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就此轉了彎,掌握AI浪潮,打開一切可能的想像——
閱讀者們,今日也向上飛躍吧!
在成長路上,面對多元的課業學習、人際交友、自我定位及處理情緒等課題,難免會感到挑戰與困惑。此時,孩子若有大人適時的陪伴,引導他們建立「心理韌性」,且將其落實在生活中成為「成長型思維」的學習者,將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透過持續的學習及恆毅力,培養出不害怕困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是迎向未來的核心能力的關鍵。

此外,今年「社會情緒素養」(SEL)更可看見深化趨勢,不再單純安撫失控情緒,更聚焦於如何理解表達,才能讓孩子透過故事學會情感管理。《情緒大飯店》、《彩色怪獸:情緒醫生和他的情緒急救箱》提供孩子多元面貌表達情緒的引導。而《想哭就哭成一座噴水池》、《我的心破了一個洞》則是告訴孩子如何處理悲傷,幫助孩子理解複雜的情感問題,發展健全的心理人格。

角色設定集賣超本篇,週邊特典熱搶!今年最熱關鍵字非《排球少年》莫屬,儘管完結四年,排民仍持續踴躍地於社群發表對推角的愛。集結豐富裏情報,以角色成年樣貌繪製封面的《排球少年!!10週年編年史》搭上劇場版上映引出強勁爆發力,風光奪冠!此現象也見於動畫化作品《迷宮飯》的《迷宮飯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戀愛向百花齊放,新世代百合潛力佳!不論男性向、女性向BG作品、BL或GL,今年持續有多元豐富的戀愛題材出版,百花齊放。尤其是近年聲勢看漲的百合作品,擁有將近五成的高成長!以再版不斷的《我在意的對象不是男人》為首,搶眼吸睛的封面設計、帥到就地掰彎的女角,細膩描寫人際關係並加入搖滾樂元素,是足以回應Z世代的新感覺熱作!

投資理財為上半年成長最顯著的中分類,讀者對投資理財知識的學習需求持續增加,市面上理財知識訊息多且雜,為避免盲目投資,讀者需要更系統化並且穩定的投資理論,如《持續買進》、《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重新熱賣。趨勢方面,AI科技即將改變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方式,《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也快速受到讀者關注。

自我成長部分,今年特別關注個人生涯的規劃,埋頭打拼被視為一種低效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熱忱與基本設定,突破瓶頸創造新選擇,打造人生做自己的企劃,如《高效原力》、《成為企劃人》、《正確犯錯》。另外金錢觀念也隨著時代改變不斷調整,《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以花錢為主軸,帶你突破理財思維;《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更從有錢人的心理出發,不讓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

2024上半年最熱話題,莫過於托爾金作品2024進入公版領域,各大出版社以《魔戒》《哈比人》兩部最受讀者風格迥異的各種譯本,經典加上話題討論熱度遲遲不歇。影視化也讓文學小說探得另一種亮相可能,從電影第一集上市即話題不斷的《沙丘》,因電影第二集上映再度登上暢銷榜單。經典文學亦借IP經濟,脫去以往略帶距離的外衣走入大眾視野,魔幻寫實主義經典《百年孤寂》自2019年以來開拍傳聞不斷,終於在今年塵埃落定宣布開播,引來廣大讀者期待與討論,也可望影視的改編,引領一批全新讀者進入馬奎斯的世界。

自經歷疫情的長期壓抑後,療癒系翻譯小說成為許多讀者首選,尤以日韓作者最為突出。金浩然《不便利的便利店》系列一、二集上市以來,長踞暢銷榜上,持續為讀者暖心營業;凪良汐《宛如星辰的你》寫愛情的各種形狀;川口俊和《在忘卻溫柔之前》以文字承載離別與遺憾......這些作品寫的是生活與人性最細微的感受,也如細細涓流灌溉人們不安乾涸的內心。而另有一批亞裔作者,從記憶、種族、文化橫剖切面,與前述的溫柔內斂不同,直指生活真實樣貌,如徐華書寫年少記憶的《Stay True 保持真誠》,曾以《巴別塔學院》橫掃書市的匡靈秀,也於今年推出《黃色面孔》,讓人讀來暢快淋漓,卻又在掩卷時久久無法回神。

中國作家版品因影劇的改編,受到台灣讀者的注目,華文科幻經典《三體》熱銷多年,在讀者殷殷期盼下影劇版終於2024登上串流,作品涉及敏感文革議題與影視大幅改編原著,以及中國版權公司的命案多重話題下,掀起一波討論與閱讀契機。王家衛首度跨界小銀幕、改編金宇澄同名小說《繁花》,夾帶上映後的討論熱度,於上半年暢銷榜名列前茅。

小說家吳明益曾表示,台灣的自然書寫正在演化:具有感性文筆的科學研究者會更願意寫作「和個人經驗有關」的自然相關著作;而文學出發的作者,會動搖「純文學」的定義。今年我們看到還土歸山20年後,阿寶以全新面貌與思考,獻給新世代讀者21世紀版的《女農討山誌》、新生代作家林敬峰透過書寫《山獸與雜魚》,建立人與萬物零距離的實踐。

大版權交易時代來臨,透過版權的外銷,這幾年台灣文學在世界文學的能見度有了巨大的提升,陳思宏《鬼地方》已售出8種語言、推理小說家張國立的《炒飯狙擊手》系列,也在歐美書市達到前所未有的突破。

