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的行為

行為不只是你的行為,還暗示著你出身的線索

就性格形塑和態度養成而言,出生年代對你的影響比養育你的家庭還大

所謂世代差異,是適應世界變革的結果,是哪些變化造就了世代差異,不同世代又如何彼此連結、衝突和競爭?

關於世代差異,無論在公共領域或私人場域,人人皆有機會親身體驗,也流傳著一套看似說得通的既定印象。然而世代差異不僅是個人經歷,更是科學事實,經由量化與質性分析歸納出結論後,可應用在不同學術領域與實務上,涵蓋的面向極為廣泛,也是專業機構制定決策的重要指標。

從世代和文化變遷中,作者也歸納出七種趨勢。分別是:1. 遠距工作。2. 重視安全空間與言論。3. 勞動人口從千禧世代變成Z世代占多數,管理者要重新學習與員工相處。4. 一切都泛政治化。5. 年輕人越來越憂鬱,員工也越來越常為心理健康議題發聲。6. 各領域的權威結構扁平化,主管和員工的界線變得模糊。7. 非二元性別的流動在未來逐漸增加。往後幾年,這些趨勢將持續形塑商業和投資的面貌,更預示了全球社會在未來幾十年的重大改變。

...繼續閱讀

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慣習」是社會學家布赫迪厄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由社會文化環境決定的第二天性,能決定我們在這個世界的所有行為。

 我們也許沒辦法當富二代或富三代,但至少透過此書可以拓展我們的視野,進而去培養正向且良好的「慣習」,這樣就有機會讓孩子具備能力去突破現有階層的框架。

文化是挑戰或鞏固階級


學院的社交儀節或名流的規矩,都將品味視為貴族最明確的指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斷在「我們認為具有美感的事物」和「我們認為俗氣或醜陋的事物」之間做出抉擇。

品味並不純粹,這些不同的審美選擇都是「區判」,也就是「與其他階級的選擇相對立的選擇」。世界同時倚賴權力關係系統與符號系統運行,而品味的細緻區別,便成為社會判斷的基礎。

富豪特權的暗黑民族誌


究竟是什麼,讓屬於公眾的都市變成這副模樣

在倫敦這座國際大都市,有錢人的數量及資產規模正以驚人速度增長。超級富豪是這座城市最令人不安也最神祕的存在。

主政者稱之為「一道能讓大小船隻一起上漲的潮水」。實情是,貧富差距已達到難以想像的地步,倫敦精華地段富人飲美酒、搭名車、享豪宴、著華服的同時,同一區內38%的兒童卻生活在貧窮中。

當代階級流動的困境


翻不了身,因為我們既有選擇,又沒選擇

勞工階級的後代是「自願」選擇接繼父業,還是被迫放棄向上流動的機會,無限迴路似地「學習」階級複製的文化?

教育培訓、文化娛樂、住房等方面仍然有一大堆問題需要解決,但對許多年輕的工人來說,主要的問題則是工資過低。不管他們有一份低薪的工作還是沒有工作,他們都會發現,要想進入日益私有化的蕭條市場是不可能的。

鬼神的警示

敬畏或者厭惡,欲求或者克制,信仰就是一種在地文化

追溯日本「鬼」的系譜,就能一窺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自然災害、傳染病、外國人、忌恨的男女、可恨的敵國,人類世界所有的糟糕事,都能成為鬼的代名詞!

本書的主軸是講述鬼在整個日本歷史上的定位與意涵,從古代中國傳入「鬼怪」的概念談起,一直到現代太平洋戰爭為止,日本鬼怪的意涵融合了中國元素、佛教概念、印度傳說,最後化成和式的鬼怪意象。

鬼的形象也套用在外來的威脅上,如外島的「野人」、海外的異國人士;甚至畸形兒、忌妒的女性,也被比擬成鬼。如在描繪蒙古入侵日本的繪卷上,蒙古人的形象就被畫成皮膚黝黑、怒目猙獰、頭上長角的存在。這點在現代太平洋戰爭中,也看得到同樣的情形,日本就曾經製作過兩部「桃太郎打鬼」的電影,片中的美國與英國士兵頭上都長出了鬼角。從此處可看出早年日本社會不乏排外與排擠弱勢者的心態。

...繼續閱讀

古文明譜寫出的神界故事


以宏偉尼羅河為中心,所凝聚而成的異文化共同體

古埃及,分為好幾個群體,各個地區擁有不同的信仰,並融入了來自異域的移居人群所帶來的風俗習慣,因此埃及神話並沒有特定的創始人物。

不同地域所信仰的神祇,隨著時代變遷與軍事上的理由,曾歷經過幾次的「整合」。輸掉戰役而敗北時,該地神祇就會被獲勝地區的神祇併吞吸收。歷經數千年的歲月不斷演變的埃及神祇,光是有名字傳世的神祇便高達1500位。

