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末順:抒情破壞與當代感性──韓國「新世代文學先行者」金英夏及其小說
如果說,紙本形式的舊媒體文學,如今已為各種新媒體所替代,並喪失了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必須依賴新媒體才能維持它對大眾的影響力,這種現象,我們或可視為文學的多元擴大而非文學的矮化。那麼,小說家金英夏可說比任何人都要早一步善用這項新文明的利器,藉以提高他個人的文化象徵價值,同時也成功地協助擴展當代韓國文學的場域。
題材多元,充分呈現「新世代的感性」
金英夏就是在如此形勢發展下的1990年代進入文壇。1995年以短篇小說〈關於鏡子的冥想〉登壇以後,陸續發表了五本短篇小說集和六本長篇小說。這些作品普遍受到高度肯定和讚賞,前後榮獲文學村新人作家獎、現代文學獎、東仁文學獎、怡山文學獎、黃順元文學獎,以及李箱文學獎,幾乎囊括了韓國文壇所有重要大獎。
金英夏與其他新世代小說家一樣,從不吝於從通俗小說、推理小說、科幻電影和流行歌曲、網際網路等大眾文化中尋找小說創作的靈感。但與其他新世代小說家不同的是,他喜歡挪用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逸話等韓國傳統敘事樣式,不僅吸取其養分,也將它們改造混用,建立起自己的獨特文類風格。
他的小說人物大多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甚至可能是比一般人更為卑微低下的社會邊緣人物。他非常認真的描寫這些人物內心編織的種種夢想,當這些超越現實的夢想落空後,他們只得再度回到醜陋的現實裡,繼續過著庸碌繁瑣的日常生活。在這一點上,他的人物跟生活在現實裡的我們非常近似,這或許就是他能引起讀者共鳴的關鍵點。
從他輝煌的得獎紀錄,以及媒體吹捧他的文學為「韓國文學的大轉換」,即可知道金英夏文學受到韓國社會注目的程度。他的創作,評壇普遍認為主要是用都會感性和冷靜視線來處理自戀、情慾、後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世態、1980年代學生運動後日談等的主題,充分呈現出「新世代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