)</center>

殘雪(中國)

充滿誘惑而又堅實的思想

<center>村上春樹(日本)</center>

村上春樹(日本)

掌握現代人的孤離意識與失落

<center>埃爾西.索蒂羅普盧(希臘)</center>

埃爾西.索蒂羅普盧(希臘)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命運裡掙扎

<center>托馬斯.品欽(美國)</center>

托馬斯.品欽(美國)

戲劇性的萬有引力之虹

   <center>布希拉.邁格塔里(葉門)</center>

布希拉.邁格塔里(葉門)

阿拉伯惡戰下的激昂女聲

   <center>瑪格麗特.愛特伍(加拿大)</center>

瑪格麗特.愛特伍(加拿大)

寫作即是與死者協商

   <center>安.卡森(加拿大)</center>

安.卡森(加拿大)

無論如何我得避開無聊

<center>薩爾曼・魯西迪(印度)</center>

薩爾曼・魯西迪(印度)

雜糅多元歷史的魔幻敘事

 <center>西塞.埃拉(阿根廷)</center>

西塞.埃拉(阿根廷)

以中篇小說見長的波赫士傳人

貼近2024諾貝爾 · 搶讀電子書

聽見諾貝爾 · 有聲書推薦

製罐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有聲書)

製罐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有聲書)

以高質感聲音和渾然天成的角色切換,引你走進不按牌理出牌的世界

二手時代: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有聲書)

二手時代: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有聲書)

透過專業配音演繹,聽見社會痛苦轉型下,人類最深刻的本質和欲求

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有聲書)

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有聲書)

以2到15歲孩童的戰爭回憶,拼寫出世代聲音,一幅不同的人性圖像

經典文學說書:海明威《老人與海》 (有聲書)

經典文學說書:海明威《老人與海》 (有聲書)

且聽陳夏民導讀海明威最經典作品,跨世代出海捕魚攻略本

泰戈爾短篇小說選 (有聲書)

泰戈爾短篇小說選 (有聲書)

傾聽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泰戈爾精彩的短篇小說集

悉達多:一首印度的詩:流浪者之歌 (有聲書)

悉達多:一首印度的詩:流浪者之歌 (有聲書)

赫曼.赫塞最經典的文學作品,一部思想與人生的辯證之歌

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年少時的故事:徬徨少年時 (有聲書)

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年少時的故事:徬徨少年時 (有聲書)

赫曼·赫塞最深邃的經典成長小說,歐洲青年思想啟蒙重要作品

楊照談川端康成:《舞姬》、《東京人》、《山之音》、《古都》名作賞析 (有聲書)

楊照談川端康成:《舞姬》、《東京人》、《山之音》、《古都》名作賞析 (有聲書)

解析角色內心曲折與時代脈絡,逐句逐字、細細品味川端式的美學

楊照談村上春樹:《1Q84》名作賞析 (有聲書)

楊照談村上春樹:《1Q84》名作賞析 (有聲書)

剖析《1Q84》深沉迷人之處,思考村上春樹撰寫的閱讀理由

楊照談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 (有聲書)

楊照談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 (有聲書)

深度剖析村上春樹的小說裡人物,對自己的「責任」與「勇氣」

川端康成-千羽鶴(亮軒書場) (有聲書)

川端康成-千羽鶴(亮軒書場) (有聲書)

亮軒解析作家極細微的刻劃,衣袂輕飄,傳達出驚心動魄的情思

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亮軒書場) (有聲書)

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亮軒書場) (有聲書)

歡迎來聽亮軒談村上作品,山崎作這個沒有色彩的平凡男子驚人故事

2023年得主:約恩.福瑟 Jon Fosse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
「以創新的戲劇和文章,為難以言喻之事發聲」


約恩.佛斯1959年生於挪威西部,擅長以僅有10%使用率的「新挪威語」(Nynorsk)書寫。
他的創作橫跨劇本、小說、詩、散文與兒童文學,內容精簡深刻、關注人際之間的疏離。 作品已翻譯成40多種語言、劇作被搬演超過千次,日本與香港皆曾有上演的紀錄。 佛斯於2007年獲頒法國國家功績騎士、2010年獲頒國際易卜生獎。