眾神是否就是人類的故事


人追尋的是「神」,還是神聖版的自己

綜觀人類歷史,人一直在尋找周遭事物的意義。尋找意義的過程中,也不斷將人的屬性賦加於神,創造出「人性化的神」。

無論是信奉唯一真神,信仰眾神,或是無神論者,都用自己的形象塑造神。多數人想到神時,想像的是「神聖版的自己」。當人將人的屬性賦予神,就是將這些屬性「神聖化」,因此宗教的好壞只是反映人性的好壞。

咒術療法是正統還是異端


起源於上古咒術醫療的祝由,是後世符咒療法的起源?

在未有系統性醫學的時代,難治疾病常被視為因鬼怪作崇而生,因此多以禁鬼驅疾等法術作為醫治手段,使用咒術療法為核心的「祝由」,即是在此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祝由神祕的術式、奇妙的效果,不僅吸引眾人爭相求治,也被官方列為正統醫學之一。

但隨時間進展,祝由不僅被官方除名,也漸被視以術愚人的騙術;祝由的形象與地位,為何會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轉變?

民間信仰是漢人的底蘊


地方社會的運作,充斥著民間信仰這個潛臺詞

僅靠媒體的報導或有限的親身經驗,很可能只停留在「8+9」、燒香拜拜、廟會熱鬧活動等刻板印象;這些印象看似具象、讓人習以為常,但個中靈力的真偽及信眾的瘋狂程度,又常給現代人一種神祕與莫名的距離感。

「宗教」與「非宗教」之間的異質共構,成為說明民間信仰在現代進行擴張、傳散又相互連結為一整體的密碼。這個密碼同時解答了,在現代治理的臺灣,傳統的宗教形式為何仍能持續找到生存與發展的立基點。

群體的認同

人們彼此不認識,為何會相信我們是同一群/國

繪出這個國家一幅令人憂心的肖像,並呈現給世人

地形破碎、認同複雜的菲律賓,是個兼容並蓄又獨一無二的文化、環境、人民與政治集合體。 菲律賓島鏈位處大國戰略要道,其國運往往反映出全球權力的轉移。今天以海外移工大軍聞名的菲律賓,政經實力曾一度在亞洲名列前茅,之後為何逐漸落後於鄰國?撇開火山爆發、地震與暴力事件的頭條,探討菲律賓地緣政治位置的重要性,並深入了解菲國根深蒂固的天主教信仰跟所處地區的伊斯蘭意識之間的衝突。

本書從菲律賓前殖民時期開始談起,歷經西班牙與美國的占領,乃至於今,以歷史角度看這個富饒、獨特的國家,拆解其政治、文化、民族與經濟的複雜纏結。如今菲律賓人面對著諸如聯邦制、革命、民答那峨、人口離散、資本主義以及對中關係等挑戰,本書要重新發掘菲律賓過去的衝突、文化與歷史,以期了解今日並展望未來。

...繼續閱讀

被殖民經驗的不安與反抗


呈現被殖民經驗、集體主體性發展過程中,繁複幽微的樣貌

以列舉的方式,呈現一個又一個東南亞被殖民經驗中,那些與舊文化斷裂,同時新的民族意識亦浮現的時刻。

安德森分析民族這種集體主體性的形成,特別是個人如何成為民族「連續體」中的一員,例如透過報紙、人口普查、選舉主義、政治參與等等,並進而影響了這個「連續體」的樣貌。

獨特認同的民族主義


東南亞民族主義,為何產生許多不被國家綁架的人

東南亞自古以來的文化多樣性及重視族裔的歷史傳統,既是推動當地民族認同形成的根本力量,也是不同於歐洲或東亞地區民族主義的根本原因。

東南亞語言多樣性、弱國家性、重視貿易等,這些古代特質更體現為「厭惡國家」的文化型態:東南亞厭惡官僚體系及法律制度,重視親屬關係與宗教儀式,社會凝聚力的基礎在於族裔血緣而非國家權力。

《想像的共同體》伊斯蘭版


共享單一價值觀、宗教、文化、全球大團結,這樣的「穆斯林世界」真的存在嗎?

