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書專屬‧導讀別冊 ▌趙恩潔,〈沒關係,就算妳忘了怎麼正常呼吸──論21世紀人類的六大煩惱〉

套書75折


21世紀,科學的發達、知識的進步,
關於人生,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
也發現有更多解決不了的。


比如,什麼是愛?
我們為什麼會愛一個人?愛作為一種欲望,是無私的、還是自私的?愛有義務嗎?關於愛情,科學告訴我們什麼?有了愛,痛往往隨之而來。所以,痛一種身體的感受、是情緒,是文化建構,還是一種可能的同理?

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
許多人的憂鬱來自焦慮,焦慮是人類基本情緒之一,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一種病?所以,你用藥嗎?

藥、毒,其實難分。
20世紀藥物研究及治療層面取得重大進展,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但我們似乎仍然「相信」些什麼,比如迷信(還是信仰?)。

21世紀,我們面對的難題是「心理」的,還是「生理」的?更多時候,是每一個人對同一個名詞的不同定義、不同感受,以及不同的接受方式。

21世紀的人生難題是一串曖昧難分的關鍵字;或許,解方也是。


❝ 憂鬱 ❞

憂鬱症怎麼變這麼多?
古代人也會憂鬱症嗎?


────────────────────────────────────────────────────────────────────────────────

分類系統不是靜態的,而被承認的憂鬱症表現範圍,以及它們在分類手冊中的位置,一直隨著時間在變化。

────────────────────────────────────────────────────────────────────────────────



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

憂鬱症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心理疾病。許多人承認憂鬱狀態是真實的,
但卻難以區分這種憂鬱是屬於一種情緒或心情狀態、悲觀的人格組成的一部分,還是屬於一種精神疾病。
有些觀察家主張憂鬱症是現代社會的發明,責備「醫療化」的興起,
並且認為提倡治療、尤其是鼓吹使用抗憂鬱劑的人,根本就是製藥產業的共謀。

本書討論憂鬱症的概念演變及其治療,檢視某些爭議,並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
憂鬱症真的存在嗎?自殺可以如何防治?心理治療是否改變了腦部運作方式?
這不是一份患者指南,
這是一本對一個既複雜又有挑戰性的論題進行非常(非常)簡短介紹兼選擇性評論的書。

界線:一條分界線,一條標示出範圍極限的線


調整一項疾病在分類系統裡的位置 ,可能看似一種學術或知性運動,但認識到這樣的調整可能帶有重大含義是很重要的,因為診斷與分類的角色之一就是指導治療決策。輕鬱症的重新定位,意味著提供的治療從只有心理治療(一種建議的介入措施,用以處理當事人因為特定人格特質而經歷的困難),變成同時包括心理諮商與藥物治療(例如許多情緒疾患使用的)的選擇。然而,這個簡單的例子暴露出現行系統的弱點。就算以新科學發現為基礎,能夠證明改變分類系統的合理性,這些變化還是有受到偏見影響的潛在可能,所以分類系統為何會在某些方面引起懷疑,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總而言之,一個分類系統要有用處,就需要可靠而有效。如果一項診斷是可靠的,醫師們在面談呈現出同一組症狀的病人時,就能做出相同的診斷。如果一個診斷具有可預測的有效性,就意味著有可能預測得到同一診斷的人未來的病程,並且預期他們對不同的治療方式可能有何反應。數十年來,缺乏可靠性讓精神疾病診斷的可信度受到嚴重影響,以至於從一九五○年代到二○一○年之間,大部分的分類系統修正都把焦點放在改善診斷可靠性。然而,對於診斷有效性的關注不足,直到這一點改善以前,憂鬱症的診斷判準會繼續被認為有些獨斷(比方說,幾乎沒有經驗證據支持用「九種症狀中出現五種,持續兩週」這樣一刀切的標準,來診斷憂鬱症的重大發作)。

在憂鬱症的存在是否該被視為獨立實體、還有關注其治療原理的討論中,經常會提出憂鬱症診斷與分類系統的弱點。値得注意的是,一般醫學對於健康-疾病的範圍是用同樣的方法做決定的。舉例來說,血壓高低其實是一個連續體的變化。然而,在一個人的血壓測量値達到某個預先定義的高度時,我們就會認為,這個人現在符合高血壓診斷的具體標準。根據數値變化偏離他們那個年齡與性別正常値或平均値的程度,醫生會對患者提供不同的介入措施。患者可能會被要求參加定期的控管療程,並且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然而,如果問題持續,或被認為更加嚴重,醫生可能就會建議一系列其他介入措施與藥物治療。這種方法被廣泛視為是處理這種常見身體健康問題的理性做法,然而對於憂鬱症,同樣的「階梯支援」(stepped care)方法卻常受到嘲笑。這暴露出一般身體健康問題跟心理健康問題似乎存在雙重標準——同樣的臨床管理方法,用在憂鬱症上面就被視為不科學或者有爭議。

