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博客來選書
注目新書
穿透與揭示
受困的靈魂
無畏的證言
提煉與書寫
TOP
快速導覽
在紛雜偽裝的世界,銘刻真實的語言
他們執筆為刃,劃開烏托邦的美好幻象
讓我們看到眼淚、苦痛、掙扎
這些刺骨的鞭笞與黑暗,卻也映襯角落的希望與光芒
博客來選書
母愛的枷鎖,女兒的牢籠
作者:
齊藤彩
$
350
9折
$
315
放入購物車
每天共浴27年的母女,為什麼最後只有一個人能活?
真實的人生,比虛構的故事更驚悚。
「我打倒怪物了,總算可以鬆一口氣……」
「她拿水泥磚砸爛我的手機,我覺得她砸爛的不是手機,而是我的心。我沒辦法再忍下去了……」
「我和母親的心結,是多年來的積怨造成的。母親對我有強烈的不信任感和恨意,這些負面情緒沒人化解得開,即便到現在也是一樣……」
「這一切非要等我們其中一方死亡,才會真正結束。」
針對童年傷害、過度教養、情緒勒索、求助管道,讀者寫下各種感想,並寄予獄中女兒無限的祝福。
當家人使你的人生失去選擇,當愛成為永遠無法掙脫的束縛,當母親成為一種病,當家庭成為巨大的傷,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罪行,卻引爆了無數的熱淚與共鳴!
家庭這種傷、情緒勒索、母親這種病、童年創傷……最寫實、最血淚斑斑、令人動容,療癒無數受創者的案例! 曾擔任司法記者的筆者,到獄中採訪女兒,透過30封書信交流,共同撰寫這部驚心動魄,最後卻讓人得到安慰與療癒的紀實作品。
以愛為名的傷害,以教育為名的虐待
▌吳曉樂導讀《母愛的枷鎖,女兒的牢籠》
......屍體的曝光、高崎明理落網的經過,書中,以一章的篇幅簡短帶過,主要呈現的是被害者妙子與加害者高崎明理,母女之間的關係。我以為,齊藤彩嘗試釐清的,正是高崎明理的那一句話,手刃的對象是「母親」,為什麼稱呼她「怪物」?又,明明鑄下這樣的重罪,為什麼「可以鬆一口氣」。
書裡重現了許多母女倆的互動與對話,這些內容,其實也就是讓我「喘不過氣」的主因——裡頭充滿了劇毒。妙子動輒隨心所欲地咒罵著女兒,「白痴」、「肥豬」、「妳怎麼不去死一死啊」、「早知道就不要生妳了」。本來還有父親一起承受妙子的言語羞辱,父親中途受不了妻子的謾罵,搬遷至宿舍獨居,高崎明理淪為母親發洩情緒的唯一對象。高崎明理身心沒有一處逃得過母親的摧殘。每讀一章,我就更加理解,高崎明理的殺意,不是一時衝動的結果,而是被母親虐待長達二十幾年,萬分沉痛的意志。諷刺的是,高崎明理出生時,妙子特地為女兒取名,期盼女兒擁有明亮的前景。
此案在日本,或在台灣,都引起輿論譁然。最讓人訝異(或者稱不上訝異)的是,不少網友留言,坦承自己或多或少經歷過父母類似的對待。日本近年發展出「教育虐待」一詞,意思是以教育為名施予的虐待,跟其他形式的虐待相比,教育虐待因其「教育」的外觀,而有更高的正當性,難以被外界所辨識;外人縱然要介入,界線也更難以衡量。好比說,上個月,台灣一間補習機構上傳了國小生的時間表,清晨六點一路學習到深夜十一點半,在車上也不得閒,得把握時間寫作業跟吃晚餐。外人如我們,要如何看待這樣的行程?
...