15億穆斯林構成的一個單一的宗教政治實體,是一種誤解。這種觀念如何產生,以及為何它如此普遍?本書追溯了這樣一個錯誤觀念的思想根源,並解釋為何這個概念對非穆斯林和穆斯林都深具吸引力。

揭示了穆斯林知識分子如何憧憬著一個理想化的泛伊斯蘭社會,並將其本質化。這樣的一個共同體社會駁斥了關於穆斯林種族和文明低劣的說法。穆斯林共同體的理念,對前近代帝國後期哈里發的統治發揮了關鍵作用,更在去殖民化和冷戰中倖存下來,於二十世紀末產生新的力量。

不符事實的「虛構」敘事


人如何虛構出民族認同,並化虛構的偏見為現實行動

「稱為民族的這種虛構」可能來自權力者的蓄意論述,或出於生存壓力而形成,但許多時候是人類心理認知機制不可避免的結果,作者援引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政治哲學,探索共同體意識如何形成、傳承與彼此對立。

我們將發現,民族具「同一性」的主體傳承是種錯覺,但只要相信,就會產生現實。我們既需要這樣的虛構來維繫彼此,卻也當知,任何對於自身與他者的看法都只是暫時的。如此,多族裔社會或有可能邁向既相互包容,又保有自身主體性的開方式共同體。

食物的源流

從種植、器具、烹飪技術,到食材內容與飲宴方式,每一道菜都是文化的延伸

歷經荷蘭、明清、日治到民國——是什麼形塑了臺灣的味道?

全球在地化,這樣的趨勢展現在臺灣「食」這件事上,便是臺灣的異國餐廳一方面不斷尋找和使用本土食材,另一方面又不斷強調自己的食材都來自該國;亦或是不斷強調臺菜的多元性,但在定義臺菜時,卻是「閩南、太閩南的」,充滿矛盾。

在大航海時代,外來的殖民者不但奪取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間,還帶來了自己的文化,建立了新的政權。也因為這樣,美國成了文化的大熔爐,非但有原住民燒烤文化與英國燒烤結合而成的B.B.Q.、西非黑奴調味與蘇格蘭人炸雞方式融合而成的美國南方炸雞、義大利沒有的肉丸義大利麵,和日本沒有的加州卷壽司。而在臺灣,飲食如同這樣的融合、發明與改造,則體現在明清時期的羹、麵線;日據時代的關東煮、阿給;國民政府遷臺後的牛肉麵、沙茶火鍋、麻辣鍋等。

本書從臺灣的飲食史從漢人尚未來臺的時代開始探索,直到現代。與之前幾本書不同的是,除了我們現在常吃的餐點外,這本《餐桌上的臺灣史》更著重追尋現在唾手可得的食材與物產如何來到臺灣,以及如何被運用的歷史。

...繼續閱讀

吃出來的美食王國


為何總是戰後「發明」?把食物放回歷史脈絡裡

數百年來,從南島語族的海上交流,到外來移民的農產引進與改良,使島上擁有原住民族的在地特產、荷蘭時代的歐洲食材,清代的漳泉潮汕菜色,日本和食西餐到戰後的眷村菜,台灣從此成為名符其實的美食王國。

吃是民生大計,影響國家經濟,在社會文化層面中潛移默化。本書將以台灣人最喜歡的美食為題,介紹這些食物和吃法如何引進與轉變,透過詳細考察與追溯,解答你我今天為何會這樣吃,而且覺得哪種吃法好吃的歷史根源。

帝王們的飲食口味


清代紫禁城最大秘密,隨著「吃喝」解答所有疑題

 紫禁城內,皇帝的吃喝日常,神秘而令人著迷。但事實上的情況到底是如何?皇上和後宮佳麗一天吃幾頓飯?御膳房裡的廚子們什麼來頭?滿漢全席有哪些菜色?

透過細心考據的第一手檔案資料和精緻插圖,揭開清代宮廷飲食生活,包括清代宮內飲食制度、花樣菜式、皇室食器、時節食俗,以及帝王們獨特的飲食口味和嗜好。

食物的自然與人類史


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帶路的,人類飲食發展史

本書探討了飲食可能迫使我們提出的問題,還有關於食物的歷史如何影響當代人的口味和飲食偏好。

舉凡遷徙、政治與群體身分的變化,皆形塑出人類的飲食,而我們正可學著從餐盤到廚房、工廠,乃至田野,一路追溯這些社會力量所曾遺留的軌跡。

外出用餐其實不簡單


當人們決定外出用餐,世界和味蕾才開始豐富起來

「點菜就是最便宜的旅行方式」。飲食早已成為一個民族或地區文化的象徵,不同菜肴在歷史上的變遷也悄悄記錄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小小的餐館也是人類歷史的博物館。

「外出用餐」它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應酬、商業談判、生活所需、情感調劑等實際功能。從更深層的一面來探討,外出用餐與餐廳的存在意義,反映了當代社會、及與其對應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等關係。

思想的形狀

  • 我們賴以為生的規則:從量尺、食譜、法律到演算法,人類如何確立和打破一切?

    我們賴以為生的規則:從量尺、食譜、法律到演算法,人類如何確立和打破一切?