▶ 看完整內容連載


❝ 痛 ❞

憂鬱是一種痛:大療癒年代


────────────────────────────────────────────────────────────────────────────────

二十世紀醫學對於調查對象必須在各項數値方面完全中立的需求,阻礙了我們去探索疼痛體驗中的一項核心元素,
因為那個核心元素本身就是作為一種情感的主觀値。
疼痛情感的語言表述──人們針對自身感受說出的話──本身抗拒任何精確的製表及分類作為。

────────────────────────────────────────────────────────────────────────────────



痛是一種身體的感受、是情緒,是文化建構,還是一種可能的同理?

什麼是「痛」?我們很常假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疼痛的存在直覺上似乎能被隱約理解,但實際上(尤其是對醫學界),痛是個神祕又令人挫敗的謎團。

痛的性質就是難以預測,而且任何測量或治療的標準,似乎都無法普遍適用於任何人。此外,還有人會在沒有受傷時抱怨自己有地方在痛。像是情感受傷啦、心都碎了的這類說法,能間接幫助我們對痛的運作模式及意義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嗎?

沒有人可以不證自明地化約痛的本質,因為痛總有其所處脈絡。

本書將先介紹痛的語言、痛的歷史,以及現代醫學針對痛所做的研究。要如何看待痛覺?對他人的疼痛付出同情心或同理心的立論基礎是什麼?我們真的有可能理解他人的疼痛嗎?

痛的表達跟痛的體驗及建立痛覺敏感度的科學討論一樣重要。我們不只從生理學角度認識疼痛,也該思考我們是如何理解疼痛、理解他人的疼痛,以至於思考我們看待疼痛、苦難、悲慟和哀痛的方式。



傷害的意象


一旦語言被認定為一個人描述主觀體驗的重要資訊載體,我們就很難將其限制在事先規範好的定義及分類中。疼痛問卷成功地將許多當時在英文中常用的疼痛描述整理在一起,不過也可能限縮了人們在未來描述疼痛的用詞。

當醫療人員把一連串描述性用詞交給患者並要求他們找出「符合」自身痛感的詞彙時,這種做法很可能會被視為一種具有高度暗示性及影響力的策略,因為這份用詞淸單暗示了這些詞彙已捕捉到了疼痛的本質。這種做法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有用,但有些人即便感覺不太對勁,仍得努力將這些用詞硬套到自身的感受上。另外還有些人在覺得這些用詞完全無法用來描述自己的狀況時,甚至會開始質疑自己的疼痛是否眞實存在。為了聽見疼痛的主觀陳述而定下語言框架的嘗試,反而造成了將痛客觀化的效應。

▶ 看完整內容連載


❝ 焦慮與愛 ❞

邊當社畜,邊愛自己?
焦慮和愛的社會成因


────────────────────────────────────────────────────────────────────────────────

雖然愛麗絲自己沒察覺到,但她從靑少年時期就對自己還有他人帶著一些毫無幫助的假設。
這些假設是在愛麗絲換到新的學校,而且發現自己很難交到朋友之後發展出來的。
她急著想要留給別人好印象,但內心深處—
儘管所有證據都顯示事實相反—— 她相信她沒有吸引力又口舌笨拙。


────────────────────────────────────────────────────────────────────────────────



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病?

