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無天的昆蟲

編輯推薦 :我們最常做的無非是將週遭的人事物進行分類,更進一步來說,我們先看出了規律、建立了大致正確的通則,便開始不斷把事物倒進去分類。倘若發生不適用任何分類的狀況,那我們的假說和通則可能就有瑕疵。在這本書眾多古典又細緻的昆蟲描繪中,讓人能夠輕易看見當時科學家建立各種假說的原因,畢竟如蜻蜓和豆娘像到不分同目簡直說不過去。另外也記錄很多有趣的昆蟲學家發生的趣聞和糗事,有提出「蜜蜂是公牛屍體生成的」這類因果關係太牽強的;也有走火入魔而買太多昂貴標本回家寫書,但又和出版社因版稅吵架最後窮到只能再把標本賣掉的。昆蟲單是象鼻蟲多樣性就有鳥類的六倍之多,怕是它們和研究它們的人發生的趣事更是不勝枚舉。

全書革新昆蟲學知識的人物事蹟、珍本藏書中指標性的昆蟲科學繪圖,國際頂尖昆蟲學權威麥可‧恩格爾教授帶領讀者看見藝術技巧、非凡觀察力、批判性想像力如何開拓人類智識的邊界。

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昆蟲的生命奇觀





法布爾昆蟲記立體書

翻開《法布爾昆蟲記立體書》,你會看到糞金龜的工具包,就像一座神奇的科技博物館。螢火蟲真的會發光,草叢裡還有突然蹦出的蟋蟀和打來打去的螳螂,樹枝觸感逼真,薄荷葉散發出香味,記得用放大鏡觀察一下榛子裡的象鼻蟲,沉浸式探究昆蟲的奧祕。

即將消失的蜜蜂

蜜蜂曾帶來醫學與農業的革新、文明的興衰,現在,蜂群仍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所食用的農作物裡有超過三分之一需要透過牠們傳粉。當牠們消失,我們也即將迎來劇變。超過百分之四十的蜂類數量正在下跌,甚至面對滅絕的危機。寄生蟲、營養不良、殺蟲劑與病原體,甚至氣候變遷等來自各方的壓力正在一步步侵蝕蜂群的生存空間。在本書中,知名科普作者索爾‧漢森解決辦法可能就在觸手可及之處。

從第一隻蜂學會餵養花粉開始,到人類發現蜂蜜的滋味,再到蜜蜂可能消失的未來,索爾‧漢森將在這本如同蜜蜂的搖擺舞一般迷人的書裡,帶我們探索我們與蜜蜂共同生存的未來。




超萌蜂類觀察筆記

準備好了嗎?歡樂可愛的插畫,有趣幽默的冷知識,讓人捧腹笑到哭的圖表和文字,深入研究各種「蜂蜂的」主題:從區分花蜂和非花蜂(非常重要),到探索花蜂超能力,公開蜂蜜製作背後令人驚叫的魔法……作者對花蜂的頌歌描繪了這些飛行傳粉者的迷人而熱情的一切。

鳥類的遷徙

人類研究鳥類遷徙的歷史悠久,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科技發展使我們對於鳥類如何穿越浩瀚海洋、飛越最高山脈、或連續數月不間斷飛行的導航和生理壯舉的理解,有了爆炸式的增長。數十億隻鳥類如何環遊地球?在兩個半球之間飛行數萬英里的奧德塞長征是如何在我們頭頂上發生?牠們就像一場活生生的自然奇蹟,令人目眩神迷。

鳥類的遷徙,需要的是幾乎深不可測的生理條件。麻雀大小的鷸,從加拿大直飛委內瑞拉,這相當於連續跑126場不吃不喝不休息的馬拉松,這種鳥兒通過「喝」自身肌肉和器官的水分來避免脫水,更利用地球磁場,以一種讓愛因斯坦感到不安的量子糾纏來進行定位;還有一些鳥類,在九天的不間斷飛行中穿越太平洋,牠們幾乎沒有時間睡覺,於是一次讓一半的大腦睡個幾秒,交替進行。然而,這些神奇的小傢伙們,正以極快的速度,消失於這個世界上。

這是一部令人驚嘆的自然書寫,更是一段扣人心弦的壯闊旅程。





了解鳥的一舉一動

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憑著偶而的驚鴻一瞥,我們就覺得大概知道鳥是怎樣的生物。但是鳥兒看似理所當然的飛翔、覓食和築巢等行為,甚至獨樹一幟的白色排泄物,其實都涉及精密的生理構造或多方權衡的能力!

