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要精通幾種語言才能輕鬆悠遊全世界,
而不需找人從旁協助翻譯嗎? 

答案是:4種。
分別是:英語、漢語、西班牙語和印地─烏爾語。英語不必說,是世界共通語言,漢語和印地─烏爾語為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兩個國家使用,西班牙語則可帶你暢遊美洲大部分區域。如果你也有環遊世界不求人的夢想,不妨可從上面這4種語言下手CP值最高。

韓語學習

經典暢銷韓語入門教材改版
適合完全零基礎,結合聽、說、讀、寫的全方位韓語入門教材


為了讓讀者在交叉搭配使用各項教材時,不會因專有名詞的不同而造成理解困難,此次新版教材特地將吳承恩老師所有著作包括《全新!我的第一本韓語課本》【初級篇】、《全新!我的第一本韓語會話》、《全新!我的第一本韓語發音》、《全新!我的第一本韓語單字》、《全新!我的第一本韓語課本》【進階篇】與國際學村旗下經典暢銷文法教材《我的第一本韓語文法》【初級篇:QR碼修訂版】、《我的第一本韓語文法》【進階篇:QR碼修訂版】、《我的第一本韓語文法》【高級篇:QR碼修訂版】以及其他韓語教材進行專有名詞上的統一。提升多本教材對照學習時的成效。

新版內容修改幅度較大,修訂範圍包括課文對話、文法解說、字彙、練習題等,整本書都做過微調。雖然修改了許多細節,但整體框架包括課綱、目標文法是沒有變的。基本上舊版、新版教材同時並用不會對教學造成困擾。本書已將所有的音檔放在網路上,並在每一課的一開始放上了相對應的QR碼,只要您用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掃描一下QR碼,就能夠馬上聽到該課的MP3,到哪裡都能夠「行動學習」。亦可掃描全書MP3下載QR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APP才能聽,更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

...繼續閱讀

先學單字邊聽邊複誦

考量作者的課程設計,新版特別將目錄介紹重新整理。第七章的激音其實是基本子音,所謂的激音並非四十音的第三個類別,而是屬於基本子音的三種發音力道之一。韓語四十音是由21個基本母音與19個基本子音構成,其中基本子音又可依照發音力道分為平音、激音、硬音。為了對應第七章作者使用「激音」介紹基本子音ㅍ、ㅌ、ㅊ、ㅋ,這次的【QR碼行動學習版】特地將第九章的雙子音改為相對應的「硬音」。並於基本介紹中添加補充知識,替初學者們做一個統整表格。

...繼續閱讀

韓語學習者的文化讀物

韓國四季分明,造就了多元豐富的花季,春季可賞櫻、夏季有玫瑰節、秋季賞楓、冬季則有山茶花;除花季外,韓國發達的慶典文化也不可錯過!本期以地理條件、歷史、傳統習俗與宣傳觀光4個面向,介紹眾多吸睛的觀光慶典,包括華川山鱒魚節、大邱炸雞啤酒節、蔚山艮絕岬迎日節等,帶你認識這些慶典背後鮮為人知的小故事!本期安排了4個關於節慶的深度專題,包括分析台韓節慶的差異與演變,以及從宗教發展出的節日探討韓國的宗教現況。

...繼續閱讀

韓語檢定

用猜的都比別人準!

準備考試不是寫完練習題就好,重點是能否從做錯的題目中學習,下次不再犯錯。準備考試最佳學習進度是30天,以「持續練習5天,第6天複習錯誤題目」的進度準備,就能有效提升應試實力。

本書由臺韓老師聯手合作,無論是韓國人才知道的韓語細節,或是臺灣老師才理解的學生盲點,都完整揭露。練習完最重要的就是要訂正,全國首創以題目和答案左右對照的方式呈現,做完左頁的題目後,可趁對題目還印象深刻時,就對照右頁的答案、中譯、解析與重點單字及文法,矯正錯誤觀念、吸收文法重點、加速學習效果。

...繼續閱讀

法語

專為中級以上程度設計,脫離初級邁向中高級的法語文法書!
深入探討初級文法,法語各時態、語式到各文法要素,一次交代清楚


讓法語學習者不再是停留在只會做動詞變化、記陰陽性而已,而是能夠理解法語各種概念的用法、句法結構,並掌握各要素之間的關聯性而精通法語。

從最重要的動詞篇開始教起,並根據法語動詞的4種語式及其各時態逐一分門別類,依序探討如「直陳式現在時、條件式現在時」等的各時態,以及如「被動態」等的重要觀念,是一本兼具「實用」「整理」和「練習」功能的文法書,可以幫助你達成學習、複習與統整目標!