今年中國史版品中,過往未被完整梳理的議題集結出版,帶領讀者以不同以往的角度觀看中國面貌。解構中華秩序的重磅作品《中國是怎麼形成的》,從社群引發,造成討論風潮;當代中國史學巨擘馮客《毛澤東之後的中國》揭開改革開放後的神話敘述,引領讀者重省中國。臺灣史則由本土學者接力,陳翠蓮《重探戰後臺灣政治史》整合戰後學術研究,導入全新觀點,思索臺灣國際身份的多方角力;葉高華《強制移住》書寫日治時代的政策影響,釐清被混淆的迷霧。

美中新冷戰啟動,民主與威權形成兩極格局,因應全球化新章,臺灣如何走下一步成為眾多讀者關注之事,敏迪《不當世界的局外人》、陳文茜《消失的愛》對話年輕/中壯族群,帶來不同世代的觀點激盪。《再談阿共打來怎麼辦》、《完全模擬侵台戰爭》的熱賣,除反映讀者的焦慮、徬徨,卻也展示出面對未來的勇氣及準備。另外,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帶來深入報導寫作的復興,包含《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以台灣唯一女性死刑犯的採訪為文本基底、春山《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真實再現底層勞動市場的黑暗與苦難。

在共同累積了足夠多被討厭的勇氣之後,我們開始迎向第二人生,那是一條中年之路,人們開始檢視自己是否有成為年少時想成為的那個大人?中年議題在讀者身上發酵,我們認真尋求生命的意義,如果沒有疑問,改變不會發生。我們需要某些人告訴我,你可以做到任何事,只要你真的想。

中年之路不是全盤否認過去,而是更為清楚,跟隨你的熱情。我可能錯了,讓我們正視生命中要如何愛自己真正的樣子。在這條道路上,我們總算明白,別人的批判論斷都與我個人的幸福無關,如何不活在他人的嘴裡,是這個世代最重要的事,所以「不反應」成為熱門顯學,我們希望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也告訴自己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

成年人有現實的困境需要被理解,對比疫情期間讀者高度關注的如何好好死,我們現在更需考慮那些活下來的人該如何繼續前行。尤其是高齡化社會最讓人恐懼的長照話題,如果你從沒想過,請相信,老後就在不遠後。

上半年經歷農曆年連假的吃吃喝喝,瘦得久甚至不復胖是讀者所願,《科學實證人人適用:百變211終極瘦身密碼》打好瘦身基礎,強調營養均衡。《4+2R腸道健康食譜》分享第一次下廚也能輕鬆上手的料理食譜。現代人常有的負面情緒造成的身體狀況,透過梳理關係、調整心念《女性心療法》為每個階段對應到不同生命課題,提供溫柔的解答。

今年烘焙書是職人名廚天下,呂昇達、游舒涵、甚至是集結18家日本名店職人《Sourdough發酵種&麵包》等,名師組隊強強聯手,高單烘焙書霸佔飲食榜。今年飲食書中的文化風味更深入地揭露自我與味覺記憶,周項萱《紅磡記》談論在香港買桂皮、奧勒岡做香料奶茶;許邦妮《山坡上的料理小教室》花了篇幅講味噌湯。細細的文字推疊,閱讀他們的味道記憶,也引起讀者似曾相似的幸福共鳴。

旅遊類名人光環效應強,新瀉越後老姬的《新潟》不僅是第一本地區專書,也挾帶作者高人氣,不到一個月就熱銷破千; Hally chen《我熱愛的東京喫茶店》、魚夫《台灣百年市場》皆因作者魅力長銷。

藝術展覽討論度熱絡、出版視角多元,上半年各美術館陸續發佈藝術展覽消息,涵括西洋繪畫、雕塑、攝影等,形成一股週末前往美術館看展覽的熱潮,社群討論十分熱絡,也反映在藝術史、鑑賞類書籍需求增多。書籍出版切入視角更加豐富:《瘋狂美術館》帶領讀者欣賞藝術史上稀奇古怪的作品、《台灣磁磚系譜學》透過小小磁磚串聯東西文化史、《戰爭中的美術》則以畫筆填補臺灣史上失落的顏色。

名人創作思考備受關注,值得關注的是藝術家的創作心法:《尋找靈魂的使命》看小松美羽具有穿透力的藝術創作、《侯孝賢談侯孝賢》集結演講稿回顧一路以來的工作歷程,他說感動別人前先感動自己,才能更認識自己。

熱門外語如英日韓出版面向多元豐盛,不只能滿足讀者升學求職的剛需,也能對應各個讀者的程度提供適當的學習計畫。韓檢、韓語課程及韓星不斷來台,都再度帶起學習韓語的風潮。除了語學堂教材之外,在學生間累積不錯口碑的版品也更容易受到青睞。

這個世代讀者並不滿足於更多第三、第N外語的學習,找回不熟悉的母語、方言也是大家會關心的議題。隨著108課綱實行、找回本土語言意識抬頭,使用比例最高的臺灣話也出現多樣化的出版面向。有教台羅拼音的《10天學會台羅拼音》,也有台語版《小王子》,讓臺灣話學習不止於台語認證考試。

【日文總榜】

【簡體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