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式美學

提到“電影鬼才”第一時間你會想到誰?
在所有可能出現的名字裡,有一位堪稱獨樹一幟、無可取代。他是影迷的偶像,也是大師的偶像。他就是“暴力美學代言人”昆汀·塔倫蒂諾

你是從哪部電影、哪個鏡頭愛上昆汀式美學的?
雖然他到目前為止只拍了9部長片,但他濃烈、誇張的個人風格——非線性敘事、被血漿和殘酷鏡頭裹挾的暴力美學、話癆藝術等等——被歷代影迷津津樂道。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影迷愛上昆汀的原因,大概會是“爽”:直面暴力的“爽”、離經叛道的“爽”、不可一世的“爽”

要說到這種美學風格是如何煉成的,那又是一段傳奇。因為在31歲便捧回坎城金棕櫚大獎,多次摘下奧斯卡獎、金球獎劇本類獎項的昆汀,實際上是野路子出身。

在這本書中,昆汀追憶了許多童年時期的往事,讓我們看到昆汀如何成長為當下的昆汀。

同時,你將收穫一份昆汀為你訂製的私人片單,無論你是否是昆汀的影迷,都將被他對電影的熱愛所打動。這是寫給電影的情書,也是寫給觀眾的剖白。

台譯:黑色追緝令

•《低俗小說》,一部徹底改變北美獨立電影行業格局的傳奇之作

•上映一年總票房超過2億美元,堪稱美國流行文化的里程碑

•本書溯源《低俗小說》的戲裡戲外,呈現昆汀·塔倫蒂諾的成名之路

•迄今為止市面上關於《低俗小說》頗為全面和深入的著作,昆汀迷不可錯過的寶藏之書

昆汀·塔倫蒂諾,好萊塢導演中的“搖滾明星”,他以高度個人化的電影風格蜚聲世界。他是錄影店前店員,也是自學成才的電影天才,更是“電影極客”主義的頭號代言人。他以頗具實驗性的低成本獨立製作《低俗小說》確立了個人風格,並一舉斬獲1994年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電影專家傑森·貝利在書中探討了《低俗小說》為何具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他討論了這部電影在對白、時間結構和攝影技術上的革命性,以及它如何徹底改變了北美獨立電影工業及其藝術屬性。

大師談電影

伍迪·艾倫是世界影壇中最獨特、最具魅力的導演之一,被譽為“繼卓別林后最傑出的喜劇天才”。他的電影以反諷的劇情和機智的台詞著稱,用充滿智慧的幽默解析人生、諷刺人性,在知識分子與普通觀眾間都有着極高的聲譽。

在本書中,伍迪·艾倫回顧了自己三十余年的創作歷程,涵蓋了《傻瓜入獄記》《安妮·霍爾》《曼哈頓》《開羅紫玫瑰》等最具代表性作品台前幕後的故事,字裡行間透露着他對電影和人生的真知灼見。

大衛·林奇在本書中回顧了四十餘年的電影創作生涯,涵蓋了《穆赫蘭道》《藍絲絨》《雙峰鎮》等代表作品台前幕後的故事。他的電影通過對人性最幽微部分的探究,帶我們進入神秘而富有力量的潛意識世界。他不僅是難得一見的天才導演、編劇,同時也是演員、畫家、音樂家。在林奇看來,每個人都是心的偵探,最迷人的恰恰是那些抽象的、需要動用直覺去把握的部分。

科波拉x教父

作為二十世紀傑出的電影大師,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親歷了數字工具的巨大進步對電影技術的徹底改變,他堅信這一變革將深刻地影響電影的構思、創作和導演方式。這本書中不僅充滿了科波拉生動的傳奇軼事,也集結了他在俄克拉荷馬城市社區學院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工作坊中關於現場電影實踐的寶貴經驗。

科波拉的《教父》(1972)標志著美國電影製作的一次變革,而它的巨大成功——作為一部藝術電影、所有電影人渴慕的樣板——永遠地改變了好萊塢。作者對這部電影的研究是建立在好萊塢市場風向變化的基礎上,並且在類型片的範疇內探討了《教父》的地位。作者聚焦之處,既顧及了這部影片的商業成功,同時又沒有忘記它作為美國藝術電影代表作的價值。