就像快樂、悲傷或憤怒一樣,焦慮是一種基本情緒,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如果要你回想上次覺得焦慮的時刻,毫無疑問,不必回溯到太久以前。不過形式較嚴重的焦慮,也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類型,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隨時都會受到影響。

本書從焦慮的定義開始,接著聚焦於焦慮的四種主要理論觀點:精神分析、行為、認知,以及神經生物學,並且考量我們的基因與生命經驗如何影響我們對焦慮的易感性,同時以人物訪談具體呈現個人職涯中的焦慮經驗,現身說法他們如何對抗焦慮。書的後半部分別介紹六種主要焦慮症:恐懼症、社交恐懼症、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

焦慮絕對正常,而且複雜得迷人,它更是許多當代尖端心理學研究與臨床實務的焦點。這不只是一本關於焦慮本質的權威性指南,更是引領你認識這種人類最普遍,也最重要情緒的入門讀本。

社交恐懼症的心理學


愛麗絲不但低估自己的特質,她還誇大了她遇到的人身上的特質,預設他們都有她自覺缺乏的信心與能力。而她預期其他人會注意到——並且記得——她的表現中哪怕是最微小的問題。只有完美才能過關。

幾乎每個人在做簡報的時候都經歷過某種程度的緊張,不過愛麗絲無意識的假設,意味著這個情境在她眼中的威脅性,似乎比實際上大得多。她一連好幾日都在擔心簡報的事。現在該上場了,她覺得讓自己出洋相的危險似乎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大。自行啟動的負面思維(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充斥了她的腦海:「我做不到這件事。我必須離開這裡。我想吐。每個人都知道我是冒牌貨。」可以預料的是,她的焦慮程度急劇上升。

這種焦慮以三種方式表現出來。

首先是生理症狀:冒汗、臉紅、顫抖、難以專注。愛麗絲很快就注意到這些身體變化。她沒有接受這些變化是壓力情境下的正常現象,反而擔心自己的焦慮情緒正在逐漸失去控制,而且對她的觀眾來說很明顯——這只會增加她的焦慮。

愛麗絲對於焦慮的身體跡象的擔憂,還有她對這些跡象的極度敏感,是社交恐懼症的典型特徵。

▶ 看完整內容連載



────────────────────────────────────────────────────────────────────────────────

有些渴望是奠基於一種或多種其他的渴望 ,這裡就稱之為基於理性(reason-based)的渴望。
這個說法聽起來,嗯,很合理;但就某種意義而言,那代表你或許不是真的渴望那個你有理由去渴望的目標。
因為你想要的只是一個手段,而且為的是獲得某個或許本身並不讓人渴望的事物。

────────────────────────────────────────────────────────────────────────────────



我們會為了什麼「愛上」一個人?
愛是無私的、還是自私的?愛有義務嗎?我們可以用科學討論愛嗎?

跟大家往往認定的相反,愛其實不是一種情緒。更準確地說,通常我們想到愛的時候,很容易聯想到美好和溫柔的感受,這些充滿愛意的感受確實是情緒,但遠不止這樣。愛可能展現出的面貌包括憂傷、恐懼、內疚、悔恨、苦澀、抑鬱、輕蔑、羞辱、狂喜、拒斥、焦慮、忌妒、厭惡,或想殺人的憤怒。這樣吧,我們可以把愛想成一種聚焦於心上人後的情境,它會形塑並統御我們的思想、渴望、情緒和行為,就像足以影響人所有體驗的稜鏡──甚至包括跟心上人沒有直接相關的體驗。

本書從哲學家的觀點書寫。哲學熱愛處理謎團,而「愛」提供了各種雜亂無章的謎團──你不需要格外謙卑才能承認自己對愛感到迷惘。書中將會討論愛的基本哲學問題、分辨不同類型的愛、檢視各種愛情意識形態,也會加入(或許)試圖透徹解析愛情的科學。

我們有可能解開愛的謎團嗎?


香帕涅判決


想要獲得牛奶是去商店的理由。去商店是一個手段。牛奶本身也是一種手段,你可以列出一長串理由,直到終於找到那個你就是單純想要、而且無法再給出任何進一步理由的事物。現在我們就說那是無理性(reason-free)的渴望吧:你只是因為那個事物的本身而想要它。比如你覺得渴,那你就是單純地想要喝些什麼。

不過你可能會問,想喝些什麼的渴望難道不是基於想活下去的渴望嗎?沒錯,就某方面來說確實是如此。正常來說,某種生理機制會讓你在脫水時感覺渴,不過你不需要事先了解任何有關脫水的機制就會覺得渴,就算是徹底失去生存意志的人仍可能覺得渴。想要喝些什麼就是毫無理性的渴望,那樣的渴望給了你去做其他事的理由,像是倒一杯水,或是想辦法弄來一些買牛奶的錢。不過想喝些什麼這件事本身並不需要任何理由。 愛的渴望屬於哪一種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來求助愛情法庭吧──在宮廷愛情存在的年代,愛情法庭是個受託處理愛情疑難雜症的機構。一一七六年,主持愛情法庭的香帕涅伯爵夫人必須處理一個問題:透過婚姻結合的兩人之間,有可能存在愛嗎?她的判決如下:

我們透過這場審判指出並確認,愛無法將其力量延續至婚姻中,因為愛侶會自由地給予彼此一切,無須承擔任何義務或必要性;相反地,婚姻伴侶卻承諾必須實踐彼此的意志,而且不能拒絕彼此的任何要求。

在這場審判中,「自由地給予」獲得了三個反例:義務、必要性,和承諾。這三者都提供了行動的理由。此外,香帕涅伯爵夫人的判決間接指出,愛就算不是讓我們毫無理由地採取行動,也是基於跟那三者完全不同的理由。

▶ 看完整內容連載


❝ 迷信 ❞

國師說最近水逆:
全球宗教復興與迷信的必要性


────────────────────────────────────────────────────────────────────────────────

迷信常出現在空檔時間。 演員和運動員上場前往往必須等待,而建立儀式就像唸咒,可以幫助他們定下心來。
英國傳奇搖滾樂團齊柏林飛船主唱普蘭特登台前會邊燙襯衫邊喝茶,據他表示這個儀式能讓他「進入狀態」。
許多運動員或表演者都會將這些儀式稱作「規矩」,不去強調它們的神奇效力,但看在旁人眼中,顯然就像魔法。

────────────────────────────────────────────────────────────────────────────────



21世紀,我們似乎仍然「相信」些什麼?

你會避開13樓的飯店房間、擔心打破鏡子會招厄運、認為黑貓不祥?還是隨身攜帶幸運小物、或是在人生重要事件前會有個人專屬的好運儀式?儘管今日一切(似乎)皆以科學為依歸,迷信仍無所不在。

迷信的發展經歷許多轉折,但從文明之初延續至今,背後始終有個一致的脈絡。本書前半部主要介紹迷信的歷史,如同書中所呈現的,過去人之所以迷信的理由,大部分在今日依然可見。人類對迷信如此著迷,部分原因在於迷信難以理解,以及伴隨著迷信的矛盾。

本書後半部則進入現代社會,除了列舉一些最常見的迷信並簡述其由來,也將從心理學研究的角度探討:在這個科學成果無所不在的世界,為何仍然有人相信魔法的力量?最後一章是迷信的未來,以及迷信對我們的社會可能會有什麼影響。

迷信有益或有害?


二O一六年,布魯克斯等人對儀式的心理效應做了研究。他們首先進行線上調查,了解一般來說有多少人會在體育競賽或求職面試等重要活動前進行儀式。百分之四十六的回應者表示自己在這些情況下會有儀式動作,其中又有百分之二十二的人說他們的儀式動作包含迷信的成分,例如敲木頭或交叉雙指。布魯克斯等人接著進行數個實驗。受試者來到實驗室後,得知自己稍後將執行一件頗有壓力的任務,例如在實驗者面前唱旅行者合唱團的名曲〈不停相信〉,或完成一些引人焦慮的數學難題。實驗者要求部分受試者在唱歌或解題前先進行一套儀式動作:

請大聲緩緩從零數到十,再從十數到零。你必須大聲說出每個數字,並且同時在面前的白紙上寫下那個數字。整張紙都可以用。數完後在紙上撒鹽,然後將紙揉成一團並扔進垃圾桶。

所有在唱歌或解題前做出儀式動作的受試者,焦慮値都比較低,表現也比較出色:唱歌組被卡拉機記下的錯誤較少,解題組答對的題數較多。布魯克斯等人的研究淸楚證明了儀式能降低焦慮,進而提升表現。有趣的是,同樣的一套動作,當實驗者告訴受試者的說法是,這串行動「沒什麼規則可言」,受試者的焦慮與表現就毫無變化,但只要用「儀式」來形容,受試者的焦慮就會降低,表現就會提升。因此,我們至少有證據顯示,儀式性的迷信行為能提升技能表現。儘管研究指出眞正發揮作用的是儀式,而不是迷信,但只要這類儀式性的迷信行為確實帶來效果,使用者就可能繼續採用。