魚,比你所想像得更聰明

儘管魚類有三萬多種,比所有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總和還多,但我們卻很少考慮魚是否會思考,如何感受和行為等問題。巴爾科比顛覆了我們對魚的看法,將牠們描繪成有感情、有意識,並且具社會性的動物,甚至還是具有個性的獨立存在——換句話說,牠們很像我們。

《魚,什麼都知道》充滿溫暖的見解和令人興奮的發現,對我們與魚類的關係做出了深思熟慮的思考,並鼓勵我們對這種在地球上日益瀕危的海洋生物,採取更開明的看法。《魚,什麼都知道》將永遠改變我們對水生夥伴的看法——包括你家水族箱的金魚在內。




魚兒有話想說

畢勒.弗宏思瓦,身兼科學家、海洋動物專家與演說家三棲身分,以簡潔、幽默的筆觸,引領我們拜訪音樂造詣非凡的鯨魚,或是讓世人發現美洲的鱈魚。他請沙丁魚侃侃而談,也讓鮪魚喋喋不休;他陪伴我們在聆賞海馬大展琴藝之餘,也一同洗耳恭聽大海扇蛤的敲打樂。



深海彷彿是陸地的顛倒世界

迄今為止,大部分海洋研究都在船上進行,而作者以一年半時間走訪離經叛道的民間海洋研究者、身懷絕技的自由潛水人、瀕臨消失的日本海女,以賭上性命的勇氣,親身體驗潛入深海八百公尺深,在這裡,海洋呈現出如深邃宇宙般令人膽戰心驚的美,而人類則展現出陌生而奇妙的另一種生命形態。



以貝殼為主角的海洋故事

我們總試圖聆聽貝殼。而驚人的是,它們經常帶領我們在渾濁的時代找到清澈的真理。從早期螺號的神祕呼聲,到脊柱與螺塔的演化奇蹟,乃至受到貝殼啟發的碳捕集現代科學,巴內特始終環繞著她的核心重點,聆聽大自然的智慧──並根據貝殼的箴言行動,關懷彼此以及我們的世界。


多采多姿的野生動物

球上的野生動物形形色色,各有與眾不同的行為特徵與神奇的能力。美國超人氣科普圖文作家茱莉亞.羅思曼以溫暖生動的筆觸,加上科學的觀察與研究,描繪出指猴、鴨嘴獸、犰狳、㺢㹢狓、美洲豹貓、大貓熊……等各種動物的奇妙特色,並透過清楚易懂的圖文解說,讓我們理解動物的關鍵特徵和許許多多趣味小知識。

從天空到深海,從繽紛雨林到寒冷極地,一起來探訪多采多姿的野生動物吧!




打造山林動物小劇場

本書分成5個章節,共76篇短文,由日本生物學家今泉忠明操刀,以學者專家視角描寫大自然裡各種常見動物的生態知識短文;再由知名漫畫家帆操刀,為每篇短文繪製漫畫或圖解,溫暖可愛的筆觸,讓大自然裡的各種動物化身呆萌角色,並賦予鮮明特性──滑稽可愛,蠢萌天真,心機深沉……你才會發現,原來動物也得過著人類那般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甚至還有獨屬牠們的愛恨情仇,而這些故事,也讓汲取知識變得簡單又有趣。



匯聚生物成長百態

人類社會對於成長有既定的認知,然而人類不過是動物界的一員。作者從生物學的角度,描繪成長的方式與定義,以及學習的方法與意義。體悟萬物生長皆有時,我們更能省思生命的價值,以及人類做為自然的一部分,保持各種多樣性才是我們給這個世界和自己最好的禮物。



全世界最勵志的生物學

自然界並不存在「普通、分界、順序」,也沒有優劣強弱之別,世上有的只是無數的「個性」,也就是「差異」,而每一種個性都是生物被賦予的「獨門」生存武器。這些生物向我們展現了如何「活得更好、也更像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是一份懇切、清新的生命啟示和鼓勵。



全世界最感人的生物學

生命無論多麼渺小,都有著壯觀的使命,為此奮力而活的生物,為此安然赴死的牠們,將讓你我感受到無盡的力量!生與死,也許牠們比我們更懂──死亡是生命的一面鏡子,最後的時刻,這些生物們看見了什麼,又訴說了什麼?



