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世代的誕生

    2010年前表現穩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指標,在近十幾年快速惡化。
    當今的青少年堪稱是「焦慮世代」,飽受憂鬱、焦慮、自傷和自殺傾向所苦。

  • 童年型態的改變

    從2000年代開始的一連串網路、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變革,
    加上兒童戶外自由活動時間的減少,徹底改造了童年的型態──
    從自由玩樂、探索實體世界,到手機不離手、沉浸虛擬世界。

  • 這起人類史上對於人際關係和意識最劇烈的改造,是如何傷
    害了孩子,讓思考、專注、為他人付出關心、建立親密關係,
    變得如此困難?

    而我們,又能採取什麼行動?
智慧型手機、網路與社群的快速發展,
以及實際上極度寬鬆的閱覽門檻,
正嚴重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 ⭓ ⭓
孩子令人擔憂的表現──網路成癮、習慣和他人比較、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其實都有原因,而我們有責任了解並設法改善這個問題。

心理學暢銷經典《象與騎象人》作者、社會心理學博士強納森.海德,在本書解析兒童、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階段,檢視童年型態與兒少心理健康的關聯,闡述1995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正面臨何種(尤其是由科技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

書中提出四個建立健康成長環境的原則:
1. 在現實世界中,給予孩子更多獨立空間,及不受監控的自由活動時間
2. 孩子在高中後才開始擁有智慧型手機
3. 孩子16歲前,不使用也不建立社交媒體帳戶
4. 學校徹底執行「在校禁用手機」的規定


為什麼是設定這幾個年齡門檻?真的有必要訂定這些規則嗎?家長們要怎麼辦到?孩子因此承受同儕壓力怎麼辦?本書提供的具體行動方案,邀請讀者共同思考改變的方向。

 了解新世代 、 調整教育方針

在現實世界的過度保護,與在虛擬世界的過度放任,很可能就是造成焦慮世代的主因。
Free-Range Kids: How to Raise Safe, Self-Reliant Children (Without Going Nuts with Worry)
引導家長擺脫焦慮,學習培養獨立、有自信的孩子

Free-Range Kids: How to Raise Safe, Self-Reliant Children (Without Going Nuts with Worry)

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探討階級與「精心培養」、「自然成長」兩種教育方針的影響

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Bad Therapy: Why the Kids Aren’t Growing Up
檢討兒童心理治療對兒少心靈風暴的助益

Bad Therapy: Why the Kids Aren’t Growing Up

擺脫數位成癮

被智慧型手機綁架的生活,讓「我們從此永遠心在他處。」
──不僅孩童如此,成人也是。
Irresistible: The Rise of Addictive Technology and the Business of Keeping Us Hooked
探究行為上癮的起源,以及為什麼許多產品難以抗拒──因為這即是他們的目的。

Irresistible: The Rise of Addictive Technology and the Business of Keeping Us Hooked

The Chaos Machine: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Social Media Rewired Our Minds and Our World
社交媒體的影響,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The Chaos Machine: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Social Media Rewired Our Minds and Our World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成癮不是你的錯,是多巴胺的問題!而有些公司卻藉此營利...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分心世代的12個課題,如何停止瞎忙,重拾心流、效率與創意
注意不集中,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有人盜走了你的專注力!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分心世代的12個課題,如何停止瞎忙,重拾心流、效率與創意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適度抽離科技產品,是我們都必須學習的課題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
阻斷外在誘因還不夠,處理內在誘因也很重要!

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

 實際行動 -來自海德博士的建議-

Q.如果只有我不買智慧型手機給孩子,他因此被排擠怎麼辦?
A.在親近的家庭、孩子友人的家長中,尋找「不買智慧型手機給孩子」的行動夥伴,讓你和孩子都不孤單。
為克服集體行動問題(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2024年2月,兩位英國母親基於延遲孩子接觸手機的共同理念,發起「無手機童年(Smartphone Free Childhood)」運動,IG貼文在24小時內吸引上千名家長響應!

Q.小孩就讀的學校沒有禁用手機,讓我擔心他在學校無法專心學習。我該怎麼做?
A.試試和其他有相同想法的家長,一起向校長、學校管理層提出建議。其實大多數的教師都痛恨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但他們需要聽到來自家長的支持,讓他們能夠採取限制的措施。

⭓要避免孩子的童年被智慧型手機綁架,可以主動對身邊的親友、同事、甚至民意代表說出你的觀點和憂慮(speak up),並建立擁有相同價值觀的支援網(link up),讓這些想法不只是想法,而是能夠促成討論和實際行動、啟發更多人共同加入改變的行列,進而為孩子找回正常的童年。

前期焦點議題

矚目新品

熱門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