學習文法的目的,就是要會實際表達,因此本書直接從大量的例句來搞懂各用法。一般初級的文法書在文法方面所著重的,主要是表格式整理各種變化(如動詞變化、所有格變化等)、以及針對一般日常對話的句子運用,即使列了許多例句,但文法使用方式的說明也只是簡單帶過,畢竟那也只是給初級程度學習者的教材,只要知道大概就好,但對於想要提升法語程度至中級的學習者來說,早已不滿足那些缺乏全面性整理的說明了。

...繼續閱讀


【甜點師的讀書時間】專業甜點探險路上的必備指南——法式甜點辭典與百科們

還記得我剛剛開始在巴黎Ferrandi上課時,不僅要學習如何製作,還得同時記下Chef口中的各種麵團、麵糊、奶餡名稱,另外還有廚房裡那些琳瑯滿目的工具、技法的專有名詞,更何況,那時候我連基礎的法文都說不好,一週僅有的兩堂法文課,都在基本動詞變化做完後就沒什麼進展,學校的法文老師雖然有準備基礎的廚房用語,但大部分適用於料理廚房,甜點世界裡能夠用到的字彙沒有多少,我幾乎天天都一個頭兩個大。到了第一個實習時,挫折感更大,因為廚房裡發號施令的主管們,幾乎沒有人會說英文。想像如果你是主管,在分配工作時,有個實習生連做法都聽不懂;和一起工作的同事難以溝通、請他/她幫個小忙也滿臉問號、做錯了也不知道為什麼…...長久下來,雙方想必都非常沮喪。雖然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資訊、食譜書裡也有相關敘述,但仍然非常零散,那時候的我,一直希望可以找到如「廚房辭典」或「甜點大百科」之類的參考書,但這願望卻一直要到我已經在巴黎至少三年,經歷了四、五個廚房、早已不需再看中文翻譯食譜後才緩步實現。

在我入學的時候,Ferrandi使用的教材由兩個國際班的主廚共同編纂,主要使用的只有一本黑白影印、膠裝的食譜,沒有任何步驟圖,連實作技巧與科學原理都沒有說明。沒想到兩年後,從廚藝開始,到後來的甜點、蔬菜、巧克力等,學校開始出了一系列的聖經級著作。2015年,當我在Fnac發現《Le lexique culinaire de Ferrandi》(《Ferrandi廚藝簡明辭典》,暫譯)時,心中激動不已,因為終於有一本書可以清楚告訴我究竟什麼是「crème fleurette」、什麼是「crème fraîche」,「blanchir」有幾個不同的意思。這本辭典不僅解釋了食材、器具、烹煮方式、技巧、烹調程度等,還附有一些食譜與步驟照片,相當實用。

...繼續閱讀

西班牙語

西班牙語是世界上第2多人使用的語言
只有精通英語還不行,會西班牙語讓你更暢行無阻


你是否常看到精采的歐美電影中,某些演員角色會在關鍵的時候突然冒出了幾句西班牙語,但是字幕不見得會有翻譯,往往只有在下面打出【外語】或【西語】的字樣,就輕輕帶過了。你或許也想過,「如果這時候我聽得懂這幾句話,那麼看片子的感覺就會更加精采」,對吧!電影也反映真實世界,在歐美社會中,就是有這麼多人在使用西班牙語。

使用西班牙語的人口數僅次於英語,世界上所有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國家,全球使用人口粗估高達5億左右,而且與日俱增中。所以,包括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TO)等,都將它列為正式的官方語言之一。西班牙語的應用,在現在、未來都是提昇自己國際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你也可以想像到,如果你學會了這個通用度僅次於英語的語言,走出台灣,邁向海外,也差不多等於天下無敵了!