動物的求偶心計

牛津大學博士王大可鑽研一百種動物性行為,反思人類該如何愛、如何活?直擊動物求偶、交配、帶孩子的有趣行為,建立新知,顛覆常識,讓你在捧腹大笑和恍然大悟之間思考與理解人性。


腦洞大開的古生物

編輯推薦:當我們還在讚嘆諾蘭電影,地球本身的生命演化就是最不折不扣的史詩鉅作!地球遠遠不僅止於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在地球生命的不同階段迸發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現存生物與滅絕生物,演化的劇情曲折迴旋,插圖視覺風格強烈,作者的觀點與架構精準,在這46億年間精選47種明星生物,讓這個龐大到令人難以理解的生命長軸,用極為受限的篇幅中,激發遠遠超越的好奇心,理解原來人類曾經在這個地球上,擁有過這麼多的奇葩家人,比神話出現的更早,卻比神話又更傳奇,看完絕對會是一本讓你對地球生命產生興趣的一本科普好書。

本書以地質年代為經,從各年代挑選的47種古生物為緯,敘述完整的地球生命史,揭示演化生物學中令人腦洞大開的反直覺面向。

地質變化創造了生命,生物演化改變了地貌





五億年前的世界

作者採用的保育古生物學的視角,旨在提醒我們,地球從來都在不斷的生滅當中,至今也仍在不斷形成當中。從過去的生態系統的生滅,我們理解到今日認為理所當然的景觀都並非理所當然,沒有它們,沒有我們,生命仍會繼續。

億萬年森林發展史

這是一本從樹木基本形態、生理、個體生態、植群、植被,談到整個地球的前世今生、生界萬態的整合性鉅著,常識性寫法而不失專業,運用種種學門的巧妙組合而令人讚嘆,化約而不失整體論;人類從森林中演化而出,銘印著森林最古老的基因地圖,期盼這本書也可啓發人類尚未出現的倫理與善念,為危在旦夕的地球救贖!

一本書幫你參透森林大小事!從一棵樹、一座森林、一種森林生態系,乃至分布全球不同氣候帶的森林型態和一切關乎森林的過去、現在、未來……都能通過這本書的科學視角和平易敘述窺得堂奧。




樹聯網的祕密
作者以平易近人、發人省思又激勵人心的筆觸,寫下樹木幾百年來如何相依為命,共同演化、彼此感應,學習並調整自己的行為,辨別鄰居;記取歷史,面對未來;發出警告,豎起防衛,以複雜的方式相互競爭與合作——種種通常會歸於人類智慧或公民社會精神的特質。而母樹,就是這一切往來互動的中樞,連結也支援周圍所有的生物,形成一股強大而神祕的力量。

最引人入勝的樹木知識

英國皇家植物園甫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是全球收藏最多活體植物的機構,在科學研究、知識傳遞、休閒遊憩上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以豐富的研究學養為基礎,英國皇家植物園要帶你看見樹木的各種不可思議:長葉世界爺可以締造破紀錄的115公尺身高(超過30層樓!)、西班牙栓皮櫟一生剝下的樹皮可以製造6萬5千個軟木塞、相思樹會在面臨危險時釋放化學物質告知附近同伴。

你甚至還會看見一種因為英國皇家植物園才得以在歐洲露臉的樹木──孑遺植物珙桐可說是代表了19世紀中國西部山區的溫帶森林探勘史,經過植物獵人上山下海涉險,這種美麗的開花樹木走出深山,進入歐洲公園和眾人的眼前。




從氣味的語言了解樹木

從你初次翻開的書頁氣息,到橡木深沉暢快的氣味,到森林大火散發的窒悶煙氣,到豐富食物滋味的月桂與橄欖油,再到一杯匯集三大洲香氣與美味的琴通寧……且跟著哈思克乘著氣味的翅膀,踏上人樹與共的悠遠旅程。

一朵花,一則身世

本書呈現花語的歷史與身世,每一朵花、每一捧花束所含藏意涵,跟隨作者細膩的一筆一畫,走進花蕊的深處,窺見花語由來之謎,找到專屬的花朵,傳遞情意……從獻給情人的花朵到獻給敵人的花朵,每一幅植物畫都令人驚嘆!91種花卉百科,10種情境花束,11大類花語,全彩插圖本,讓花朵現身,真情代言!

花的語言神祕而俏皮,從植物的特性到在民間傳說和歷史軼事,流變多有根源可尋。美國當代流行藝術家潔西卡.胡(Jessica Roux)花費多年時間研究、並以精工繪製創作,每一幅植物畫都令人驚嘆,千姿百媚,每一幀花語敘述帶讀者穿越花草的謎樣身世,令人浮想聯翩,整本書就像陳列在美術館的展示品一樣華麗而迷人。




植物為什麼會開花?