希區柯克

台譯: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是英國電影導演及製片人,在長達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共拍攝了超過五十部電影,被稱為“懸疑電影大師”。對很多人來說,“希區柯克”這個名字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懸疑驚悚的代名詞。
本書分12章,不以編年體傳記的時間線為線索,而是以不同的人生類型(例如長不大的男孩、謀殺凶犯、偷窺者、倫敦居民、胖子等)闡述了希區柯克生活和工作的不同方面,12個角度中的每一個都揭示了希區柯克的個人經歷和他已經成為神話那些真實源頭,展示了他通過電影投射出的自己的不同版本。

他讓蒙太奇的藝術臻於精妙,借助電視媒介拓寬了電影的維度。受他影響的導演不計其數,特呂弗、斯科塞斯、布萊恩·德·帕爾瑪、大衛·芬奇……。從1925年的《歡樂園》到1975年的《大巧局》,希區柯克輾轉倫敦與好萊塢,共簽下53部電影長片,其中不乏影史名作。除此之外,作為天生的實驗家,他在1955至1962年問親自執導了20部電視電影,如今被視為其主要作品的重要補充。

呂克·貝松

台譯:盧·貝松(Luc Paul Maurice Besson)
這個世界不接納我,那就自己造一個!
《終極追殺令》《碧海藍天》導演呂克.貝松唯一自傳,首度回顧自己笨拙又猛烈的少年時代

十七歲那年,他正式宣告:「我明天不去學校了,我要去巴黎,拍電影。」這個無學歷、無經驗、無背景、做著電影夢的小子,經歷了怎樣的童年,又是如何衝進電影殿堂、拍出一部又一部經典?
托關係、偷摸翻牆、假扮群演,用盡辦法進到拍攝現場偷師,在狀況頻出的片場從打雜做到導演助理,同時不斷寫劇本、不斷被拒,直到終於能拍自己的電影。
匱乏的原生家庭、平庸的學校教育,沒有摧毀呂克.貝松,海豚、音樂、攝影、電影給了他滋養,孤獨和貧窮給了他不斷強壯的內心力量。時而堅強,蠻牛般橫衝直撞;時而脆弱,覺得自己就是一坨狗屎。儘管“再小的風都能將我掀倒在地”,但好在“生命本身遠比我被給予的更廣闊”!

諾蘭與電影

克里斯多福·愛德華·諾蘭(Christopher Edward Nolan)

諾蘭是當前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導演之一,他以創新性和獨特的敘事結構,打破了傳統的主流商業電影和獨立電影之間截然劃分的界限。

17篇主題文章從影評人、研究者、電影製作人、影院業主、觀眾的不同視角對諾蘭電影進行探究,涉及時間、創傷記憶、性別認知、遊戲邏輯等內容,並從技術層面探討了諾蘭電影中的音樂和IMAX攝影的作用。對於電影專業人員,這是一本帶有經典案例和專業視角的電影製作方法論;對於影評人、資深影迷,本書則為深入理解諾蘭及其作品提供了多維而有趣的門徑。

《奧本海默》是諾蘭執導的二戰題材傳記電影,講述了“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故事。本書通過整理對導演、演員和工作人員的獨家專訪,同時對電影中的震撼視覺效果(包括片場照片、概念圖、研究材料和分鏡板等)進行研究,追溯了電影產生的全部過程,講述電影製作的幕後故事。

大衛·芬奇

(David Andrew Leo Fincher)
生涯12部電影、影集深度剖析,探索暗黑系天才導演的世界

本書是對導演大衛· 芬奇的導演生涯作品的調查、解析和評論。從《異形3》《十二宮》《心理遊戲》《搏擊俱樂部》等12部影視劇,到他為麥當娜和滾石樂隊等製作的MV,以及各種短片、廣告作品,書中充滿了對這些作品的原創性批判分析、幕後照片、靜態劇照和原創插圖。書中按照偵探、現實、傳奇和愛情等主題進行分組,設計成一套對於電影製作人的“調查”,像解開燒腦劇情謎題一樣去解開大衛· 芬奇電影世界創作和製作之謎。本書還包括對大衛· 芬奇經常合作的攝影師、選角導演、演員的採訪。

本書是獻給大衛· 芬奇的影迷和懸疑類型片愛好者的收藏書,也是供導演、編劇、製片人等電影人和媒體從業者學習大衛· 芬奇電影美學和視覺敘事的參考資料,廣大電影愛好者也可從本書中得到視覺享受和靈感。