本書將能輕鬆替你培養出西班牙語的國際競爭力,全書分三大部分,(1)發音、(2)基本會話、(3)正式課文。首先在發音的部分,有中文、英文輔助講解如何記下每一個音。接著在基本會話的部分,會先教打招呼、問候等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表達,在熟稔這些表達後,便會進入正課。配合前面紮根的兩項基礎,便可在西語道地語調中、學習到生活必需會話,以及文法。在課末更不時有精采的西班牙文化單元,能在學習的同時更加感受到西班牙的魅力。

...繼續閱讀


【普拉・貝爾普雷繪本獎】教我們帶著想像飛翔的繪本藝術家──拉斐爾・羅佩茲(Rafael López)

2020年美國的人口統計裡,拉丁語系人口有六千兩百萬,比前一個十年增加一千萬,占美國這十年人口增長的51%,總人口數的18.4%,若加上境內尚未取得身分的人口,想必超過這個官方統計數字。與許多亞裔經過兩代就失傳母語的情況相比,西語系人口多半保有他們的母語,而且有較奔放的族裔情感。生活在美語世界的西裔文化是身為亞裔的我們較不常接觸的,除非能講西班牙語,否則很難打入他們的社交圈或成為朋友。

但閱讀絕對有助!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有一項特別頒給拉丁裔創作人的「普拉.貝爾普雷獎」(Pura Belpré Award),這個獎以紐約公共圖書館第一位拉丁裔館員普拉・貝爾普雷(Pura Belpré, 1899-1982)為名,從1996年起由美國圖書館協會的兒童圖書館服務協會支部所頒布。比照凱迪克金獎與榮譽獎的方式,每年有作者與繪者獎項多位,藉以提倡不同需要的閱讀。

Planting Stories: The Life of Librarian and Storyteller Pura Belpré 恰好為我們解釋了這位波多黎各裔的圖書館員如何致力於圖書館服務,讓更多拉丁裔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普拉因為參加姊姊的婚禮到了美國,起初在成衣廠工作,後來進修成為圖書館員。她發現圖書館裡很少有西班牙文,於是手製布偶講故事,編寫故事出版,讓更多拉丁裔孩子學習雙語。墨西哥藝術家拉斐爾・羅佩茲(Rafael López, 1961-)曾獲三度獲得普拉.貝爾普雷獎繪者金獎(2010、2016、2020)與榮譽獎(2006、2012、2014)。出生於墨西哥市的他,父母都是建築師,從小就在音樂、藝術的氛圍裡成長,平常喜歡跟著爸爸媽媽去舊書攤挖寶。他是畫家,用色大膽鮮亮,圖像色塊明朗,過目難忘,尤其他通常為文字作者詮釋真人實事,在人物造型上有獨特的識別度。

...繼續閱讀

德語

藉由簡單的字彙與句型,練習德語聽、說、讀、譯的基礎能力,
就能學會符合德語檢定A2程度的德語!


本書由德國德語教學博士撰寫,德國籍教授審訂,內容完全符合德語學習者的需求。【初級】從基礎字母A-Z、變母音,到實用字彙及基礎會話,聽、說、讀、寫與發音一次搞定。【中級】從基礎的名詞位格變化、形容詞字尾變化、動詞過去是和過去分詞,到實用字彙及基礎會話,一次學會聽、說、讀、寫。兩書每個章節都提供練習題,讓讀者隨時都能檢測學習成效。

從字母發音開始到語調,接著進入到德語語法;以基本的主詞開始,到介紹子句等等的完整概念。從發音開始到句型介紹,還會學到進階一點的語法,包括名詞(陰中陽性辨認、名詞位格變化)、形容詞(字尾變化)、動詞過去式和過去分詞。最後也會學習主動句、被動句、主句和子句的句型結構。