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會長Anders Olsson表示:
「約恩‧佛斯在各方面都是極為優秀的作家。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深深感動讀者,在於其探索每一個人內心最私密的想法,將所有的焦慮、不安、對生死的質疑......這些關注,透過劇作、詩集和散文的方式尋求回應。」

2022年得主:安妮·艾諾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
    「勇敢、冷靜而敏銳地揭露了個體記憶的起源、隔閡與集體壓抑。」

    安妮·艾諾 1940年出生於法國諾曼第,著作銷量超過百萬冊,文章被收錄於法國教科書中,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勞工家庭出身的她,從小就在各式各樣的對話和語言間耳濡目染。因此很早就意識到隱晦的社會階層與支配型式,也反映在她的文學創作中。安妮·艾諾擅長以「私小說」型式,坦承內心最私密的情感、家人間因文化階級產生的斷裂,也透過女性自述的視角,關照社會上所有被支配者遭遇的不公平對待。

2021年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納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
「對殖民主義的影響,及對身處不同文化與大陸間的難民命運,
展現毫不妥協且極富同情心的洞察力。」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納是坦尚尼亞裔英國作家,著有多部小說,曾入圍布克獎、《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大英國協作家獎等。

古納結合自身經歷書寫殖民歷史,作品聚焦於身分認同、離散流亡、種族衝突等主題。學界普遍認為其展現的後殖民時代生存現狀具有重要社會意義。
海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古納刻劃難民流離心境重要代表作

海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古納刻劃難民流離心境重要代表作

坦尚尼亞裔英國作家,著有多部小說,曾入圍布克獎、《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大英國協作家獎等。

古納於二〇二一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為「對殖民主義的影響,及對身處不同文化與大陸間的難民命運,展現毫不妥協且極富同情心的洞察力」。

評委會表示,他的作品令人想起莎士比亞、康拉德、奈波爾等作家。

2020年得主:露伊絲‧葛綠珂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
「因為她毋庸置疑的詩意之聲,以樸素之美讓個體性的
生存具有普遍意義。」

露伊絲‧葛綠珂1943年生於美國紐約市,匈牙利猶太後裔。大學時因嚴重精神性厭食症輟學就醫,沒有完成學業。其後多年,她持續接受心理分析治療,聽從醫師建議把所思所感化成文字,並回哥倫比亞大學繼續學業。

她的詩像一把解剖刀,兼具優雅的掌控力與樸直的表達。1985年以《艾奇里斯勝利》獲國家書評人獎,1992年以《野鳶尾》獲普立茲文學獎,2003年榮膺美國國家桂冠詩人,2014年更以《貞潔之夜》獲國家書獎,曾先後任教於波士頓及愛荷華等多所大學。

2019年得主:彼得.漢德克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
「以獨創性的語言探索人類經驗的廣度和特性,影響深遠。」

出生於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24歲即發表著名劇本《冒犯觀眾》,引起廣大迴響。

他是當代德語文學重量級的作家之一,曾於1973年獲畢希納文學獎,2009年獲卡夫卡文學獎,2014年獲國際易卜生獎,被譽為「活著的經典」。

作品風格以實驗性的語言著稱,其中多部曾改編成電影,如《守門員的焦慮》為與文‧溫德斯合作改編;《左撇子女人》則由漢德克本人執導,並獲坎城影展最佳影片提名。

2018年得主:奧爾嘉.朵卡萩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
    「她在敘事想像上充滿百科全書般的熱情,代表著一種
    跨越邊界的生活方式。」

    朵卡萩無疑是波蘭當代最受歡迎的女作家之一,善於在作品中融合民間傳說、史詩、神話與當代波蘭生活景致,融合現實與魔幻的書寫風格,反映出波蘭人民的日常生活及世界觀。

    她於1980年就讀華沙大學主修心理學,畢業後擔任臨床醫師,後來轉而從事寫作,不忘自認是榮格的信徒的她,常以這位心理學大師的理論來激發自己文學創作的靈感,並自陳小說書寫是出自一種尋根的企盼,探求自我的根源,好能安於現實之中。

    最讓她聲名大噪的是1996年出版的《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前者與《收集夢的剪貼簿》先後獲得波蘭權威文學大獎「尼刻獎」(Nike);2018年以小說《雲遊者》獲得曼布克國際文學獎的肯定。