華人電影導演

李安訪談錄

李安訪談錄

李安的電影豐富多元、難以歸類,他在三大洲、兩百年間自如穿行,始終尋求變化與突破,不變的則是他對敘事與人的關注。這一切都在李安的訪談中得到展現:對電影的狂熱,對講故事的着迷,對自我極限的探索,對局外人身份的困惑,對做父親的恐懼,對女性的認同;關於家庭與溫情,關於中年危機與慾望,關於東西方文化的界限與交融,關於和明星們的磨合……在這些訪談中,李安是充滿魅力與智慧的講故事的人,溫和謙遜,幽默大膽,直擊人心。

王家衛訪談錄

王家衛訪談錄

與王家衛有關的一切,更記錄了他對自己電影的獨特解讀,以及張國榮等影星對這位導演的評價。它們仿佛用時光膠片拍攝的老電影:記錄王家衛的童年、求學生涯與成名之路;刻印60年代的香港、上海人群體的生活;折射王家衛式的格調——探戈、音樂、下午茶;洞悉都市人的愛情與孤獨……王家衛以他擅長的即興方式,親自參演這些訪談,墨鏡後面閃動着愉快的星芒。

許鞍華說許鞍華

許鞍華說許鞍華

全面剖析著名導演許鞍華的創作生涯與作品特色,共分兩大部分:上編由許鞍華自述從影以來的創作經歷,並對每部作品的優劣得失做出自我檢討;下編由許鞍華的創作同仁、昔日搭檔暢談對與許鞍華合作的印象,並收錄了多位香港著名文化學者、電影學者及影評人如金庸、關錦鵬、關本良、羅卡、石琪、卓伯棠、李焯桃等,對許鞍華其人其作(包括創作類型、敘事方法、音畫語言、電影結構、女性身份等)進行全面而深入的闡述。

張藝謀訪談錄

張藝謀訪談錄

一個備受爭議的導演,一個標誌性的電影人。不管是在拍文藝片、頻繁拿到海外電影大獎的時期,還是拍商業大片、衝擊世界電影市場的階段,又或是執導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的時刻,張藝謀總會引發討論甚或爭議。

電影的口音:賈樟柯談賈樟柯

電影的口音:賈樟柯談賈樟柯

探討了從《小山回家》《小武》到《江湖兒女》等10部重要的電影,也是賈導電影人生的梳理結。書中,賈樟柯親述從汾陽走向背後的動人經歷,分享每一部經典作品背後的傳奇故事、創作緣起與理念;記錄各個創作時期對電影的探索與思考,對於社會、現實的關懷和反思。

單讀(28):明亮的時刻:女導演特輯

單讀(28):明亮的時刻:女導演特輯

本輯《單讀》繼續關注當代青年創作者,與山一女性電影展合作,發表5位當代青年女導演的電影劇本和創作談。這是單讀用電影劇本的形式,呈現變化中的當代生活——王麗娜的《次的離別》,講述了在故鄉塔克拉瑪幹一段不斷經歷告別的童年;楊明明的《柔情史》,展現了北京胡同裡一組相愛相殺的母女關係;滕叢叢的《送我上青雲》,描繪了一名患癌的女記者在生存和理想間的掙扎;韓帥的《一九九九》,回憶了一名13歲少女初識性與死亡的過程;黃綺琳的《金都》,塑造了一位陷入真假結婚糾葛的女子,她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本書從拉康有關理論出發,論述了臺灣新電影以來最重要的電影導演——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的電影美學及各自的主要精神面向,並闡述電影中的複雜心理—文化指向。本書探究了三位導演所代表的三種不同的文化取向——懷舊、批判和創傷,探討了拉康三個精神領域在三位導演的電影中所佔據的地位,深入解讀、論述了三位元導演的作品。

本書深度專訪十六位曾與楊德昌共事的電影人——小野、吳念真、柯一正、余為彥、舒國治、杜篤之、廖慶松、陳博文、張惠恭、鴻鴻、陳以文、王維明、陳駿霖、金燕玲、張震、柯宇綸。他們涵蓋了制片、導演、編劇、錄音師、剪輯師、攝影師、演員等多重身份。他們或是以友人的立場發聲,或是從師徒的關系出發,抑或循着個人的專業提出見解,情理交織,全面回顧了楊德昌的創作生涯,多側面、立體式地還原了這位電影哲人及其作品。

