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納台灣入版圖,漢人移墾,原民命運轉折啟動


清廷統治采民政、番政分離,社餉作為統治範圍依據
築土牛溝為番界,界外視為化外之民
開山撫番以前,原民領域得到某種程度保護
卻也在漢人侵擾、詐騙日漸流失

●遭逢國家

塵封的族譜,喚起原客數百年來互動的血色記憶
無頭魂與魍神,依舊遊蕩在北臺灣的山林,鬼影幢幢

一本塵封的族譜,留下了家族長輩被獵首的記述。梁家先人於十八世紀渡海來到臺灣,深入到今日新竹新埔、關西一帶拓墾。在開創新家園的過程中,他們面對的是甚麼樣的環境?又經歷了甚麼樣的遭遇?為甚麼新版的族譜要將獵首的紀錄刪除?種種的不解與疑問,驅使作者走入北臺灣淺山地帶,訪廟、找墓、問神、尋鬼。透過文獻資料的爬梳與走訪部落與客庄的耆老,採集口述,一部有別於官方所建構出來的——以客家為主體、用浪漫作包裝的——臺三線沿線山林,重新被詮釋出來。

作者筆下的這處山林,包含了客家人、道卡斯族、凱達格蘭族與泰雅族人,以及諸神與野鬼們為了生存,累世累代的互動與折衝,這些故事存在於民間記憶與口述傳說,視角多元、眾聲喧嘩。然而,這並不是一本單純講述北臺灣山林的鄉野傳奇之書,也不是要重新扒開過往人群接觸所造成的傷與痛。當國家元首代表政府與國家,向原住民族道歉之後,唯有重新回到人群交界地帶,透過客庄與部落耆老口中的娓娓道來,不管是客家人念茲在茲的無頭祖公婆,或是泰雅與平埔族人被佔據開發的傳統領域,存在於不同人群的記憶,以及存在於記憶之中,深邃而難以拋下的悲痛與埋怨,才得以被說出、被看見。唯有被說出、被看見,才有機會進行人群間多向的溝通、對話與理解,也才能達到真正的和解,讓因歷史與時代造成的傷口,得以結痂癒合。


────────────────────

釐清國家權力利用生番/熟番/漢人族群隔離治理的策略部署,並說明其如何適得其反地造成十八世紀末臺灣史上最大的動亂:由沿山漢人界外私墾勢力發動的林爽文事件。藉由分析與三層制配套成形的番政變革,進入熟番社內,探究國家權力為達成與熟番族群的結盟策略而進行的收編和滲透,如何造成平埔族社會內部的階層分歧、內鬥以及裂解離散。

────────────────────


────────────────────

漢人移民開墾耕種的土地主要正是取自平埔族。分析漢人佔有與利用番地的制度性安排,因此是了解清代臺灣族群關係的重要關鍵。由於清廷積極介入平埔族與漢人間土地權利關係(熟番地權)的界定與規約,意圖型塑族群關係以配合其政治控制,熟番地權的探討因此也是了解清代臺灣統治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面向。

────────────────────


文明開化的西方之眼裡,他們是怎麼樣的存在


他們是這片土地,最初的主人
在大航海的時代,他們被捲入世界的大潮
昂然挺立與來訪者相遇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

●初遇西方

塵封一百多年的珍貴臺灣民族研究史料,首度直接由德文中譯出版


1898年2月,時值日本統治臺灣的第四年,一位來自德國、熱愛旅行的藝術收藏家阿道夫.費實,為了親自見識「日本的戰利品」,造訪了臺灣島,留下了詳盡的踏查紀錄……

本書介紹阿道夫.費實的生平簡歷及其民族誌研究,他出生於奧地利,喜愛藝術及旅遊,為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的創辦人。1898年2月至5月,費實親身探訪日治初期的臺灣,彼時國際間對這個日本的新殖民地所知不多,費實想觀察的重點是臺灣在進入日本統治時代後,島內不同族群以及與外來者之間的關係為何,並且注意日本人以何種方式建設臺灣以獲取經濟利益。

費實的臺灣紀行雖充滿帝國主義及個人主觀批判,卻也十分詳細地記載了當時漢人及原住民的文化及其處境,對於有興趣了解百餘年前臺灣社會狀況的讀者而言,食衣住行育樂的描寫皆不缺,乃彌足珍貴的第一手旅遊書寫紀錄。