繼續閱讀
注目新書
教出殺人犯Ⅲ:治好心裡的傷,才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
岡本茂樹
$
350
79折
$
276
放入購物車
「教出殺人犯」系列【完結篇】
每個犯錯的人,都有著受傷的靈魂。
「本書告訴我們,多一點寬容少一點仇恨,多一點協助關懷少一點排擠淘汰。我國多年來採取兩極化刑事政策。受刑人在沒有真正反省的情況下,直接被拋棄到冷漠的社會。等在他們面前的將來,或許只有再犯或默默在公園中等死。此際,『穿著囚服的國民』這個標語,正發出揶揄的冷笑。」─── 李茂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教出殺人犯」系列採用倒敘形式,從第一集的反省教育到第二集的童年創傷,帶領我們看見人之所以為惡的真正原因。
前兩集在闡述觀點的同時,也埋下了伏筆 ─── 作者在監獄導入的課程進行方式為何?究竟幫助到多少比例的受刑人?是否有實例與數據支持?
第三集的本書便以收容在日本LB指標監獄的重刑犯為例。由於反覆犯下重罪,個個刑期超過10年,也有的服刑50年以上。他們的心早已死去,活得不像一個人。書中具體展現如何透過團體輔導,引導他們湧起「我想改變」的希望。
比反省更重要的是什麼?什麼才叫愛孩子?教育、輔導工作的意義又是什麼?或許透過最極端的個案,才能讓我們看見何謂「真正的協助」、「迫切的教育」。
【獨家親簽】「成癮臺灣 」X「島嶼毒鏈」的日常與觀察
作者:
鄭進耀
$
360
79折
$
284
放入購物車
────────────────────
吸不完的毒,戒不掉的嗨: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島嶼,怎就上了癮?
亞太毒鏈的角色建構x毒品潮流的世代爬梳x成癮眾生的深度探訪。
資深記者鄭進耀,以人物為核心,解構各個世代的毒品潮流,勾勒出成癮臺灣的眾生相,試圖用溫柔目光,照探那些陽光不到的地方。
────────────────────
都會中財閥勢力與富豪特權的暗黑民族誌
作者:
卡若琳.諾斯
$
480
79折
$
379
放入購物車
────────────────────
一部財富與富人們隱密棲地的實地踏查報告。
數年來,諾斯追蹤富人的生活模式、謀生之道與居住環境,寫下這本對倫敦最富裕居民與最精華地段的探索紀實,本書以專業社會學視角與深刻的文字,呈現殘酷的社會斷面,更邀請讀者思索心目中宜居而和諧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貌。
────────────────────
報導者事件簿003:無體溫關係
作者:
報導者,李雪莉,孔德廉,廢廢子,蘇威銘,林彥廷,余志偉
$
299
9折
$
269
放入購物車
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安頓方式,
在寂寞中探索著各種形式的慰藉方法,
而關於浪漫的想像與現實,
是多元又充滿變動的進行式。
「寂寞經濟」現象的出現,似乎正在向我們展示現代人正在探索與傳統不同的新型親密關係模式。報導團隊展開專題式的訪談與田野,高壓的工時和資本主義的影響,促使人們更加傾向於嘗試商業化的、網路世界中的無體溫親密關係。左滑再見、右滑喜歡,在尋求和嘗試不同形式的親密關係後,人們如何達到自我安定的最佳狀況?在出租情人的契約中,又是如何體驗溫存的親密感?與以往不同的社會連結,在社會學者與作家的觀察下,析解出怎麼樣的社會現象變化?
《報導者事件簿》再推出003「無體溫關係」,詮釋這個牽涉網路科技、親密關係、寂寞經濟等面向的跨領域議題,以報導漫畫轉譯並改編受訪者口述經歷,深度探討「無體溫關係」背後的結構性原因,更多元解讀社會趨勢。
本次主題探訪多種當代親密關係的新面貌,人們的感情關係該怎麼建立?為何擁有讓人體貼與安全的親密關係,已經是奢侈的妄念?記者採訪各行各業的個案,挖掘人們透過無體溫的物件和網路數位工具尋找慰藉的多樣方式;我們該怎麼理解人們從真實的人際關係漸漸退縮,甚至退場?怎麼認識人類在情感經營與親密行為上出現的劇烈地殻變動?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李雪莉專文梳理社會現狀且提出傳統框架外的反思。
當資本主義缺乏任何可以制約的枷鎖,將會膨脹到什麼程度?