日本電影導演

  • 德勒茲的小津安二郎電影批評研究

    德勒茲的小津安二郎電影批評研究

    以德勒茲的哲學分析小津的電影風格技術,在小津電影中探尋德勒茲現代電影理論中的哲學意義。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

    從三十歲到六十歲生命的盡頭,小津安二郎的日記記錄了他生活與藝術的真實側影,在大歷史的變遷下,一位真摯而有個性的藝術家,如何在藝術之路上越走越深,最終成就作為電影藝術家的小津安二郎,這部《全日記》向所有讀者揭示了其中秘密。

  • 豁出命去拍電影:黑澤明的銀幕世界

    豁出命去拍電影:黑澤明的銀幕世界

    黑澤明擔負著單純作為藝術家之外的使命,他還具有強烈意識到人類倫理道德觀的嚴肅的創作態度。“要觸及觀眾的靈魂,並伴隨那個人的一生。我希望通過電影讓觀眾獲得幸福並改變社會。”擁有這種格局的導演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黑澤明的電影

    黑澤明的電影

    本書是西方日本文化研究人唐納德·里奇的代表作。里奇與黑澤明交往甚久,參與了多部黑澤明電影的幕後和採訪工作。在書中,他從人物塑造、攝製手法、創作歷程等各方面深入剖析了黑澤明職業生涯的所有作品,全面展示了黑澤明的電影藝術,是迄今為止黑澤明電影研究與鑒賞的文本。

  • 吉卜力:一直做下去

    吉卜力:一直做下去

    作為吉卜力獨立后的首任社長及現任董事長製片人,鈴木敏夫以年份為軌跡,講述了吉卜力30年間總計22部劇場動畫的幕後回憶,從《風之谷》到《紅海龜》,你不僅能了解它們如何誕生,更能知道它們如何經過宣傳發行來到你的面前。

    濱口龍介:那些歡樂時光

    濱口龍介:那些歡樂時光

    濱口龍介誠摯剖析攝影機的特性、表演的本質及電影的意義。通過毫無保留地分享其重要電影代表作《歡樂時光》的創作過程、劇本文本,綿密輕盈的對話流、巧妙的影像維度……濱口龍介獨樹一幟的電影創作手法盡數呈現。

電影百科

法國新浪潮

克洛德·夏布羅爾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改變法國電影並影響全世界進步電影製作的“電影新浪潮”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本書對夏布羅爾的個人生平、電影生涯,以及電影內容、電影風格進行了詳細而全面的書寫。人們常說,很多導演一生都在創作一部電影,儘管夏布羅爾也曾有一些略顯詭異、口碑不佳的商業片作品,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帶有很鮮明的個人印記。對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精神世界的探討,是夏布羅爾特別關注的電影主題,這也體現在他的絕大部分作品中。

新浪潮,作為一次劃時代的美學革命,把攝影機帶離攝影棚,成功捕捉到了一代人的生活狀態,更永遠地改變了電影藝術。本書通過對大量訪談、回憶、調查報告、報刊書籍等一手資料的精讀和縷析,系統梳理了電影史上這一神話般的歷史,細緻入微地展現了“新浪潮”的緣起,到引起爭論,成為神話,繼而落幕的整個發展歷程。

觀影手記

“一年看365部電影這個習慣,我保持了十幾年都沒有改變.....,這是我一邊畫漫畫一邊達成的紀錄。”

手塚治蟲以“漫畫之神”地位享譽世界,狂熱影迷的身份卻可能少有人知。在繁忙工作的夾縫中,他十餘年來仍保持著平均每天一部的驚人閱片量。創刊百年的日本權威專業雜誌《電影旬報》特邀手塚治蟲開設了影評連載專欄,由此集結成書,60篇私人觀影手記盡皆體現他廣博的、對影像的見解,以及對電影無限的愛與憧憬。

這本忙裡偷閑的隨筆集,展現了手塚治虫廣博的知識面、風風火火的迷影生活,以及對電影無限的愛與憧憬。從華特·迪士尼、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伍迪·艾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到瀨尾光世、黑澤明……無論是動畫、真人電影,還是帶來視聽新體驗的“硬核技術大片”,字裡行間都奉上了手冢兼具影迷和創作者視角的敏銳洞察、一貫的幽默趣味和深刻思想。此外,本書還特別收錄了57幅雜誌連載時手冢親筆繪製的插畫(原專欄名為《看一看、拍一拍、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