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公平正義的天秤,遇上殖民統治者的政商壓力, 湯德章的選擇是?

────────────────────────────────────────────────────────



紀錄片導演、本書作者黃銘正,
從疑問到踏上追尋湯德章的足跡,足足超過五年的時間。
湯德章是誰?為何須要記錄他的故事?


湯德章生於1907年,父親為日本警察坂井德藏,母親為臺灣人,因當時臺日還未能通婚,從母姓湯。湯父死於1915年噍吧哖抗日事件,湯德章則死於1947年二二八事件,巧合的落在兩個政權移轉交替的歷史時刻。

湯德章四十載的人生中經歷許多轉折,那些轉折要面臨選擇的條件和現在不同。如果能有時光機回到過去,回到湯德章面臨的社會環境與條件,轉換角色扮演,我們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與決定?

本書跟隨湯德章的臺、日足跡及家族的追憶,循線索進入複雜的殖民歷史,除了讓湯德章的生命史立體化之外,更提供讀者接近並理解那段時期歷史縫隙裡的處境。

湯的40年生命史幾乎貼近日治時期近代台灣史,一生對其身分認同混淆的追尋,慢慢發展成為日後對公平正義及人權的追求。本企劃跟隨湯德章的台、日足跡及家族的追憶,循線索進入複雜的殖民歷史,除了讓湯德章的生命史立體化之外,更提供讀者接近並理解那段時期歷史縫隙裡的處境。

湯德章的七道難題

/ 作者序

記得是二○一八年左右去臺南拍城市行銷片,一行人在悠緩的中西區繞行,那裡有明清、荷蘭、日本時代的建築,古蹟多又集中,帶我鑽小巷的設計師王士俊熱衷美食,勘景行程便出現各種驚喜。繞來繞去總是很容易繞到圓環,上面寫著「湯德章紀念公園」。

臺灣很多這種以舊地名、人物、事件為命名的地標景點,跟許多人一樣,我也好奇湯德章是誰?隱約知道湯德章死於二二八事件……,僅止於此。直到有一次在臉書上知道更多湯的身世,尤其一件事在腦中不斷回映:「湯德章父親是日本警察,死於臺人抗日的噍吧哖事件……。」

我開始想像這個混血小孩會怎麼長大?在殖民時代,他到底算是被殖民的臺灣人?還是統治階級的日本人?他又如何看待自己?才八歲就沒有老爸,他會有什麼樣的認同混亂嗎?一連串的問號不停的閃過腦海。

這個發問在臺灣似乎很直接、切身,又一個跟身分與國家認同相關的問題,只是這個認同問題在湯德章身上顯得更複雜、難解,因為那是在臺灣的日治時代,一個大部分臺灣人很模糊的被殖民時代。

如果有時光機,如果湯德章可以回來此刻的臺灣,看到依舊處在國家認同分裂的我們,他會想告訴我們什麼嗎?這些發問讓我鑽進歷史裡,重新去看湯德章,順便回看那個模糊的臺灣的日治時代。然而,我面對的卻是更多的問號!

湯德章四十載的人生中經歷許多轉折,那些轉折要面臨選擇的條件和現在不同。如果試著回到過去,回到湯德章會面臨的社會氛圍與條件下,把角色換作是我們,又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湯德章面臨的難題分析,有較多的理性,和以感性為訴求的紀錄片,方向不同。由此,這本書便開始啟程了。




────────────────────────────────────────────────────────

才歡喜脫離殖民,走上政治之路,卻發現臺灣與中國的巨大差異。
湯德章又一次生活在格格不入的體制中,遇到的難題就像他出生時一樣無解……

────────────────────────────────────────────────────────



他的生命史,馱負著臺灣史

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三月六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臺南市分會」成立,湯德章被推為治安組長,協助穩定臺南局面,曾勸青年學生勿輕舉妄動。

三月八日臺南市各界聚集於參議會選舉市長候選人,湯以第三高票被推舉為市長候選人之一。然而,國府軍隊進入臺南後,他於三月十一日以「率領學生占領警察局」罪名被拘捕。

湯德章為了保護臺南地方菁英與學生,在軍人前來逮捕之前,及時將所有資料及名單銷毀,一力承擔所有責任。

湯德章被逮捕後,在憲兵隊受到嚴厲酷刑,他遭受以木片夾手指之刑,手指腫得無法提筷,只能以口就碗吃飯。甚至還被反綁懸吊刑求一整夜,肋骨被槍托打斷!