作者:
林肯.史蒂芬斯
$
330
9折
$
297
放入購物車
上百位傑出記者口述,一窺中國近八十年歷史性時刻的幕後故事
作者:
齊邁可
$
680
9折
$
612
放入購物車
人類與生俱來的限制,如何阻礙司法實現真正的正義?
作者:
亞當.班福拉多
$
480
79折
$
379
放入購物車
看更多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
作者:
胡慕情
$
390
9折
$
351
放入購物車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二○○九年,年僅二十七歲的林于如被控謀殺自己的母親、婆婆和丈夫,經過最高法院進行生死辯論後,判處死刑定讞。
迄今為止,臺灣因謀殺判死的女性僅有四人,她是二十多年來首例,也是目前唯一尚未執行死刑的女囚。當時媒體大幅報導其犯案過程與動機,稱她為「黑寡婦」、「驚世媳婦」,數家媒體與判決書的故事版本卻各有出入。
情殺、財殺……女性被認定的謀殺理由,其實與男性並無殊異,但殺妻的男性不會是獵奇的對象,他們不會被稱作「驚世丈夫」。而人的行為軌跡,是否又能歸於單一因果? 本書是資深記者胡慕情採訪林于如案相關人士的紀錄。在一次次心理攻防、信任的破壞與建立之後,林于如也親手寫下自己的人生詮釋。採訪過程、媒體敘事、判決書文本,融集了各方人士與林于如本人對案件的看法,以及林于如自傳中的生命軌跡與犯罪歷程……在所有觀點的並陳與對話當中,或許我們能嘗試從悲劇的事實邊緣,提煉出可被理解與重視的社會脈絡。
/作者胡慕情 自序
「如果探問,潛意識中牽引寫作轉向的真正原因,或是童年家庭中男性缺席造成的傾斜,失衡情境養成一種近似魍魎的恐怖——為了活下去、為了讓別人也活下去,女性總是學著如何回到現實生活並學會微笑,而那往往倚靠龐大的忍耐與壓抑。有時她們沒有真正殺人,但以瀕死的樣態遊走於菸、酒、賭、毒。而當她們決定謀殺,她們同時也殺了自己。」
「死亡只是一則誘發的開關,死亡不比其他狀態更殊異。世人來來往往,她本身就承載了一切。我想知道,關於不被輕易分類,或是忽略追問的一切。」
生命的價值,由誰衡量?
作者:
馬尼尼為
$
540
79折
$
426
放入購物車
────────────────────
獨特的纖細書寫、如夢的粉彩插畫,真實呈現收容所內的真實殘酷。此書以不同於其他版品的方式呈現動保面對的種種困境,勇敢而新穎。當我們翻開書頁,在每一筆落下之處,彷彿能在耳邊聽見求生的掙扎之聲,看見那些黑暗角落中隱微的希望光芒。
────────────────────
激盪起伏的四十年運動之路
作者:
王舜薇,崔愫欣
$
620
9折
$
558
放入購物車
────────────────────
核能的爭議,一直是現代工業國家的永恆課題。對於臺灣來說,更因島嶼的地理位置、國際政治角色的敏感性,讓這個議題更顯複雜無解。當反核、擁核成為選舉場上的口號及籌碼時,本書不僅梳理臺灣反核四十年的過程,也引領讀者理解臺灣核能發展的歷史脈絡。
────────────────────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作者:
康舒雅
$
350
9折
$
315
放入購物車
都會區長大的孫女,對農村阿公阿媽的探尋之旅
在農村生長、安家與衰老的人,走過什麼樣的人生?
偏鄉照護困難,若可以選擇離開,為何還是想留下?
台西村,一個因環境抗爭與《南風》攝影集,而廣為人知的沿海小村。但是,檯面上的新聞,鮮少突出此地的高齡議題。
事實上,它是一個高齡村落,村內四百多人,70歲以上的長者就佔了兩百多位,它也是台灣千萬衰退的農村之一。台西村民無論在經濟、智識、基礎設施、健康或者人口結構上,皆處於邊緣。
在這樣的偏鄉,長者如何安老?
