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德 (1941-2024)

─────────────────────────────────────────────────────

台灣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已經終結了台灣悲劇,
結束了台灣四百年來被外來殖民獨裁統治的悲慘命運 。

台灣人民當家做主了。
重新出版這本以血淚寫成的文字,我只想對晚輩們說一段話:
請好好以智慧而非口號守護台灣的主權獨立,努力使台灣成為更適合居住的國家。
使台灣成為我們珍愛的鄉土,子孫們可以放心地以台灣為永遠的故鄉,
向全世界去發展,緊抱信仰與價值,追求傑出,追求卓越!
我已經沒有機會了,你們機會無窮。

這,就是我重新出版四十二年前,
在死刑邊緣寫下的遺言般的文字的唯一心願。

─────────────────────────────────────────────────────
───《施明德的政治遺囑:美麗島軍法大審最後答辯狀》



就台灣歷史而言,「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是一項「世紀大審」。
它不只在審判「美麗島政團」的功過,也是審判台灣民族的苦難,
更在審判國民黨當權的良知和本質。

「請判我死刑!我請求!我請求!」──施明德於1980年3月28日軍事法庭

施明德在美麗島軍法大審最後陳述庭時,聽聞2月28日發生的林家滅門血案,因此選擇放棄宣讀6萬字的「最後答辯狀」,直接要求庭上對他判處死刑,以換得台灣社會的祥和。這份「最後答辯狀」也因此成了一份「政治遺囑」。

在整個「審判」過程中,人們看我微笑自若,舉止輕鬆,其實我的內心非常沉重和悲慟。我不是在擔憂自己的死生,是哀傷為什麼生長在這個美麗之島的子民,必須一代又一代地吟哦著同樣淒涼的悲歌?

每個時代都有奉獻者。奉獻者總是扮演著悲劇的角色。奉獻者深知自己的旅程必是孤單、坎坷、悽慘和佈滿血淚的。奉獻者總是不為他的時代所接受,反遭排斥、欺凌、羞辱、監禁和殺戮。但是,奉獻者所爬過的羊腸小徑,必會被後繼者踩成康莊大道。奉獻者的肉體也會腐朽,但是他的道德勇氣和擇善固執的奉獻精神,必會增益人類文明,與世長存。奉獻者不屬於今天,但是他會活在明天。
每個時代都有反抗者,他們的意志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美麗島三十五週年‧影像紀念版】珍貴歷史影像,認識台灣民主歷程的關鍵時刻。

每個時代都有反抗者,他們為了爭取自由、追求民主,燃燒生命、挑戰權威,從美麗島、野百合、到太陽花,激起台灣民主運動史上一頁頁浪漫又激情的篇章。

一九七○年代的台灣,是最恐怖、也最純真的年代,如今在政壇佔有一席之地的許信良、林義雄、姚嘉文、施明德、陳菊、呂秀蓮、陳婉真、田秋菫、張溫鷹等人,他們曾經擁有相同的信念、共同的目標,不分省籍、不論統獨,結群而出、患難相助;而雷震、黃信介、余登發、蘇東啟、康寧祥、陳鼓應、陳博文、紀萬生、楊青矗、張俊宏、蘇慶黎、艾琳達、吳哲朗、魏廷朝、陳映真等人,也是不該被歷史遺忘的名字,在他們所有人的同心協力、推波助瀾下,共同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一九七九年的「美麗島」,是繼「二二八」事件後讓台灣人民印象最深刻的政治事件,也是台灣民主運動史的轉捩點。當年大逮捕時的風聲鶴唳,電視上一再播放的施明德懸賞通告,以及在軍事法庭上被告慷慨激昂的發言,激盪人心,是七○年代台灣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在《反抗的意志:1977-1979美麗島民主運動影像史》中,我們可以看見民主前輩們的身影,以及他們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們的影像也是鼓舞台灣人民竭力撼動一整個大時代的縮影。

