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凝視生活時,生活也凝視你。
——《觀‧點:台灣現代攝影家觀看的刺點》

張照堂
1943年生於台北板橋,藝術家/文化工作者,國家文藝獎與行政院文化獎得主。
其主編出版有《生活筆記》系列(1977-1980)、《影像的追尋 : 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1988)、《台灣攝影家群象》叢書(1989-1996)、《歲月風景》(2010)、《歲月印樣》(2010)、《歲月定格》(2017)等書,並參與多部電影、紀錄片與電視節目的攝製編導,曾獲頒金馬獎及金鐘獎,並投入影像教育工作,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榮譽教授。


寫實之外,充滿觀點的現代攝影……
19位台灣現代攝影家+23組觀點影像+20篇攝影評論


在內容與形式的表達上,唯有在作品上彰顯作者的意識與觀點,攝影才具風格與意義。拍照,不 只是按快門,還得觀察、閱讀、動腦與想像。一張照片或一組系列企圖留駐逝去的那段時光,該挑戰的是它們是否能抗拒逝去,將時間延伸至現在、未來或永遠,這 23組觀點影像,留待讀者細細玩味。

如果《影像的追尋》這本書是台灣第一、二代資深攝影家的回顧,那麼《觀˙點》未嘗不是第三、四代攝影家的現況與前瞻,新一輩攝影工作者堅持自己的焦點與視野,他們接下棒子上路,繼續影像的再追尋。──張照堂
30年後,張照堂的影像再追尋
只要聲音夠大,我們就聽不到世界墜毀的聲音。─張照堂
因為我們不時回頭看,所以才能無礙地往前看。

一九八六年,攝影家張照堂在完成「百年臺灣攝影史料」的整理工作之後,為專欄寫作而展開三年臺灣前輩攝影家的尋訪之旅。

三十三位攝影者,創作年代從三○年代到八○年代,幾乎涵蓋台灣寫實攝影從萌芽到茁壯的六十個年頭。他們優秀的作品足以顯現臺灣攝影的成長軌跡,適切地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創作資產與時代見證。他們之中,有些人的影像創作在當時甚至未被探討,也有部分攝影家的影像作品因保存不當而佚失。即使如此,在張照堂的尋訪與爬梳下,仍清晰地呈現出台灣寫實攝影前行者的純真面容與對影像的無比執著,也見證了上一代前輩攝影家作品中的影像魔法與魅力。

這趟旅程於一九八八年結集出版為《影像的追尋》,而後於二○一五年改版重出。這是以寫實攝影為創作主體的台灣前輩攝影家,第一次有系譜地列入台灣寫實攝影的範疇,受到注視和討論,對台灣攝影文化和歷史影響深遠。

汪正翔/黑白紀實並非全都一個模樣──讀張照堂《影像的追尋》

對於攝影真正的旨意缺乏了解,加上社會條件與個人堅持力的匱乏,終究是台灣攝影藝術未能成氣候的主因罷。
——張照堂

張照堂在《影像的追尋》中採訪並評介了台灣30至80年代紀實攝影家。坦白說,第一次面對這些黑白照片,只覺得這些照片看起來陌生而相似,就如同小時候看見外國人,覺得外國人都長得一個模樣。我本以為這是我個人的問題,問了一些同輩的攝影創作者,卻發現他們也有同樣的感覺。這個現象可以從很多方面解釋,例如人們對於黑白照片常有一種經典、復古的刻板印象,這讓所有的黑白照片不論其形式風格與作者動機為何,最後都成為相似的符碼。而這符碼化的過程,又因為對於鄉土的浮面想像而被加強。當意識到這些照片大多是拍攝鄉村或小鎮,讀者很容易興起一種喟嘆,想像這些人是貼近土地、知足常樂的,然後同時也哀嘆這樣的情懷已一去不復返。由於這種感性情緒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人們甚至不需要「閱讀」影像,或是對影像視而不見。
文。張照堂

文。張照堂


這本書沒有照片,只有那些你從未讀過,或可能遺忘的——
劇場的/搖滾的/西皮的/映像的/塗鴉的張照堂。


本書是張照堂的第一本文集,輯錄他自1960年代以來的書寫與塗畫。

觀景窗外的歲月之旅,是劇場實驗寫作的文藝青年、是引介西皮反叛文化與搖滾樂的初代推手,是生活筆記的呢喃喋語,也是時代行走的圖繪跡軌。

「那些無法化成影像的歲月,那些擦肩而過或已然忘卻的歲月點滴,因為書寫而或顯現微光⋯⋯」他說,「路的末端有光嗎?不知道,繼續找路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