作者身為都市成長的青年世代,反思自己與台西村的阿公阿媽,雖是血緣至親,卻像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為了解這份差異從何而來,作者於碩士階段展開田野研究,試圖理解環境抗爭之外,台西村的高齡者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模樣?
毋忘此城本來面目
作者:
林慕蓮
$
460
79折
$
363
放入購物車
────────────────────
在國家政策的禁錮下,香港正逐漸失去他的歷史、語言與名字,林慕蓮曾為眾人找回關於天安門的記憶,此次她將「重塑香港的歷史」,在真理的辯證歷程中,對於一個民族及地域的記憶是最強大的武器,並以之切割強大政權的虛偽政治手段。
────────────────────
每個人,都有與苦難交錯的瞬間
作者:
魏明毅
$
400
9折
$
360
放入購物車
────────────────────
我們如何意識到向烈焰索取涼冷的荒謬性,並迎向不同質地與軌跡的生命狀態?魏明毅將田野自碼頭轉向苦難工作者的日常,曾受人類學訓練的作者,從日常田野中反覆思索,鍛鍊出深邃而敏銳的文字。與受苦之人同行,需要一鏟一鏟地堆疊,讓自己警醒如鐘、穩如大山。
────────────────────
這場戰鬥,以愛建起了橋梁
作者:
陳昭如
$
380
9折
$
342
放入購物車
給臺灣照護制度的參照座標
作者:
NHK特別採訪小組
$
400
9折
$
360
放入購物車
假訊息與認知混亂的年代,記者的貢獻是甚麼 ?
作者:
瑪麗亞.瑞薩
$
570
75折
$
427
放入購物車
直面運動之外的真相與疼痛
作者:
黛西.皮特金
$
480
9折
$
432
放入購物車
看更多
穿透事件的迷霧,揭示無人知曉的現場
一則則關於傷痕與苦痛的備忘錄,提醒我們,
勿輕視、勿膽怯、勿遺忘
穿透與揭示
⏏ 真相的探查
島國毒癮紀事:那些在製販、司法、醫療、社區裡的用藥悲劇與重生
作者:
李雪莉,曹馥年,楊智強,陳潔,《報導者》團隊
$
540
9折
$
486
放入購物車
────────────────────
多重面向立體呈現
臺灣毒癮地景的調查性報導
────────────────────
歷經六年的追蹤與田野,《報導者》記者群透過多重面向,為讀者們立體呈現這個被毒品沁染的島嶼,及流竄其上的多樣性毒品。
中國第一起互聯網求助事件,無法企及的真相
作者:
李佳佳
$
350
9折
$
315
放入購物車
第一本深入中國菁英教育現場的民族誌
作者:
姜以琳
$
550
79折
$
434
放入購物車
一條關於生存與暴利,審美與罪行的地下產業鏈。
作者:
報導者,張子午,林慧貞,森森,余志偉
$
299
9折
$
269
放入購物車
性在中國,是一條長長的剝削鏈。
作者:
安田峰俊
$
350
79折
$
276
放入購物車
揭開病毒蔓延後的人性與未來,最全面與深度的紀實。
作者:
楊惠君,報導者
$
450
9折
$
405
放入購物車
全球唯一中文版,申明放棄簡版審查,只因全書太真實。
作者:
歐逸文
$
450
9折
$
405
放入購物車
在這裡人們如何相待,多少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面目。
作者:
柴靜
$
380
7折
$
266
放入購物車
⏏ 遠行的記憶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作者:
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
480
79折
$
379
放入購物車
────────────────────
在戰鬥民族的偉大國度
每塊豬排都得為國家服務
────────────────────
這裡四處充斥謊言,只有廚房裡能說真話。廚師不僅知道獨裁者最私人的祕密,更窺見了俄羅斯歷史的真相。
聽見巴勒斯坦的聲音,看見巴勒斯坦人的身影。
作者:
王冠云
$
450
75折
$
337
放入購物車
沒飯吃的恐懼,就是餵養獨裁者的佳餚。
作者:
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
450
79折
$
355
放入購物車
以性命為賭注的勇氣之書.揭露暴政的第一手紀錄。
作者:
威托德.皮雷茨基
$
480
79折
$
379