無論你自學德語、德國打工度假、德語系國家旅遊、德國運動粉絲、高中第二外語德語組、準德語系大學生,通通都適用。本書作者黃靖時為明斯特大學德語教學博士,更特別邀請德國漢堡大學教育學博士羅海恩博士審訂【初級】,以及紐西蘭懷卡多大學應用語言學白秋石博士審訂【中級】。想學習德語不要隨便找路人,跟對老師、找對權威,才能幫你量身訂做專屬家教課程,不用出門也能在家學好標準德語。

...繼續閱讀

不只是在17世紀時統治過台灣,
現在更是台灣在歐洲的第2大貿易夥伴、最愛投資台灣第1名
—荷蘭


荷蘭是文化自由開放、風景優美、社會制度十分完善的國家,既是歐洲的重要門戶,也是許多知名企業熱門的外派駐點所在。現今遊學、留學歐洲的風氣蓬勃發展,荷蘭當地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優秀大學,針對留學荷蘭,國內亦提供許多豐厚的獎學金。想拓展國際視野、成為獨一無二的外語人才,學習荷蘭語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坊間荷蘭語學習的資源極少,本書提供初學者完善的學習體驗。從認識發音符號開始,採中、荷文對照的方式,生動有趣的20堂自修課,從每天打招呼到日常對話,問路、點餐難不倒你!搭配多張彩圖,除提供文法解說、完整會話、使用情境外,另整理「規則動詞的變化原則」、「不規則動詞變化總覽」、「助動詞變化表」及練習題(附解答),相信能幫助學習者快速進入狀況,學得一口流利的荷蘭語!

...繼續閱讀

用幽默給生活一點光,這樣它才不會太艱難──專訪荷蘭作家尤可・范・李文《想飛的孩子》

想到荷蘭,台灣人常常會想到美麗的運河和行道樹、鬱金香、風車、完善的自行車道、尊重孩子的教育……但其實,荷蘭人也有他們的煩惱。在荷蘭小說《想飛的孩子》 中,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有煩惱、有恐懼的人,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跌跌撞撞,有時候必須放手讓心愛的人事物離去。而看似可以自由飛翔的女孩妮妮,也並非一直都這麼自由自在,也會因為她的獨特而遭受到危險。而在現實生活中,《想飛的孩子》的作者尤可・范・李文也說,荷蘭的自然環境很多是人工造景,極右派勢力崛起讓她憂心,雖然荷蘭的孩子活得很自由,但可能會被人認為沒禮貌……

這一切可能令我們驚訝,但又如此熟悉。因為,每個地方的人(包括大人和小孩)都有自己的煩惱和艱難的生活,即使在外人眼中,他們根本沒什麼好煩惱的。但煩惱恐懼就是煩惱恐懼,不管別人怎麼說,這一切感覺都是真實的,也必須被同理。透過幽默和童趣,《想飛的孩子》給生活打了一點光,讓它沒有那麼艱難。同時,也可以讓處在困境中的人感到:他們不孤單。

...繼續閱讀

義大利語

從字母、發音、重音開始,
搭配大量表格、例句、插圖輔助學習,輕鬆了解義大利語!


每次走進咖啡廳,眼前一整排的咖啡品項「拿鐵、卡布奇諾、摩卡…」,是否常讓你疑惑這些到底是什麼?每次挑選帕瑪森起士時,是否看到「帕瑪森」「Parmesan」等中英文字樣,二話不說馬上放進購物車?小心!你買到的商品可能根本不是來自義大利!本書幫助你輕鬆進入義大利語學習殿堂外,同時也能讓你認識義大利相關的文化與知識。

義大利語是一種看到字就能唸的語言,所以常常初學就能有即使不明其意也可以依字面唸得流暢或是得到吟唱歌曲的滿足感。不過前提是發音和重音規則要先弄清楚。即便如此,本書依舊以穩固基礎為一重要前提,將義大利語依字母表、母音規則、子音規則、重音規則規劃成一大章節,做最詳盡的發音解說。

