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是重整自己的最好年紀
是時候,好好整理人生了

中年的選擇


人到中年,也還是人生菜鳥一枚

中年是轉化的機會,並非「危機」(crisis),而是「蛻變」(chrysalis),脫去舊皮,展翅高飛。但在轉變之前,我們必須重新規劃,放下年輕時的思維、習慣、身分認同與決定。作者利用最新的社會科學研究、鼓舞人心的故事和永恆的智慧,揭示年齡增長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12種智慧,無論你在中年旅程的哪個階段,本書都能激勵你找到喜悅、目標和成功,成為你最美好的時光。

人到每個年齡對自身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一如永不回頭的青年時期,中年也是一期一會,中年並不是被危機、生活崩壞包圍的生活,而是一趟全新蛻變。 隨著平均壽命增加,人生從三幕劇延展成四幕劇,中年正好是承先啟後的時刻,經過多年淬鍊,面對健康、財務、婚姻或家庭的轉變時,反而更清楚此刻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這本針對中年的全方位指南,從生理到心理照顧方式一應俱全,同時也揭示年齡增長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12個原因,就算尚未踏入中年也值得一讀,為即將而來的人生重大轉變,打上一劑強心針。

 


你要練習不再討好任何人

許多人在中年階段,會因為長期忽略或壓抑壓力、慣性生活模式、道德責任,使之不斷累積,終至爆發。
此時我們體會到分裂的痛苦,內在的自我和後天的人格之間出現巨大的鴻溝,
讓人忍不住自問:「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誰?」

此時,也正開啟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迎向第二個成年期
人生的焦點將從外部的旅程轉而走向內在之旅,
我們重新定位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探索自我真正的人格。

霍利斯教授以榮格心理學的視角,深度洞察中年之路,討論以下的議題:

①我們如何獲得特定的自我感?
②進入中年之路前有哪些預兆?
③我們如何重新界定自我感?
④榮格的個體化與對他人的承諾,這兩者的關係為何?
⑤哪些態度與行為變化能支持我們走向個體化,推動我們穿越中年之路,並從痛苦走向意義?

那麼,你準備好開始第二人生了嗎?


你一直在過著誰的生活?

當你開始意識到時光有限,如何重新思考人生的重要排序?

許多人在三十至四十多歲時,迎來人生各種的動盪和困惑,發現自己一直在過著別人期待的人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想要的是什麼,甚至不知道為何而活,於是開始深思:自己要度過怎樣的人生下半場?

問題在於,你是否能坦誠面對自己人生真實的模樣?

面對自我並沒有捷徑,不會某天一覺起來突然醒覺,但在持續探察人生意義過程中,
你會發現,其實你有能力回答自己的問題。
 

-
老年其實並不遠,做好準備就不擔心
用對學習方式,讓你越活越年輕

優雅的老去


身邊每位老人,都可能是未來的自己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還年輕,離老年還很遙遠,
其實不然,想要有一個優雅又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有些觀念必須先知道!

我們害怕變老,是因為對老後的生活不了解。

在各種情境中,我們總是難以理解高齡人士的行為:如「總是不高興、經常發火」、「常常被騙」、「固執地堅持自己開車」、「住處總是雜亂及擁擠」等等,透過理解高齡人士的思考和感受,便可以使溝通更加順暢

研究老人心理與行為45年的醫學博士,
提供112個關鍵字,解讀高齡人士背後的思考迴路,
不僅能夠幫助與父母、祖父母等年長者溝通,
也有助於及早面對老後的自己。

-
沒有人天生就是照顧者,顧好父母也顧好自己
接受疾病就是日常,你永遠能是自己的避風港

長照指南


「只要電話一響,超怕又是我媽」

子女們的心聲,你也有同感嗎?