放入購物車
走在變革邊緣,見證民主的崛起與消逝。
作者:
安德魯.所羅門
$
650
79折
$
513
放入購物車
被噤聲的廣島原爆真相,核災吹哨者轟動全球的秘密調查。
作者:
萊斯莉.布魯姆
$
380
79折
$
300
放入購物車
監控下的社會 文化、體制、人際網絡的民族誌。
作者:
凱薩琳.韋德瑞
$
650
7折
$
455
放入購物車
一個家族橫跨四代、紛雜的歷史記憶與認同。
作者:
維多利亞‧貝林姆
$
460
79折
$
363
放入購物車
一般人可能以為外送員是為了錢而不要命,
實情卻是,『報酬下修』才是全職外送員陷入過勞及交通危險的關鍵原因。
因為如果不搶快、不長時間工作,可能就無法溫飽。
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處境,而不是一種有餘裕的選擇。
星級時代下,勞動力商品化的極致悲歌。
作者:
柳慶鉉,兪秀珍
$
350
9折
$
315
放入購物車
追求更人道的平臺經濟,寫下我們這個時代的新勞動故事。
作者:
金夏永
$
420
79折
$
331
放入購物車
是誰讓超商店員如此萬能,卻又如此廉價?
作者:
張立祥
$
340
9折
$
306
放入購物車
打開手機接單,你的美食正在路上,我的人生也在前進。
作者:
林昱樹
$
360
9折
$
324
放入購物車
短視又失序的國際招生發生在哪類學校?過程的錯誤是如何開始的?
掮客/仲介又扮演了什麼角色?理應照顧留學生的大學怎麼變成討債主?
有一天,所有的事件都會成為故事。而當下的我們必須正視這些真實。────阮光民(漫畫家)
困在隧道的青春:在台烏干達學生的血淚故事。
作者:
報導者,李雪莉,楊智強,何柏均,嚴文廷,柳廣成,洪琴宣,楊子磊
$
299
9折
$
269
放入購物車
每個屋簷下,都有一則從未被說出的故事,連接著雇主和家務移工。
作者:
藍佩嘉
$
380
9折
$
342
放入購物車
直播讓他終於不是一枚勞動力,而是完整的人。
作者:
江婉琦
$
380
79折
$
300
放入購物車
每次的司法通譯,常常是某位在台灣的異鄉人正在受苦。
作者:
羅漪文
$
370
79折
$
292
放入購物車
「2005年秋天,南台灣的小鎮充斥著逼人的暑氣,將近三十度的高溫,熱得人直冒汗……
婉柔獨自坐在教室裡,因早起的疲倦而感到些許睡意……
她模模糊糊睜開雙眼,站起來想把窗子關上,突然被人蒙住面孔與嘴巴,
一路跌跌撞撞被拖進教室外的男廁……對方摀住她的嘴,連打她幾個耳光,
用腳踢她肚子,使勁把她的褲子往下扯……。
事後,她呆坐在廁所地上,像個被撕爛的破布娃娃。」
《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
沉默: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新版)
作者:
陳昭如
$
380
9折
$
342
放入購物車
────────────────────
但願我們憶及此案是因為記取了教訓,而不是記得彼時眾人的沉默。
究竟是哪些環節出現問題,導致這樣普遍的受害狀況?作者陳昭如寫作《沉默》一書,就是為了在媒體熱度消退之後,能夠進一步理解真相、完整記錄事實,而對這一連串案件進行深入調查報導。
《沉默》是臺灣調查報導的指標性作品,是人性與體制思辨的困難之作,也開啟了作者隨後數本從不同角度探討性、障礙與性侵相關議題的寫作。
────────────────────
判決的艱難:兒童性侵的爭議與正義
作者:
陳昭如
$
380
9折
$
342
放入購物車
────────────────────
性侵與性侵冤案,是無法比較的兩種噩夢。在有罪與無罪的喧囂中,我們需要冷靜的視野
陳昭如挑戰探討兒童性侵害案件認定的兩難,並指出無論是眾聲沉默的性侵案,或是被迫消音的性侵冤案,都是在性(侵)是羞恥的文化之下,讓「不可說」的氛圍製造出驚人的黑暗與混沌。
期盼讓不同角色的痛苦被聽見,透過不斷的思辨與說理,往解決的方向前進一步。
────────────────────
讓文字打破沉默──專訪陳昭如《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
我在極惡之人身上,看到善良的可能──專訪《熔爐》作者孔枝泳
是什麼逼著性侵受害學生沉默?連學校也沉默?──諶淑婷讀《沉默的島嶼》
沒說出口的,並不代表不存在──番紅花讀《幽黯國度》
漏洞百出被當成鐵證如山?冤案只因階級不正確?