唐香燕是個遷臺的「海派家庭」裡長大的孩子。身為外省家庭的么女,一路在父母與兄長的保護下順遂長大。一九七九年,年輕的她初為人妻,丈夫陳忠信即因《美麗島》雜誌編輯的身分被捕入獄。從此,她的生命就與對臺灣政治影響甚深的美麗島事件深刻交纏。

這是一個女性的生命經歷與臺灣史的對話,在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站在了一個特別的位置,以個人角度書寫歷史。 透過這些記憶中登場的人物,他們的一點一滴,我們彷彿再次看見距今四十年的美麗島時代。

在美麗島事件的時代,臺灣人共同展現的同情、正義和勇氣,讓我們對自己有信心,也讓我們回頭凝視現在並且自問:我們臺灣人,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民族?
如今我們知道,美麗島事件催生了臺灣民主,成為臺灣歷史過去與未來的轉換器。然而國內外研究臺灣民主轉型的學者很少提到這個事件,因為如果蔣經國真如他們所言,是臺灣民主化的推手,那如何解釋他在解嚴前幾年將所有的民主運動者逮捕入獄,並且將高雄事件中的警民衝突升級為武力顛覆政府,刑求之後以重刑來處罰他們?

1980年美麗島大審期間,在西方學術界以台灣作為專門研究領域的學者家博剛好在台灣訪問,林宅血案發生時,國民黨政府將他宣傳為嫌疑犯並加以軟禁,最後將家博驅逐出境,從此成為國民黨政府的黑名單,直到1992年才能夠入境台灣。

人稱「大鬍子」的家博,因緣際會地跟台灣民主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這本回憶錄詳盡紀錄了美麗島事件、美麗島大審、以及他差點被捲入其中的林家血案。燈下展讀,四十年前的往事,都回到眼前。

在壓抑的戒嚴時期,臺灣人依然奮力追尋民主的春天。

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鄭南榕、黑名單,是彼時臺灣的重要關鍵字。從社會、媒體到校園,臺灣幾乎每個層面都在民主改革的浪潮中奮勇向前。在不間斷的追求與衝撞之下,臺灣終於打破一黨獨裁的政治局面,黨外諸多力量匯聚、成立正式的反對黨,也迫使獨裁政權做出讓步,結束三十八年又五十六天的戒嚴時期。民主、平等與自由的夢想,三代臺灣人的「百年追求」,自此終有成果。

從歷史泥沼脫身,再造新生共同體。

首屈一指的戰後臺灣史學者陳翠蓮,從戰後至當代,以完整跨幅,加入美國影響力為第三極,補足討論臺灣戰後政治,多聚焦國民黨統治與臺灣人民抵抗的不足之處。透過政治解密檔案、國會檔案、日記、個人傳記等交叉使用,使過去散落各處資料,輔以完整敘述框架,並梳理以往未見的空白,讓讀者可以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再針對過往威權獨裁的強人統治,予以檢視,從資料與行為印證,駁斥歷史迷霧中過度溢美的評價,展現截然不同的當代史觀。

全書分成三部,各部均以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重大謎團為核心,展開多角度交叉論證。第一部「東亞冷戰下美國政府的臺灣方案」,探討一九五〇年代初期,臺灣主權問題如何從《開羅宣言》歸還中國的約定,轉變為後來《對日和約》中地位未定的安排。

第二部「蔣介石的反共王國」,說明敗逃來臺的國民黨政府如何在絕境中重振旗鼓,對外獲得美國認可,對內進行有效社會控制,全面建立起穩固體制。

第三部「民主化的進程」,勾勒島內外人士如何攜手合作,並搭乘雷根政府「民主促進」政策的有利條件,終於衝破威權禁錮,尤其精采的部分,是經由綿密論證破解「蔣經國為臺灣民主化推手」迷思。
出版品的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一張查禁公文,一段台灣史;從禁書看台灣的民主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