    人類企圖規範世界的永恆嘗試


    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決定了社會運轉的方式

    規則,決定了我們生活的一切:一天上班幾個小時?法官如何判定罪犯的刑期?面試要穿什麼樣的服裝?以及婚喪喜慶的儀式該如何舉行?規則可能繁瑣貨空泛,然而沒有任何人、任何文化、任何文明能夠拋棄規則,規則從無到有、有中生變的過程,就是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

    作者描述規則的變遷與矛盾,是如何深深影響人們對於規則的想像與期盼,我們總是希望能建立一個普世皆準的準則,卻不斷面臨各種例外狀況的挑戰,而疫情時代各種眼花撩亂、措手不及的防疫規定,正是一道全世界記憶猶新的明證,達斯頓的這本書正逢其時地讓我們重新思考,規則之於當代社會的真正意涵!

思想可以有形體
文物是思想的容器

收錄79張高清彩圖,透過72件珍貴文物,讓思想成為可具體觀察的物件,不再虛無飄渺。既講觀念的由來,也講物的藝術、人的故事,更談思想與人的關係。

從文物觸摸中國哲學世界,提供今人能安頓身心與值得堅守的內在精神。

物件的力量

  • 實用與娛樂、奢侈與消費:臺灣百貨公司文化的流變

    實用與娛樂、奢侈與消費:臺灣百貨公司文化的流變

    細密織就臺灣消費文化史


    百貨公司有著不同的樣貌,正是臺灣社會文化的縮影

    作者從百貨公司在歐洲的源流開始追溯,在十九世紀近代化的脈絡下,人們觀看的方式改變、社會結構變動、生產技術革新。由新奇商店、博物館、博覽會等元素集結發展而成的,是世界最初的百貨公司──法國巴黎的篷瑪榭(Le Bon Marché),以身體的感覺與符號的累積,挑動消費者的購物慾。近代歐美百貨公司興起後,擴散到東亞,發生形式與內容的變化。

    本書以深入的研究和多元的視角,呈現臺灣百貨公司文化的豐富面貌,以及臺灣消費文化的多次轉折與變化。作者透過少見的文獻資料,如每家百貨公司內部資料或留存活動紀念照,還原臺灣百貨公司的真實面貌,並展示百貨公司如何成為文化史的一部分,讓讀者了解臺灣百貨公司文化的變遷。

駕馭字母思維打造通訊工具
成為當今重要語言

科技日新月異、東西政權文化激烈交鋒的十九世紀末,為能跟上時局趨勢,中國也企圖掌握打字機、電報等全球通用的通訊與資訊設備,此時漢語龐雜的聲調與獨特的書寫系統成了與西方世界接軌的一道巨大關卡。

這件事成為漢字革新的核心思考,也開啟百年來一波波的劇變。

空間的定格

京都

京都

凝結日本時空之美的
城市文化傳記

京都的美,正是來自千年歷史的凝鍊。京都猶如一位活生生的歷史見證者,以豐富的城市景觀展示各個時代、多采多姿的文化積累。

從祇園的「白朮祭」及山車遊行,到大文字山的送火祭,本書帶領讀者漫步於京都名勝和節慶祭典之中,感受歷史軌跡的交錯,品味歲月沉澱的詣味。

身體的歷史

一部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的
女性身體文化史

以女性視角出發,仔細清點、爬梳乳房在西方文化不同時期與脈絡下所被建構出的複雜形象,從乳房的神聖化到情色化,政治化到商品化,乃至於乳房的階級差異與流動,以及解放的可能性,試圖闡明乳房絕非僅是一身體部位,背後更埋有龐大的性別議題。

向遠方前進

人們為何遷移 ? 生存、避難、利益、好奇,遷移行為塑造了世界新貌
  • 亞洲海洋大歷史:從葉門到橫濱的跨海域世界

    亞洲海洋大歷史:從葉門到橫濱的跨海域世界

    海洋亞洲才是現代性的誕生地


    亞洲海上航道,如何形塑地球上一個無比廣大的地區

    從台海風險到紅海之亂,這兩條世界貿易最重要的航道,局勢一旦生變,總是讓世界為之震動。事實上,當今世界上的人與亞洲的海洋都有某種程度的連結,那可能是石油、糧食、衣物,乃至你的手機。

    就作者觀點,這樣互相連結的的起點可追溯至五百年前,人們透過海洋,將亞洲各個海岸地帶聯繫成為區塊的一體,彼此交換觀念、物資,造就從大航海乃至當代的繁榮。近年來,以海洋河岸、關務、東印度公司、東南亞史,等觀點撰史,已有眾多經典著作,但少有一本以宏觀角度,對亞洲海洋進行梳理,本書以主題之窗的形式,整合既有研究與田野訪談資料,從巨觀、微觀分別切入,將帝國勢力消長、貿易、人口流動、宗教等觀點,譜寫而成的一部宏大的史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