作者:
張娟芬
$
450
79折
$
355
放入購物車
平反冤獄靠什麼?最關鍵的是:運氣。
作者:
張娟芬
$
300
9折
$
270
放入購物車
回溯到血與罪之前的人生,沒有人一出生就是犯罪者。
作者:
謝孟穎
$
350
95折
$
333
放入購物車
貧窮的對立面並不是富有,而是「正義」。
作者:
布萊恩.史蒂文森
$
460
79折
$
363
放入購物車
看更多
受困的靈魂
教出殺人犯Ⅱ:「好孩子」與犯罪的距離
作者:
岡本茂樹
$
380
79折
$
300
放入購物車
────────────────────
每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好孩子,
殺人犯也是從當個好孩子開始。
────────────────────
案例橫跨大學生至60多歲重刑犯,皆為作者實際接觸之個案。此外更分析曾經拒學的百老匯導演宮本亞門、吸毒藝人酒井法子。在這些案例中,我們都會看到自己的身影。
我們每個人, 如何一步步將需要協助的孩子推往地獄?
作者:
宮口幸治
$
320
79折
$
252
放入購物車
他們的廢墟與我們的花園,是結構不平等下一體兩面。
作者:
李雪莉,簡永達,余志偉
$
380
79折
$
300
放入購物車
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
作者:
安德魯.所羅門
$
1020
75折
$
765
放入購物車
外人眼中溫和的孩子,是如何走上成魔之路?
作者:
岡本茂樹
$
360
79折
$
284
放入購物車
為什麼要求孩子努力,反而把他逼到絕境?
作者:
宮口幸治
$
320
75折
$
240
放入購物車
這些孩子,在成為加害人之前,都曾是被害人。
作者:
寮美千子
$
330
9折
$
297
放入購物車
當生命遭逢不可承受的痛苦,走偏的道路是否能重獲幸福?
作者:
林劭宇
$
360
9折
$
324
放入購物車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作者:
李玟萱
$
350
9折
$
315
放入購物車
當傳統「家」的概念包不住所有人,就必須對家有更多想像。
作者:
黃克先
$
490
9折
$
441
放入購物車
年輕社工與無家者最淚中帶笑的互動,但卻沉重的一本書。
作者:
李佳庭
$
330
79折
$
260
放入購物車
養活自己,並活得像個人,為何如此困難。
作者:
橋本健二
$
450
79折
$
355
放入購物車
你自認為是中產階級,你的未來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作者:
藤田孝典
$
360
79折
$
284
放入購物車
第一位遊民暢銷書作家、遊民的喉舌。
作者:
理查‧布洛克斯
$
420
9折
$
378
放入購物車
她們只要開口,苦難便會襲來。但也有被擁抱的機會。
茶室女人心:萬華紅燈區的故事
作者:
李玟萱
$
400
9折
$
360
放入購物車
────────────────────
本書不僅是紀實報導,也是臺灣戰後色情行業發展縮影。
《無家者》李玟萱記錄下12名女性如何向現實的殘酷抵押身體的使用權,重現近五十年來的在地女性生命史,她掀開底層的陰暗,也引領我們看見生活希望的光。
────────────────────
橫濱瑪麗:日本最傳奇街娼的崛起與沒落,獨自背負戰後代價的女性身影,一段不為人知的橫濱滄桑史
作者:
中村高寬
$
480
79折
$
379
放入購物車
────────────────────
日本最傳奇街娼的崛起與沒落,獨自背負戰後代價的女性身影,一段不為人知的橫濱滄桑史。
走訪橫濱街廓的考察記行,重現戰後由酒家和黑市所撐起的日本樣貌、橫濱風月場所的興衰起落,挖掘出影像難以捕捉的,瑪麗小姐的「真實」。
────────────────────
我們與精神疾病,究竟有多少距離?