三月十三日湯德章雙腕被反綁,背後插有書寫姓名的木牌,押上卡車,繞行市街,然後押赴民生綠園槍決。被士兵推下卡車準備接受槍決的湯德章,神情自若,還向四周的市民微笑。行刑的士兵厲聲叱喝「跪下!」湯德章端立不動,破口大罵士兵,並高喊「臺灣人萬歲」。子彈穿入湯德章的鼻樑及前額,他仍然傲骨挺然,怒目圓瞪,過些時才倒下……。圍觀民眾隱隱啜泣……。事後士兵不准家屬收屍,任其暴露。

湯德章四十一歲的生命,馱負著臺灣歷史的時代悲劇。

他的父親遭到抗日的臺灣人殺害;但在日本統治下,湯德章以臺灣人身分,替臺灣人打抱不平,遭日本殖民當局之忌。

他到日本求學,被當做是臺灣人;中國國民黨來了,他卻又被認定為日本人,成為中國國民黨軍人亟欲除滅的「首惡」對象。

在橫跨兩個外來統治者之間,湯德章背負著尷尬、無奈,又吊詭的角色。他是悲劇時代的縮影,但是他的仗義行事,他的見義勇為,他臨刑前的從容就義,是臺灣難見的英雄。


延伸閱讀 ▌從史料的挖掘、回顧,重新看見那段失落的過去、墜落的人
本書為林連宗先生的傳記,描述他生於日本時代擔任律師,開啟台灣平民法律服務之先河。戰後他擔任台灣省參議員,爭取司法權獨立,後擔任制憲國大代表,要求台灣即刻實施縣市長民選,此一訴求成為貫穿二二八事件的改革訴求。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林連宗在第一時間即掌握問題根源,認為除實施縣市長民選、任用有經驗的本省籍人士外,無以安定臺灣。此一主張也貫穿二二八事件,成為人民代表與陳儀政府談判的條件。

3月8日全臺法律界人士召開會議,推舉法院及檢察處人選,3月9日臺北陷入封鎖狀態,蔣介石所派軍隊抵臺後,下令戒嚴,進行全面軍事接管。3月14四位便衣及一名軍憲將林連宗及李瑞漢、李瑞峯帶走,從此一去無回,家人再也無法得知任何消息。

民主化後檔案揭露,「陳儀令憲兵駐臺特高組秘密逮捕國大代表林連宗」,這是陳儀有計劃地下令密逮、密裁,暗殺為臺灣奮鬥的菁英領袖,林連宗在事件期間起身為任用台籍司法精英而奔波,竟遭政府秘密逮捕之後暗殺,殉難於二二八,留下為台灣爭取平等、民主與自由的身影。
這是一本帶領臺灣各世代讀者重返二二八事件歷史起點之書。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官民衝突事件。在戒嚴期間,這道歷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相關研究直到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才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累積出相當豐碩的成果。

但作者陳翠蓮認為,關於二二八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偏重於整理受害記憶」,然而,「面對歷史,我們不僅要控訴群體慘烈的受害與犧牲,更應探索我們的群體為何受害?如何受害?」因此,她力圖跳脫將二二八事件個案化的研究框架,把視角拉高,以俯瞰的姿態,重新檢視二二八事件爆發的時空背景。

除了全新的觀點,本書也廣泛運用最新出土的史料,例如二○一五年才由中研院臺史所出版的《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內容為當時國民黨基層特務人員在二二八事件中的活動與報告。藉由作者精采的論證與解讀,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國民黨派系政治盤根錯節及偏好利用特務剷除異己的統治文化,如何導致二二八事件最終以悲劇收場。

二二八,似乎是這座島嶼不得不紀念、卻說不清楚的全國性創傷,又不幸長期淪為意識形態之爭的戰場。透過歷史研究努力還原事實,或許才是紀念二二八最好的方式,也才是當代臺灣討論轉型正義的真正基礎。

《來自清水的孩子》描寫白色恐怖受難者的一生,是日治時期一整代台灣人的縮影:
他們誠懇、認真、在各個行業都是中堅人物,然而卻被威權政府不分青紅皂白地凌虐了。
這套傳記漫畫的筆觸悠緩柔美,精簡地呈現了台灣複雜的歷史背景、語言交錯,和政治也不能抹殺的淳美記憶。

童年時的不解,其來有自。叛逆長大後發現,創傷不曾退去,而是遺傳相隨。一段白色恐怖第三代的家族追尋記。

本書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黃溫恭的孫女張旖容,所寫的家族史追尋記。她驅車往南方一路前行,回到那個自己甚至尚未成為受精卵的時刻──屏東縣春日鄉,一切故事的起點。

二○○八年,張旖容意外在國家檔案中發現阿公的遺書,開啟「遺書返還運動」,並展開家族記憶的追尋。

張旖容在自己的學術專業生物學研究中,體認到遺傳的複雜性。壓力和創傷不只影響下一代,也會藉由代間遺傳,影響孫輩。作為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第三代,從遺傳解釋與創傷書寫中,似乎找到長久以來面對困惑的安身方式。

本書收錄黃溫恭案件相關檔案史料、家族相片及書信;並由白色恐怖研究者林傳凱以張旖容多年好友身分撰寫〈迷霧中的偕同之旅──記路竹支部與遺族的追尋〉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