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藝壇傳奇──陳進/

日治時期成就最高、現今討論最多的女性前輩藝術家
電視劇《茶金》仕女服裝、生活場景美術靈感來源!

◆ 首位赴日習畫臺灣女留學生
◆ 20歲入選「臺展」獲「臺展三少年」美稱,連續3年任臺展審查委員
◆ 臺灣東洋畫家入選「帝展」第一人

陳進身為新竹名門閨秀,超越當時的性別束縛,踏上留學、追求理想之路,以30歲不到的年紀便在臺灣畫壇佔有一席之地、揚名海外,更被日本人譽為「天才畫家」。細膩典雅的作品在畫壇中獨樹一格,其藝術實踐之過程亦可窺見國家統治暴力、父權體制、殖民歷史現實、多重權力支配框架等課題。
過往對陳進藝術的研究不在少數,大多從閨秀畫家角度切入,建築與文化研究學者殷寶寧回到陳進所處歷史時空,以多元權力支配架構的論域為其藝術實踐建構不同的觀看與詮釋視角。


一種前所未見觀看台灣美術的有趣方法!


藝術家才擁有的藝術創作感受力與學者才擁有的社會事實洞察力通常只能二選一,本書作者很幸運具備二者:在美國接受藝術家訓練、在法國接受社會學家的訓練,這讓她得以提出一個全然嶄新的角度,帶領我們同時重新觀看台灣美術進展、重新思辯台灣認同問題。

作者認為台灣這座島嶼是針對文化霸權、殖民、國族主義等議題進行辯論的理想實驗室,她藉著視覺藝術的幽微特質,探討了美術領域行動者圍繞著認同問題所採行的表達與策略,從中分析中國性(sinité)、台灣性(taïwanité)與西方性(occidentalité)的三角關係,而所推展開來的討論,讓我們重新審視了霸權下的成見。
潘家欣 /挑戰成見,讓島上的大象現形——讀《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一段爭議的政治進程》
從小,我們就聽過藝術圈內流傳一句話:「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

很有趣,這句話不知道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在國外的美術史書籍裡,只讀過某某藝術家是激進的社會主義者、某某藝術家是民族自決的倡議者、某某藝術家是革命者,從來沒有看過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這樣的論調?又,為什麼在台灣,任何事情最後都會扯到政治,卻又都要說:OO歸OO,政治歸政治?

這本書,以藝術史的爬梳為底,提出了解答:因為我們當下所知、所想、所建構的一切,都來自於這個島嶼充滿爭議的政治進程。

作者從清帝國對日戰爭失利談起,一路浩浩蕩蕩寫進了當代。台灣幾度政權轉移,都伴隨著巨大的移民潮,並帶來社會、文化與政治力的激烈拉扯。乍看書名,或許會以為是一本知識普及的美術史書,但是翻開目錄,作者開始提出「文化霸權」、「國族創傷」、「記憶戰爭」等詞彙,欸欸等一下,這不是一般美術史普及書會出現的字吧!
  • 裝飾台灣的春天:1934-1945台陽美術協會資料彙編

    裝飾台灣的春天:1934-1945台陽美術協會資料彙編

    拼貼光影、翹首尋找前輩藝術家們身影的我們

    本書以台陽美術協會創立年至因戰爭而暫停展覽(1934年-1945年)的十回展覽會、藝術家參展紀錄等史料收集為主,例如「材料篇」來源自文獻資料、剪報、微捲等依年代輯編,有台陽美協成立聲明書、各回展覽會目錄與邀請函、合影,展覽會相關報章報導等史料。

    力求將各種類文獻資料盡量貼近已知的原件尺寸或可閱讀之樣貌,企以提供給台灣美術史的愛好者與研究者們,作為拋磚引玉也好,引發更多的縱切橫剖的主題與深究,一同來裝飾台灣的春天。

  • 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雄獅美術李賢文的回憶

    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雄獅美術李賢文的回憶

    美術隊伍中的他們

    臺灣美術的視角,如果能夠包含對歷史的敬意與對人性的溫情,那麼,這樣的史觀,必然更貼近歷史真實,也更具創造性的想像!
    於是,我試圖用「文字」記錄當年與先行者的關係與對應;用「繪圖」表現他們「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的音容樣態。
    以意像與圖像,雙重建構出臺灣美術更具景深的願景。當回憶細節與文學情境,再度綻放歷史的光影,一個又一個美術前輩的出列,也站立出臺灣美術發展的稜線。—李賢文

  • 美術贊助者與台灣美術

    美術贊助者與台灣美術

    台灣美術的發展歷程以及贊助者

    日治時期,藝術家接受美術教育並積極參與展覽得到嶄露頭角的機會,在他們背後站立著懷抱理想職志的藝術贊助家,例如黃土水背後有林熊徵與許丙,郭雪湖、李石樵與顏水龍背後有林獻堂,還有許多藝術家背後有楊肇嘉等人。

    二戰後,隨著現代化政策帶動工業與商業的繁榮,贊助者與收藏家則日益熱絡與型態多樣。這些台灣美術的贊助者不僅在金錢上協助藝術家,更對於藝術家展覽策畫宣傳、生活照顧等各方面提供無私的付出,讓藝術家能夠安心地持續創作。

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美術史上有過哪些精采作品和人物。

鑒於一般大眾長期對於臺灣美術史非常陌生,「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化身親切導覽,向來訪觀眾述說一個又一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