還是,正因為刻意與之保持距離,才醞釀成衝突?
解決之道,唯有看見,唯有理解,唯有與之零距離的「共存」。
一場想像力的擴建工程──吳曉樂讀張子午《成為一個新人》
我們是如何在社會架構的操控下,形塑自己的人格?高夫曼經典之作《精神病院》
為何一旦被診斷為精神病,被放棄的人更被放棄?──讀《大偽裝者》與《卡塔莉娜》
在思覺失調的聳動表象下,尋找人性與科學的結晶──專訪《隱谷路》羅伯特.科爾克
看更多
在風暴的中心,披星載月前行
來自前線的第一線證言
看見無所畏懼、直面一切的勇氣
無畏的證言
【限量親簽】目擊驚心動魄的第一現場。
作者:
孫石熙
$
490
9折
$
441
放入購物車
任何你認為正確的事,都請鼓起勇氣去做。
作者:
金昇燮
$
360
9折
$
324
放入購物車
在黑暗的時代,我們沒有選擇沈默,這就是意義。
作者:
李容馬
$
380
9折
$
342
放入購物車
借土養命:從雲南到金三角,從毒品到永續農業,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
作者:
黃樹民
$
360
9折
$
324
放入購物車
────────────────────
從借土養命到落地生根,一座泰北華人村落的民族誌,一段大時代的離散史。
泰北孤軍如何在陌生險惡的金三角叢林間「借土養命」存活下來?本書作者人類學家黃樹民率領團隊,在該地區一個規模較大的村落美弘村(化名)進行田野調查,為這段奮鬥歷程寫下生存紀事。
────────────────────
在人民之間:業餘史家、獨立導演、維權律師與部落客,從草根崛起的力量,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與行動
作者:
魏簡
$
490
79折
$
387
放入購物車
────────────────────
在逐漸噤聲的人民共和國,仍有一群知識分子不願沉默。
魏簡深入當代中國社會表層下的變革伏流,分析民間知識分子的公共話語、介入行動和知識生產,將長期位於權力邊緣的草根知識分子群體——特別是女性知識分子——帶到中國思想史的版圖之中。
────────────────────
武漢封城日記
作者:
郭晶
$
350
79折
$
276
放入購物車
────────────────────
一座大城市,就這樣突然靜了下來。它什麼時候再醒過來呢?城市,被封鎖了。人的聲音,不見了。
郭晶是位社工,她以社會工作者獨特的眼光,在封城後有意識地持續書寫、思考、細膩的記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了城裡人們的恐慌、懼怕、焦慮和堅強,情感深刻、動人且入微。
────────────────────
世界距離民主只有五天:一群中國少年的民主實驗
作者:
寇延丁
$
380
79折
$
300
放入購物車
────────────────────
五天,一群中國少年,十個會議,當他們開始自治,將會走向獨裁,還是民主?