這是一本關於綻放與新生的書。你曾想過,花朵裡頭藏有什麼祕密嗎?小小的種子怎麼生出一朵美麗的花?生出花的植物,各部位該怎麼稱呼?翻開此書,跟著作者華麗又優雅的畫風,來一趟豐富又精緻的花朵之旅。

各界菇勇者

真菌王國在地球世上五次重大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他們是自然界的建築師,是所有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維持著重要的生態系統,循環利用養分並連接廣大地區的植物,並幫助生產許多現代生活的必需品,例如葡萄酒、巧克力、麵包、洗滌劑和青黴素。

本書是對真菌隱藏王國的完整地圖,探討了它們在食品、醫藥、迷幻劑、心理健康以及環境修復等領域的影響,不僅揭示了真菌如何構成現代生活的基礎,也說明其如何幫助我們塑造未來。豐富的文字內容、令人驚嘆的數位圖像,邀請讀者更深入地瞭解我們與自然世界、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更深入瞭解我們自己!

真菌,就是未來





神祕又迷人的蕈菇

真菌堪稱世界上人類誤解最多、了解最少的物種,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大約有220萬到380萬種真菌,但迄今已辨識出的種類只有5%。即使如此,真菌的世界也已經有太多值得挖掘、了解的神奇知識。

日本植物學之父

 世上的植物何其多,套句牧野富太郎的話,「若沒有了植物,這世界會有多麼寂寞。」對於植物視而不見的人,以及能從中發現驚喜樂趣的人,就牧野的觀點而言,差別只在於是否願意仔細將眼光投注其上。

他能整理、發現了大量植物知識,最原始的動力,也不過僅僅是對植物的熱情和好奇。小學中輟之後,他雖一生未再接受正規教育,但靠著自學和大量蒐集植物標本積累知識,即使沒有學歷,仍以豐富知識打破學術象牙塔的藩籬,在東京大學的前身長期研究講學、發表許多論文,獲得世界級的學者地位。〈和植物殉情的男人〉、〈請感謝植物〉等文章,都在在顯示出他對植物毫無保留的喜愛。

朝夕有植物為友就無暇寂寞!





收錄牧野富太郎手繪植物

本書為2023 NHK晨間劇「爛漫」原型自傳,書中充斥牧野對於植物之愛與熱忱,求學中的挫折與感謝淬鍊出他一生的志向,並在追尋植物的過程中,結識他的愛妻、一生的恩師與好友。將所見所學之動植物趣事追憶生活情誼。

傳統生態知識

人要如何與環境培養出能夠維護環境的適當關係,是我們這時代面臨的重大議題之一。一九八〇年代以來,人們對於傳統生態知識越來越有興趣,這或許同時代表了兩種需要,從原住民運用資源的方式擷取生態智慧的需要,以及從傳統生態智慧持有者身上學習一些智慧,來發展出新的生態倫理之需要。

傳統知識教導我們的不是如何管理資源,而是如何面對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本書的宗旨在於探究「神聖生態學」的相關概念,「神聖生態學」則是透過整全、合乎倫理、尊重與人道主義,進而盡到管家責任的方式,來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大地是神聖的,處處都有靈魂。





發掘與自然共生的證據

在相依相伴了三百萬年,長時間交流與適應的過程中,人類各種感官功能與身體系統,與自然構成緊密相連的共生系統。即便現代文明科技似乎讓我們與自然間有所隔閡,但這份連結一直都在,至今完好無損。透過相關科學證據與條理清晰的論述,渥雷本將這道幾乎被遺忘的相互作用與不易被察覺的默契,清楚展示在我們眼前。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在游旨价筆下,臺灣的高山不只是一處生物傳播的驛站,也是某種特定生命演化模式的場域,這些形態各異的植物,默默在高山上守護古老而遙遠的記憶。除了山地杜鵑花,在臺灣中海拔作為森林主體的樟櫟林,也與泛青藏高地存有意料之外的連繫。高山上有些特有植物,如玉山山蘿蔔、臺灣馬桑的遷臺歷史更可回溯至地中海。透過本書洪堡式的生物地理學探索,我們會瞭解到,原來不動的植物,才是最瘋狂的旅人。

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嗅聞香氣尋回台灣

每一種台灣原生植物,背後都寫著一首故事,蘊藏著一段歷史,從森林的氣味出發,尋回與台灣這座島嶼的連結,在故事中重返自然,從香氣中獲得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