進入課文之前,本書先帶你簡單認識一下義大利語的特徵,這是學習義大利語有效的方法。先了解義大利語子音、母音的發音規則、義大利語的重音、名詞的陰陽性、單複數變化等,再進入主要課文。每課以貼近義大利生活的主題,用適當篇幅、長度適中、不會對學習帶來壓力的課程內容來學習。而課程主題從最初的問候、詢問姓名、詢問東西在哪裡,到點一杯咖啡等等實用主題。以循序漸近的方式學習,讓你能像爬階梯般地,一步一步穩固義大利語能力。

...繼續閱讀


跟著專家逛市場!走遍全世界的私藏清單大公開──專訪繪本《市場裡的一天》譯者楊馥如

《市場裡的一天》(Al mercato)是一本來自義大利的繪本,故事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呈現市井小民的採購生活,讓遠在台灣的讀者能夠藉由圖文一窺義大利的市場日常,感受異地的風土民情,以及傳統市場的魅力。本書譯者楊馥如長年旅居義大利,並且喜愛四處旅行,在世界各地的市場尋覓當季新鮮食材以及美味小吃,社群上總是不停與讀者分享各種令人食指大動的照片,希望透過本次筆訪,讓大家認識逛市場的樂趣,以及這本作品的迷人之處。

Q:《市場裡的一天》描繪小女孩與奶奶一同前往市中心的廣場,穿梭在繁忙的攤位與琳瑯滿目的商品之間,共度看似平凡卻又滿足的一天。您覺得這本書最具特色的地方在哪裡?是否如實展現了義大利在地市場的風貌?插畫家藏了哪些細節在圖畫裡呢?

A:這本書中的市場畫面,實在非常「原汁原味」!義大利市集裡的五感享受,透過小女孩和奶奶的對話還有插畫家筆下的呈現,讀者好像一起逛了市集。在靴子國的每個城市裡,每週都有一到兩次的農夫市集,那可是挖寶的好地方,日常生活裡不管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市集裡全都找得到。但逛市集時會很忙,不只要眼觀四面(找到老闆私藏好貨),還要耳聽八方(小販會喊出限時特價),嘴巴更是一刻不得閒:攤商會很大方讓顧客試吃,乳酪、火腿、水果、麵包⋯⋯我很喜歡書中描繪的大小商品,覺得最精彩的則是商品標籤,經由小女孩的細心觀察,讓人身歷其境。小心!這是一本讓你越讀越餓的繪本,而且巴不得立即出發前往義大利,好好走逛市集。

...繼續閱讀

【黃麗如專欄|玩真的】如何成功又有效率的吃到曼谷街頭小吃女王「痣姐熱炒」?

從上菜到完食,大概一個小時。十一點半,手寫帳單遞來,3550泰銖。如果只是為了吃這三道菜花這個錢,應該覺得自己是盤子,但如果細數這四個小時的體驗,從排隊,等待到上菜,其實是進入了一個劇場、參與者進行了一場短則四小時長則七八小時的演出,演出裡有疑惑、有怨懟有不滿,也有邂逅跟驚喜。

一間路口轉角熱炒小吃店,每天上演不同的戲碼,固定的演員就是痣姐。看到78歲的她腰桿直挺挺的工作,不管圍觀的人多少,等待的人脾氣有多焦躁,她依舊不疾不徐拿著鍋鏟、甩著鐵鍋炒著熱食,自成一個時空,有如修行。想要體驗痣姐的風味,至少要花上四小時(如果你是第一輪),就跟吃一頓米其林三星法國菜差不多的時間。值不值得?對我來說,是很獨特的曼谷風景。

...繼續閱讀


【獨家書摘】這正是民族主義的起源,因為民族主義就是依靠「比較」而存在──《比較的幽靈: 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

荷西.黎剎( José Protasio Riz, 1861-1896)是菲律賓的革命家、醫生、作家,精通22種語言,他成長於現代政治開始傳入這座殖民地的時期。一八七一年,在荷西十歲的時候,他的母親遭控對一名鄰居下毒,而因此被迫步行二十英里前往監獄,被監禁了兩年才獲得釋放。他的哥哥帕西亞諾(Paciano)是伯戈斯神父(José Burgos)最喜愛的門徒──那些遭到絞刑處死的教士即是奉伯戈斯為領袖──也因此差點遭到逮捕,只好被迫放棄學業。面對這樣的情況,荷西在一八八二年於哥哥的支持下悄悄離開菲律賓,到相對自由的西班牙繼續接受醫學教育。