「每次想出國度假時,我媽就會『剛好』生病。」
「我爸年紀越大越固執,看誰都不順眼,什麼都要他說了算。」

你不是一個人,我們的父母可能一直以來都難相處,到了老年變本加厲;也可能因為疾病或喪偶,到了老年才變得難相處、難溝通。不論如何,成年子女都必須理解到:父母老後只會格外抗拒改變,因為那會摧毀他們終生的自我防衛機制。

子女的壓力來源,不只是照顧父母所需的體力負荷,還有面對父母一再非理性行為的心力交瘁。許多子女,即便很早就離家獨立生活,與父母保持距離,但是當父母年老體衰,他們不得不重新回頭面對這段關係。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成年子女,你若只聚焦在父母的問題行為上,而忽略了彼此的互動關係,便很難走出困境。本書的功用之一,是讓你看到這令人痛苦的親子關係,可以透過應對心態及溝通模式的調整而獲得改善。

-
到了退休年齡,錢不夠用怎麼辦?
及早做好規劃,不再為老後生活擔憂

不為錢擔憂


聰明規劃你的後半生

進入了中高齡,後半生的金錢規劃也成為一大重要課題。

是否正在煩惱當有一天生病臥床無法照顧自己時,誰可以幫忙照護?幫你支付生活費、醫藥費?

本書提供最重要三個面向財務規劃、健康管理及身後事規劃,
首先在財務規劃方面,建議盤點資產後,再提供正確的投資觀念、創造現金流以支應老後生活所需之外,在兼顧開源與節流的同時,也要記得定期檢視資產狀況。

除此之外,預立遺囑、生前贈與、信託2.0、長照2.0、預立醫療決定書、財產繼承、保單活化、生前契約等,光聽完內容就腦袋一片的規劃,本書都有詳盡策略供參考。

不論你是身負重任的中壯年,還是即將展開退休生活的銀髮族,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規畫,為安心度老提前準備。

-
從沒想過會一個人走,但誰都可能突然離開
唯一確定的是,每個人終將面對死亡

無緣社會


每個人,都有孤獨死的可能

孤獨死,又稱「獨居死」,或「無緣死」。意味在無人看顧的狀態下死於自宅,並因鮮少與外界互動,導致死後經過了一段時間才被發現。以作者小島美羽處理過的個案為例,最長的時間是兩年。

孤獨死本身並無好壞,亦不能定義一個人的存在。
唯一可確定的是,即使我們無法屏除孤獨死的可能性,但仍能看清死的本質,把握一去不復返的「當下」。

◇────────◇

無業、家庭關係疏離、獨居於老家的中老年男子;
單身、四十多歲、因某種原因而無法按時倒垃圾,或患上囤積症的上班族女性;
在冬日的浴室或廁所,因劇烈溫差而休克、從此不再醒來的長輩;
與心愛的毛小孩同住,卻比牠們早一步離世的人;
自殺者。

令人訝異的是,許多家屬事後都說:「從沒想過,親人會以這種方式死去。」

◇────────◇

2016年起,小島投入了「孤獨死模型屋」的製作,並在一年一度的東京國際殯葬產業博覽會展示,從此大受矚目。本書是她「捕捉死亡」的成果,收錄她製作的八個孤獨死模型屋成品,在精緻卻令人悚慄不安的細節下,隱藏著的,是她竭力讓死亡停格、迫使人們「直面孤獨死」的心意。
 

-
告別摯愛,永遠沒有捨得的一天
對愛放手的勇氣,得用一生學習


這本書真希望我永遠都用不上它

在母親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孩子

如果有一天,媽媽突然走了⋯⋯
沒有媽媽的陪伴,誰來提醒我收拾房間?
誰能煮出那熟悉的滋味來安撫我的胃?
當我遇到對象,誰能告訴我他是不是對的人?
誰來幫我面對生孩子的恐懼?我又該如何讓孩子認識外婆?
也許,如果,媽媽可以給我寫本筆記,
教我解決這些大小問題,教我去適應她已離開的事實⋯⋯
 