在動盪的世界中,以藝術突圍走向新時代

黃土水是第一位進入東京美術學校的臺灣雕塑素人,也是第一位登上日本帝展舞臺、並單槍匹馬與日本雕塑界較量的臺灣雕塑家。

他是被高度評價為臺灣現代美術史上的先驅者,也是最先以「臺灣」作為明確作品主題、進行創作的藝術家。

鈴木惠可將黃土水的藝術之路描述為:「在出發之後,迎面而來的是有如荒原、從未有人走過的未知領域。」而黃土水走入這片荒原,也走向激烈變革中的世界局勢、複雜交織的文化認同。

「在認識臺灣美術史的路上,我們還要努力學習。」──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劃顏娟英、蔡家丘
2019年,在福祿文化基金會贊助支持下,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顏娟英與一群臺灣美術史學者組成團隊,開始進行為期兩年的「重現臺灣現代美術史研究計畫」。這個計劃的問題意識是:直到上個世紀末,公立美術館才陸續成立,開始系統化地典藏與研究臺灣現代美術作品,然而,仍有非常多作品在民間或海外,因此該計畫便試圖走訪尋找深藏於民間的美術珍品,進行研究,甚而協助修復及保存。

團隊將第一年的研究成果轉化成「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在2020年疫情期間掀起熱潮,展期雖才三個月,仍帶來4.5萬參觀人次,展覽畫冊《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也在短時間內再刷,於募資平台上募得400多萬。兩年後,延續著這股熱潮,團隊趁勝追擊,將第二年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書,推出兩巨冊《臺灣美術兩百年》。


關於藝術與社會運動交會的在地記錄

這些發生在生活周遭,由電視或網路媒體放送的社會事件與抗議運動,不一定與我們直接相關,卻為群體創造議題討論的空間與進步養分,甚至帶給藝術工作者回應世界的動力和創作靈感。

重回轉動時代的重要時刻,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有什麼樣的關係? 是平行世界、互相衝突或是互為主體?


以在地現實做為我們的問題意識,
以書寫抵抗遺忘。


將「當代」此一在地時間點視為與八○年中後期政治解嚴與社會變動相關,更明確地將九○年代專題展覽的出現,以及對應對既有藝術機制之不滿,做為台灣當代策展研究的暫時性起點。

二十年終得一磚,《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專訪策展人呂佩怡
1987年,解嚴,隨之迎來90年代,各種文化熱烈迸發的黃金時代。倏忽行過二十年,當塵埃落定,我們終究得從緬懷中起身,站上一個歷史節點,清點積累至此的資產,尋找繼續前行的方向。《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亦是把持這樣的初衷,梳理二十年來的展覽與文件,釐清「策展」的定義,標誌出轉捩點與里程碑,試圖給予台灣當代藝術發展一種定位。

有趣的是,這部大書的樸素設計相較其張揚的企圖顯得低調,甚至沒有任何藝術圈大老掛在書腰上指名推薦。「大老都在書裡了!他們不在書腰上對你說讚,而是在書裡告訴你他們的親身經歷。」本書主編呂佩怡指著書封右下角彷彿落款用印的設計標誌說,「這本書呈現的是『我們』的觀點,也許很多人不一定同意,但至少是我們努力了三年所抓出的軸線。」

三年。在這個講求五分鐘讀完一本經典小說的年代,用三年做一本書顯得如愚公移山般滯拙。「這是一個講求速度的速食社會,但是當所有東西都因講求速度而變得淺碟,我們反而做了白工。若沒有基礎,遇到問題時沒有東西去參考和修正,反而要從零開始,這豈不是消耗了集體的力量?」然而,並非現成的龐大史料待呂佩怡整理分析,反而是歷史的空白難堪,激起了她的執念。

這本書的起心動念來自呂佩怡寫博士論文時,「我發現90年代的圖片都不見了,不是幻燈片發霉,就是沒轉成數位檔,如果現在不做整理,後面的人會更難研究。台灣是個沒有歷史、沒有檔案的社會,大家都以為自己做的東西很新,獨一無二,但看完這本書就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歷史就在那。」
當代藝術界最具影響力策展人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揭示策展如何帶領我們創造全新的未來!

奧布里斯特在《策展之道》中回顧他如何開始對策展產生興趣並成為一名策展人,從1991年在蘇黎世自家小廚房舉辦第一場展覽「世界之湯」,到與格哈德.里希特、克里斯提昂.波坦斯基、吉爾伯特和喬治、庫哈斯等藝術家、建築師、藝評、哲學家的相遇與和對話,奧布里斯特透過與其他領域實踐者的對談來了解、認識藝術,許多創意的計畫便由這些交流中誕生。

奧布里斯特以獨到觀點道出對策展的看法,包含:展覽場地的各種可能性、策展的本質、跨領域的藝術理解等,本書進入他的策展世界、撿拾其經驗碎片,讓所有對策展躍躍欲試或努力在這條路上實踐自我的創意工作者,都能透過這本書更瞭解這位當代策展人。



藝術,與其背後的人們與時代。

在黑暗也光明的時代下,藝術創作仍源源不斷的繼續發生著,看看他們如何轉變傳統美術館保存功能,自己開畫廊引介新藝術潮流。

如何「想像」策展這件事、策畫與執行,如何在空間、經費、藝術家、作品之間取得平衡,將作品與語境展示於美術館或藝廊。

如何以策展的方式,傳達意念,將創作背後的人們與現場觀眾連結,產生關聯,甚至在互動下,形成另一個新作品。本書不只是關於展覽的故事,也是20世紀的歐美藝文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