歐洲在兩個彼此相關的面向上對他造成了決定性的影響。最直接的一項影響,是他很快就理解了西班牙本身的落後,這是他那些抱持自由主義思想的西班牙朋友經常感嘆的事情。他因此得以置身在一種獨特的立場,是受到殖民的印度人與越南人,還有他的年輕同胞在美國人抵達馬尼拉之後,通常沒有機會體驗的立場:也就是能夠和殖民母國站在相同的高度,以殖民母國在幾個世代以來嘲笑殖民地本土人口的那種姿態嘲笑殖民母國。更具深刻意義的是,他感受到了後來他描述為「el demonio de las comparaciones」的狀況—這句令人難忘的話語可以翻譯為「比較的幽靈」。他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一種躁動不安的新式雙重意識,使得他從此以後再也不可能在體驗柏林的時候不同時想到馬尼拉,也不可能在體驗馬尼拉的時候不想到柏林。這正是民族主義的起源,因為民族主義就是依靠比較而存在。

...繼續閱讀

你想實現的自由是希望以哪個民族為基礎達成? ─《【東歐百年史】共同體的神話》

在蘇聯的引導下,中東歐各國摒棄了差異性,擁有相似的五年計畫、共產體制與監控系統,民族獨特性被迫彌平。在戰後初期,五年計畫的確讓中東歐各國擁有較好的經濟形態,但計畫經濟與集體化農業造成的後果,便是區域發展不平衡以及過度著重於重工業。最終,中東歐各國犧牲了引以為傲的文化、區域產業(匈牙利最好的葡萄莊園便曾毀於一旦),民族運動再度回到地表之下,「消失」近在咫尺之間。

即便在1989年蘇聯瓦解、中東歐紛紛轉型成自由民主國家後,這股恐懼卻從未消失。歷經了多個強權的極權統治、親眼見證民主政權瓦解,中東歐國家卻時常在極權與自由之間徘徊,一夜瓦解的柏林圍牆讓自由的風吹進了中東歐大陸,卻從未吹走族群間的矛盾與民族主義的力量。這種在如今看來彷彿謬論的態度,便是中東歐民族的歷史命運。東歐之所以會誕生,正肇因於恐懼的情緒,這也是東歐民族主義獨到之處:推動民族形塑的力量並非語言或文化,而是針對恐懼的回應。

...繼續閱讀

旅男 morning call|16:老城漫步、購物中心悠晃,在早晨走過新舊交會的炙熱杜拜

在老城區滿足對於傳統阿拉伯的需求,我拿著一日券再度跳上地下鐵,這回要去仰望名聞遐邇現代杜拜建築,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杜拜購物中心(Dubai Mall)與穩坐世界上最高建築物王位的哈里發塔(Burj Khalifa)。在炎熱高溫的杜拜,原本看 Google Maps 寫著車站到購物中心需要步行 800 公尺時還有些頭暈,結果一出車站,發現那趟路其實是走在有冷氣、有輸送帶的聯通道,頓時安心不少。

杜拜購物中心佔地遼闊,超過千家商店匯聚一堂不說,還內建水族館、動物園、溜冰場與電影院等設施,初來乍到的我實在被這氣勢震懾,一時間還有點不知該如何逛起,只好隨興到處走逛亂看。在什麼都是以浮誇、盛大為最高指導原則的杜拜,許多建設都有人定勝天的氣魄像是在氣溫高達 41 度的正午,最適合在舒適的購物大街逛過一圈又一圈,讓冷氣把時值正午的高溫與豔陽隔絕在外。有了這般「不會熱就好」的體悟之後,迷失在商場的我決定放寬心,看到什麼就逛什麼,累了就坐、餓了就吃,待得夠久,傍晚還能在戶外水池觀賞以哈里發塔為背景的炫目燈光水舞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