插畫家女兒哈莉在某個失眠的夜晚,意識到母親總有一天會比自己先走一步。
她害怕地想像母親死後的各種可能情況,想像她會錯過多少重要的時刻。
隔天早上,她要求母親蘇西寫一本「媽媽離世指南」給她,逐步指導她如何度過沒有母親陪伴的日子,包括「煮一鍋咖哩治療心碎」、「想念我時唱一首歌」,或是「記得對自己的身體好一點」。
母親蘇西幽默又機智的文字,搭配哈莉真摯而強烈的插圖,讓這本書成了最棒的人生禮物。

告別的勇氣


兩人出發的旅行,回程只剩一人

艾美‧布魯姆漸漸發現丈夫布萊恩的各種改變,比方提早從一份他熱愛的工作退休、疏遠親近的朋友、話題多半繞著往事打轉。突然間,兩人之間彷彿隔著一片玻璃,無法再像過去一樣彼此陪伴和深入長談。從核磁共振結果證實布萊恩確診阿茲海默症的那一刻起,他們再也無法逃避擺在眼前的事實,兩人的世界從此改變。

診斷結果徹底打亂布萊恩原本想像的未來。被迫面對現實的布萊恩決定,他寧可站著死,也不要跪著活。兩人相互扶持走過最後的人生旅程,並做出一個無比艱難而痛苦的決定——

前往瑞士的「尊嚴」(Dignitas),在這個幫助人平靜而有尊嚴地結束生命的非營利機構安樂死。

在愛的關係裡主動告別,書寫這本回憶錄是身心的重建也是復健:兩人一起出發的單程旅行,回程只剩一人。

儘管選擇安樂死對作者夫婦是務實的抉擇,字裡行間仍流露深情的告白與不捨。作者亦不諱言自己將獨自面對喪偶的悲痛,但她願意盡一切努力,陪伴丈夫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為了愛,她選擇成全。
 

 

-
你離開世界時,想以什麼模樣告別呢?
討論自己的死亡,不是一件該恐懼的事

最後的必修課


自主善終最詳實指引手冊

人生不是只有生與死的二元分法,還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生命的意義何在?生活的品質如何?

《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是畢柳鶯醫師繼《斷食善終》、《有一種愛是放手》之後,有關「善終議題」的第三本書。

本書以190個案例的臨床經驗,首先詳述兩個醫療死與16個斷食往生案例的「全程經歷」,每個案例故事之後,有畢醫師針對該案例的「個案分析」,幫助我們從中理解應該有的應對與思索;接著說明哪些病人適合或不適合斷食往生;然後詳述斷食往生的每個步驟;最後說明居家安寧、在宅醫療團隊和家屬的重要角色,並呼籲各界(包括病人、病人家屬、醫療相關機構、政府相關部門……),大家一起來寫歷史,為台灣的善終權作努力。

經由書中的案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病人及家屬在進行斷食自主善終的過程中——

不管是自我心理的建設,與家人協調的共識,尋找可提供協助的單位,或者與醫護人員的爭取溝通……從焦慮、無所適從,到完滿。不僅當事人學習了一堂生命尊嚴的生死課,也讓我們增長了對臨終照顧的知識與能力,對死亡有了更健康的認知。


世界上從沒有一場死亡能夠完全相同

人生就是一段單程旅行,現在發生的一切,有天都會過去,
再喜歡的關係,有天都會消失,我們只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各式各樣的告別式、各式各樣的遺憾,交織而成殯葬的重量。
這是最後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他們要向最愛的人道別。
停不下來的淚水,道盡了無法重來的悲傷。

22個真實的殯葬現場,上演著不只22種人生──

‧19歲癌末的她,與死神頑抗了幾年,她說請把告別式安排在生日那天,於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前告別式」展開……
‧當活著已沒辦法「安樂」時,死亡究竟能不能當成「安樂」的解方?
‧臥床40年的罕病兒,看著照顧他的父親持刀,問著可否結束他生命時,緩緩點了頭……
‧無論怎樣被冷眼,他依然每天在同性伴侶的靈堂外,無聲流淚陪伴。有時死亡揭開的,是難以承受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