「突然間,我在長著高蘆葦的山脊上看見長矛矛尖的閃光。那是一支蕃人隊伍;他們看見我們,驚訝地停下腳步。 我們的通譯先上前說明我們沒有惡意。儘管如此,還是有些人害羞地跑走了,但有8個人決定留下來。我把香菸遞給他們,他們有些遲疑地靠過來,但仍讓我欣賞他們作工精美的武器和工具。他們最後終於放下戒心,允許我替他們拍照。 排灣族人有馬來人的外型:身材矮壯有力,骨架不大,皮膚呈古銅色。有寬大的臉孔,造型勻稱的口齒,以及厚實的塊莖狀鼻子;他們將蓬鬆的亂髮剪至額頭,後側則留著及肩的長髮,或用頭帶綁起來。脖子上掛著長及胸部的紅漿果項鍊──他們相信這種紅漿果帶有魔力。有些人的耳朵上戴著問號狀的金屬耳飾,與他們的玉手鐲一樣,無疑出自漢人之手。」


────────────────────

1874年5月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舉兵進攻臺灣南端原住民,1875年冬季,一位22歲的年輕俄國海軍偽裝成旅人,獨自踏上臺灣島,進行了一趟充滿危險與奇遇的祕密訪查。1876年,完成了踏查報告〈福爾摩沙之旅〉!

────────────────────


────────────────────

從士兵的隨手筆記到水手的航海日誌,從神父的傳教紀錄到報刊的評論文章,透過法國觀點的奇詭稜鏡,凝視一段四百年前開始的傳奇……這些異鄉人為台灣記錄了高潮迭起的歷史,其中寫滿悲劇的不確定,激盪著人類的衝突與意志的撞擊。

────────────────────


帝國進逼,傳統領域、文化步步退卻


政權轉換巨變
日本如何從事調查劃分
當「蕃人」與「蕃地」山林資源並置
從攏絡、理蕃、對立到移住,「蕃人」如何被成為帝國臣民

●帝國巨靈


────────────────────

作者藤崎濟之助是巡察出身且先後曾任臺北州理蕃課長(1921)作者自述其編纂理想,是「以本書一卷就足以知悉臺灣蕃族之百態。」目的在回答:(一)臺灣蕃族之面貌為何?(二)自荷蘭人以來,歷代統治者的對待方式如何?(三)現在已進步到何種狀態?

────────────────────


────────────────────

透過41張精細的地圖與社會網絡圖,說明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如何在移住過程中被打散重組。闡明時間異質因果、全局偶連性等特性,駁斥「強制下山乃歷史進程之必然」與「統治者為了分化原住民而推動移住」兩種常見解釋。

────────────────────

殖民基礎調查 : 伊能嘉矩及先行者的探查之路


────────────────────

伊能嘉矩於日本殖民統治初期渡臺,以人類學、文獻史學的方法詳細地調查有關臺灣的「文化」,遺留下相當多的研究成果。在思考殖民地支配與學術的關連性,以及臺灣「文化」在20世紀前半的論述空間之方面,考察伊能臺灣研究的方法,是特別重要的課題。

────────────────────


以「國民形塑」為基礎,原民社會如何被收編為「地方」


國民黨政權承襲日本治理,將原住民族居住區域收編及整合至一元式統治
制度設計中帶入不平等關係,剝奪原住民族文化自律性生產的安定性
使原民生存困境更為低劣,一度淪為社會底層
八十年代原運崛起,族人奮起爭取所屬權益
創造原民新文化的同時,也構築原民文化的傳與承

●管制剝奪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法律學者吳豪人,從哥倫布以來殖民者如何透過法律剝奪世界各地原住民的土地與權利開始,對照日本北海道阿依努族與台灣原住民族爭取權利的訴訟與立法鬥爭史,檢視、分析原住民族在殖民主義與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法秩序的雙重桎梏之下,難以真正復權的根本癥結,並提出他的解決方案。

●原民傳與承

一九二○年代,日本發現Qanituan(加年端)的祭事曆。殖民當局對木板上的圖紋感到吃驚,他們從未見過臺灣原住民族使用文字或符號,何況是深山裡的布農族。祭事曆引爆關注,成為燦爛博覽會的展覽品,報紙大肆報導。

十九世紀末,出於某種驅力,Laung Mangdavan 創造祭事曆。四十年後,臺灣總督府視學官橫尾廣輔彷彿印第安納.瓊斯,似乎為了證明某事,狂熱搜找更多祭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