▶ 看完整內容連載


❝ 藥 ❞

吃藥的意義:
藥商資本主義與藥物意識形態


────────────────────────────────────────────────────────────────────────────────

人類特別喜歡發掘可以改變精神狀態的化學物質,有時就算明知對身體有害,仍然照用不誤。動物似乎也很喜歡致幻劑,
例如野生猿猴會尋找過熟的水果,食用已經發酵產生酒精的果肉以致微醺。
我家的貓很愛我們送的聖誕禮物:塞滿貓薄荷(荊芥)乾葉子的老鼠布偶。
牠們會在地板上瘋狂滾動,狠咬布偶,
猛吸那具有迷醉效果的香氣。
但猿猴不會視過熟水果如命,我家的貓也不會懇求我們定期提供貓薄荷,即使我家院子裡就摘得到。

────────────────────────────────────────────────────────────────────────────────



愛上娛樂用藥物


娛樂用藥物似乎已經陪伴了人類幾千年之久。酒精可能是最早的例子,由於不難從水果和野生酵母取得,因此幾乎全球可見。人類接下來只是再跨一小步,就掌握到了釀製酒和啤酒的發酵機制。三千多年前,古巴比倫就有酒館的記載,釀酒在羅馬帝國各地也很普遍。希伯來聖經曾提到酒精飮料:挪亞栽了一片葡萄園,喝了園中的酒便醉了。釀造酒精飮料已經成為龐大的產業,種類近乎無限,飮酒人口更是遍及全世界,只有伊斯蘭國家例外。

和許多娛樂用藥物一樣,酒精也廣泛用於醫療,除了在乙醚和氯仿出現之前被用作粗糙而方便現成的麻醉劑,也是許多專利藥品的成分,例如治療腹絞痛且躁動不安嬰兒的驅風劑(含糖的稀釋酒精飮料),但現在驅風劑已經不含酒精了。酒精在不少宗教裡也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基督教的聖餐酒。

十九、二十世紀工業時代,由於琴酒很便宜,使得過度飮酒導致依賴的現象在貧困城鎭特別嚴重。對此,大多數國家選擇頒布禁酒令及抽重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人認為醉酒導致戰時生產力下滑,使得酒吧營業時間遭到限制,酒精含量也被壓低(一九一四年英國的《領土防禦法》)。儘管如此,過去二十年有不少地方興起了「暴飮」熱,許多人一口氣喝下大量的酒,讓自己爛醉如泥。

▶ 看完整內容連載



藥,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

藥(drug)是指刻意服用以獲得預期效果的化學物質。有些藥是醫療用途,意在治療疾病,有些藥則是為了產生令人愉悅的反應,兩種用途都由來已久。

本書從歷史開始,介紹藥物是什麼、如何發揮作用、過去一百年來藥理學領域的進展,以及醫療用藥物和娛樂用藥物的作用方式。書中同時介紹醫療用藥物開發和製藥產業的運作方式,並探討娛樂用藥物的政治、法律、醫學和社會層面。

過去兩百年來,我們社會對藥物的態度有過幾次巨大轉變:鴉片和古柯鹼從好東西變成壞東西,尼古丁也是如此。大麻雖然違法,每年有數十萬人因此被捕入獄,卻也有許多政府開始認為,大麻並不比酒精或菸危險。有些國家已經將大麻合法化,像菸酒一樣只做有限度管制。

21世紀,我們該如何用「藥」?


專題導讀

導讀牛津非常短講《藥》與《迷信》

整體而言,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短講系列,受益於編輯方針明確,找來大家主筆並給予充分的尊重,閱讀起來非但不會有讀教科書的平庸感,而是有種被熟門熟路的專家「領入門」的豐富及新奇感。《藥:牛津非常短講009》(後簡稱《藥》)和《迷信:牛津非常短講010》(後簡稱《迷信》)這兩本書,前者找了神經及藥理專家萊.伊維森(Les Iversen)主筆,後者找了迷信心理學專家史都華.維斯(Stuart Vyse)主筆,兩人或許沒有像楊在寫作上那麼有創意,但是都拉出了足夠長的歷史縱深,讓讀者對「藥」和「迷信」這兩個主題的理解不受限於此時此刻的狹小眼界。

特別是《藥》這本書,對於台灣的讀者來說,應該很有教育意義,也很實用。「吃西藥」雖然已經是台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對於不同種類的藥物特性和藥理,多數人恐怕還是不求甚解,用「藥到病除」這種最素樸的方式理解吃藥。