    ...繼續閱讀

藉由八十四則時間的小章節,斷裂又連貫的呈現出一個虛構村落長達八十年的人事變遷。奧爾嘉.朵卡萩輕盈,詩意,充滿神話意味的書寫宛如一個亙古大夢,夢中是人類對生命、愛情,和時間的記憶。

如果是惡創造了世界,善一定要將之摧毀。

寂靜的夜裡,一種生物默默地吃下另一種生物。
沒有人抗議,沒有天打雷劈。儘管死亡不出自任何人之手,懲罰仍找上了惡魔――

他們選中了我,要我代他們行動。
所以,我要為所有動物討回公道。

雲遊者

雲遊者

結合旅行故事與哲思,116則探討生命與死亡,運動和靜止的小說

怪誕故事集

怪誕故事集

現實世界的神話國度,超脫類型的文學奇想

收集夢的剪貼簿

收集夢的剪貼簿

奧爾嘉.朵卡萩向榮格致敬的究極想像之作

2015年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一九四八年生,記者出身。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因為作品在國內被禁,電話被竊聽,被禁止參加任何公開活動,目前仍流亡歐洲其他國家。

其作品皆花費數年,訪問數百人,對象跨越數個世代,透過拼貼許多聲音,讓世人得以看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

...繼續閱讀

1998年得主:喬賽.薩拉馬戈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
    「由於他那極富想像力、同情心和頗具反諷意味的作品,
    我們得以反覆重溫那一段難以捉摸的歷史。」

    薩拉馬戈自一九七九年起全力投入創作,包含了戲劇、詩作、短篇故事、非小說與虛構小說,作品已經被翻譯為二十餘種語言。

    一九九八年,以《盲目》一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改拍成電影《盲流感》,也是獲得該獎唯一的葡萄牙作家,另有代表作《所有的名字》、《詩人雷伊斯逝世的那一年》、《里斯本圍城史》、《大象的旅程》、《該隱》等著作,作品已經被翻譯為四十餘種語言。

1996年得主:辛波絲卡

辛波絲卡一九二三年出生於波蘭,一九九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給予她的授獎辭是:「通過精確的反諷將生物法則和歷史活動展示在人類現實的片段中」。評委會稱她為「詩界莫札特」。

...繼續閱讀

1994年得主:大江健三郎

大江的小說主題充滿爭議,他將自己歸類為「怪誕現實主義」,他擅長將最強烈的恐懼和下意識願望穿插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合常理的想像瞬間改變現實,寫作範圍涉獵寬廣:政治、核能危機、死亡與再生、甚至是宇宙論,皆呈現在他的創作中。

...繼續閱讀

熱議話題
布克獎及布克國際獎


布克獎備受矚目作家薩曼莎.哈維,唯一的繁中作品
「以多種具象事物描寫失眠的疲倦、無助感、憤怒,使失眠過的人讀了都會會心一笑。」

當我不睡覺的時候,我是根本沒睡。那些日子裡我並不全然是個不好的睡眠者,我是個不眠者。我同時也是個不好的睡眠者,但睡得不好的夜晚都算是美好的夜晚,因為至少有睡。

但是這一切的努力,一點用都沒有。無形的黑暗和思緒迷霧,在每個睡不著的夜晚裡,不斷蔓延;而無法入眠的恐懼和焦慮,助長了失眠,彷彿老虎在場。

薩曼莎.哈維以混雜著寫實描述和非寫實小說體,創造出如夢似幻的詩意,任著意識跨越在清醒、焦慮和無聊之間,在天亮的幾個小時前—去經歷、去淘洗、去思考、去創作。如同一場失眠者的夢遊奇境。而深刻的失眠書寫所描述的痛苦、不安、憤怒、疲憊、恐懼和絕望,也在漫遊間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布克獎評審兼作家


★2024布克獎的評審團主席兼作家
★國際知名陶藝家艾德蒙.德瓦爾

2010年,艾德蒙.德瓦爾寫下家族回憶錄《琥珀眼睛的兔子》,驚豔全球文壇。

在《流轉的博物館》中,德瓦爾再次藉由藝術收藏講述另一則家族史。以藝術之眼書寫「美好年代」的巴黎,融合文學、藝術、建築、歷史、人物傳記,重現豐富的、普魯斯特式的失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