人性可能殘忍,卻也可以向善。只要方向正確,《蒼蠅王》或《惡魔教室》那樣的恐怖,就不會發生。這是一場深具啟發的民主實驗,足以提供臺灣社會對照、反省、深化民主素養的契機。
────────────────────
「一個民族發生的悲劇,不會只限於單一民族或地區」──詩人塔依爾談《等待在夜裡被捕》與他逃離的家園
李崇瑜/從《殺劫》看西藏文革與「委屈的和平」換來的代價
「超過三、四十歲的香港人長大的地方已經不在了;可是台灣人,你們的還在。」──專訪陳慧《拾香紀.焚香紀》
揭開再教育營真實狀況,探究極權統治的再進化
作者:
戴倫.拜勒
$
450
9折
$
405
放入購物車
在集體失憶中他們選擇記住,成為國家的敵人
作者:
林慕蓮
$
420
79折
$
331
放入購物車
香港無法上映的禁片,以閱讀還原拍攝過程就像遊戲
作者:
任俠,陳力行
$
480
7折
$
336
放入購物車
當傾盡全力仍無法撼動體制, 剩下能做的是共同受苦
作者:
陳健民
$
360
79折
$
284
放入購物車
看更多
以生命紀事,觀看已身與他者
從不同的故事與旅程中, 提煉、書寫、呈現
提煉與書寫
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
作者:
劉紹華
$
380
79折
$
300
放入購物車
────────────────────
在病與非病之間
看見記憶的縫隙
────────────────────
跳脫學術視角,人類學家從自身與母親的經驗,以疾病敘事,紀錄人生風景。無論有沒有相關的經歷,都能從中獲得不同的感觸與收穫。
身為一個監工,我是先學會說話才學會寫作
作者:
林立青
$
330
79折
$
260
放入購物車
在圍牆之後,他們是罪人,是病人,更是一個人
作者:
沙赫德‧尤薩夫
$
450
7折
$
315
放入購物車
一位人類學家,在精神病院工作的民族誌紀錄
作者:
林徐達
$
420
79折
$
331
放入購物車
跨越二十年的圖博旅行見聞,見證人權實況
作者:
陳斐翡
$
790
79折
$
624
放入購物車
用頭帶背著歷史與傳承 ,回到自己的家,說出自己的故事
作者:
沙力浪
$
380
9折
$
342
放入購物車
從穀東俱樂部啟程,走出台灣農村新路徑
作者:
賴青松,楊文全
$
400
75折
$
300
放入購物車
深刻動人、具有台灣味的黑手師傅民族誌
作者:
謝嘉心
$
380
9折
$
342
放入購物車
貼近生命消逝的謎團,偷瞄死亡的禁忌疆界
作者:
強.克拉庫爾
$
350
9折
$
315
放入購物車
為新聞犧牲生命,值得嗎?她是「獨眼戰地記者」
作者:
琳賽.希爾遜
$
550
79折
$
434
放入購物車
看更多
⏏ 寫作的技藝
說故事的技藝:普立茲獎評審親傳 美國大學非虛構寫作聖經【增訂版】
作者:
傑克•哈特
$
520
7折
$
364
放入購物車
────────────────────
多所美國大學非虛構寫作課指定教材,直擊世界頂尖媒體寫作殿堂,有影響力的說故事結構拆解。
非虛構寫作大師、普立茲獎評審傑克•哈特(Jack Hart),以他數十年的寫作教學指導經驗、加上眾多美國優秀記者及作家的個人作品與合作實例,以及最重要的,對非虛構敘事的一生熱愛,他傾囊相授、毫不藏私。
────────────────────
第四版草稿:普立茲獎得主的非虛構寫作獨門技藝,從蒐集題材、彰顯主題、布局架構、採訪技巧、自我懷疑到增刪裁減,定稿前的8大寫作鍛鍊
作者:
約翰·麥克菲
$
380
9折
$
342
放入購物車
────────────────────
如果你覺得自己根本不是寫作的料,如果你總是缺乏自信——別懷疑,你一定是作家。
寫作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於普林斯頓大學新聞系寫作課培育過一代又一代優秀媒體人的約翰·麥克菲,於本書八個章節中囊括所有非虛構寫作者關心的問題:採訪報導心法、文章結構、修改原則等等,以六十年寫作經驗,不藏私地提供最具體的寫作技巧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