伊維森對於藥理及藥物特性娓娓道來,沒有一般藥理書的艱澀,平易近人也容易理解,至少協助補正了台灣民眾普遍對西藥不求甚解、憑感覺吃藥停藥的重要環節。而《迷信》一書最精彩的,應該是「迷信史」的部分。從最初「對某類宗教崇拜的貶詞」,到被視為「不良宗教」的「異教」迷信,一直到啟蒙運動之後成為「壞科學」的意義變遷,維斯將「迷信」一詞擺入歐洲的歷史長河,精彩演繹了他在一開始就明言的主題:「迷信就是個相對的概念,本身沒有固定意義,總是相對於某個更為人所接受的世界觀而存在。」

...繼續閱讀

談談牛津非常短講《憂鬱》與《焦慮》

2020年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演兩位有精神狀況的主角之間的愛情故事,劇情設定一對憂鬱情人,如何與自己和對方的情緒交手,並且能互相支持與療癒對方。這個劇的英文劇名是「It's O.K. to Not Be O.K.」。無獨有偶,職業網球選手大坂直美也曾經用這句話呼籲全世界接受、面對憂鬱的現實。大坂直美在陷入低潮時選擇公開說明自己的心理狀況,後來美國《時代雜誌》2021年以她為封面人物做了憂鬱症專題。大坂直美說:「我們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經歷了一些事情。我對網球界管理階層的建議很多,但第一個是每年允許幾天的『病假』──在這段期間,你可以免除參加記者會的義務,而不必透露個人原因。」

被認為身強體健的運動員,面對成績、面對眾人,壓力當然不可小覷。國人熟悉的前大聯盟投手郭泓志,也曾一度患上了「焦慮症」,導致表現遇到瓶頸。名人出面呼籲正視精神健康,確實有改變人們疾病認同的作用。這不是一種「有病就需要治療」的刻板觀念,而是告訴大家,狀況不好也沒關係,是可以被接受的。但相對地,將精神疾病一般化,也會面對另一種風險:在缺乏治療,或是無力改變處境的前提下,是不是反而使人更難脫離痛苦?

...繼續閱讀

牛津非常短講《愛》與《痛》

「愛」與「痛」兩大星雲,在性愛(包含施虐-受虐快感)、死亡、瘋狂(精神疾病)、受苦、同理等意想不到的場域發生交集。而在相互交疊的區域中,發出最耀眼星光的是 Passion(英文)/Passio(拉丁文),這個字詞同時具有受苦、強烈情感的意涵。

基督宗教信仰中,耶穌為救贖世人之罪,甘願遭受鞭笞、苦刑,被釘在十架上,死後被埋葬,第三日從死者中復活的整個受難過程,用的就是 Passion/Passio 這個字。基督無垠大愛的展現方式,恰好證成了愛(激情)與痛(受難)的一體兩面:對人類懷抱極致情感而甘願捨身,以人子血肉之軀親歷凌辱炙痛和死亡煉獄,始能換取所有罪人與父神的和解,令世人得享平安。如此,Passion不只是激情與受難重合的時刻,一方面,挑起了愛與犧牲之間糾結張力的疑竇,另一方面,亦將罪愆、和好(和解)、修復等,嵌在人際或群際重大暴力衝突後的關係重建、人類集體未來性等,極具當代意涵的關鍵議題,帶進了反思的視野。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心靈的回聲
▌用人類學作為探針
▌生而為人,該當如何?
▌六種形塑20世紀的意識形態

本套書包含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民粹主義和多元文化主義,這六種形塑20世紀、且至今仍深刻影響世界的意識形態,透過專家撰寫簡明扼要的介紹,釐清其發展脈絡與當代的變貌,讓讀者得以掌握各主義的核心價值。

這六種主義的共同特色是:一個詞彙包含不同的意思,學者、記者、政治人物都可以用它來表示不同的現象。也就是這樣的多義模糊、交雜混用,這些主義們至今依然以各種變形出現,或仍被奉為終極價值而捍衛、或成為指責政治對手的字眼;而它們也彼此穿透交織,形成當今的國際政治樣貌,它們的提問,也是21世紀的我們要面對的處境,並藉由前人的遺緒試著提出解方。

本系列邀請重量級學者,以簡短的篇幅(八萬字上下)闡述這些「主義」在悠長歷史中的發展、變化及其內涵。作為入門短論,作者們多回到其政治社會脈絡中爬梳核心意義,也點出關鍵人物如何回應時代的挑戰;但其內容不僅是一般大眾的入門書,甚至也是專門研究者手邊常備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