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天后.推理女王.經典不朽
全球最暢銷的作者.跨世代的閱讀謎戀

全球每三到四人之中,就有一人讀過克莉絲蒂──

★金氏紀錄中「人類史上最暢銷的書籍作家」,作品譯成103種語言
★全球狂銷超過20億冊,銷售量僅次於聖經及莎士比亞
★唯一成功創造兩位知名神探(白羅&瑪波)的犯罪小說作家,至今無人能及
★作品登上大小銀幕數量最多,是導演與編劇的最愛
★全套80冊,唯一最完整的推理經典
★全新視覺編排設計,特別規劃「神探系列導讀」
★ 鴛鴦神探系列導讀〈歡快氣氛下的解謎樂〉,龍貓大王通信/撰文
★特別收錄:克莉絲蒂大事記與推理作品出版年表
非珍藏不可的原因

【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67-80特色】

兩本入列克莉絲蒂自選十大最愛小說──
《無盡的夜》:克莉絲蒂自選十大最愛小說 TOP 7
《畸屋》:克莉絲蒂自選十大最愛小說 TOP 8
克莉絲蒂筆下顛覆傳統方法、為你排憂解難的另類偵探——帕克.潘(Parker Pyne)登場
勇於冒險、慧黠獨立的隱性偵探──看推理女王筆下的女性角色
邁向未知旅途,展現異鄉風情的「旅情推理」
神祕的靈異事件,其實是迷信與理性、邪惡與良善的碰撞衝突

通俗是一種功力--吳念真(作家、導演)
阿嘉莎.克莉絲蒂,如果我們光拿出她說過的故事和聽過她故事的人口數字,就足以嚇死你。五十多年的寫作生涯,她總共寫出六十六本長篇推理小說,外加一百多篇短篇小說和劇本。文字的敘述可以讓全世界幾代的人「聽」得過癮、「聽」個不停,除了聖經,也許就是克莉絲蒂。她不是神,但她真的夠神。
從大眾視角到跨界嘗試的閱讀體驗
克莉絲蒂非系列導讀|路那(推理評論家)

說到阿嘉莎.克莉絲蒂,即使是不太常閱讀推理小說的讀者,也很難不聯想到有個完美鬍子的偵探白羅、老小姐瑪波,又或者是她享譽國際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一個都不留》等名著吧。

克莉絲蒂的廣受歡迎,還在於台灣近乎出版了她的全集。儘管台灣的出版能量相當驚人,但放眼國內外作家,有此殊榮者也在少數。這些作品中,除了廣受歡迎的系列作外,另有數量相對較少的獨立作品。這些作品或受累於知名度不高,或受累於缺乏讀者熟悉的偵探角色,而較少進入讀者的視野之中,然而,這不表示它們本身不值得一讀。

在這裡,我要先岔出去談一下柯南.道爾(Conan Doyle)與莫里斯.盧布朗(Maurice Leblanc)。這兩位除了同樣大受歡迎之外,他們其實也同受被角色綁架之苦──柯南.道爾一心想當個嚴肅作者,為此不惜「殺害」福爾摩斯,卻又在大眾壓力之下不得不讓他神奇地死而復生的事件,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或許不是很多人知道,創造了亞森.羅蘋此一大受歡迎怪盜角色的盧布朗,最終也因羅蘋大受歡迎,且擅長易容的形象深植人心,導致他不得不將新偵探角色吉姆.巴內特(Jim Barnett)降級為羅蘋的分身。與道爾交好的克莉絲蒂,自然理解箇中艱辛,或許也因此早早意識到她不能再重蹈覆轍,是以她不僅致力於故事的創造,同樣致力於角色性格的劃分。但此事並非一蹴可幾。舉例而言,短篇小說〈情牽波倫沙〉的偵探,發表時由帕克.潘擔任偵探角色,稍後又更替為白羅一事,即讓人意識到帕克.潘與白羅之間的共性:相同的公務員退休身分、同樣與偵探小說家奧利薇夫人為好友,帕克.潘的祕書萊蒙小姐日後成為白羅的祕書等,種種線索都暗示著帕克.潘與白羅可能享有的共同根源。然而,是什麼讓帕克.潘沒有被白羅「吸收」,一如巴內特與羅蘋?閱讀《帕克潘調查簿》與收錄於《情牽波倫沙》的兩個短篇時,不妨仔細考察白羅與帕克.潘的不同之處。

...繼續閱讀

20周年紀念典藏|瑪波小姐登場!

瑪波小姐──洞明世事,仍不失對人情的寬諒
神探瑪波系列導讀|撰文 吳曉樂(作家)

瑪波小姐是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的兩名神探之一,名氣不若白羅響亮,支持者倒是挺死忠專情。她也是推理小說界「女偵探」的第一把交椅,至今仍無人能動搖其地位。瑪波小姐系列合計有十二本長篇、兩本短篇小說集。以及一篇收錄於《哪個聖誕布丁?》的小說〈葛林蕭的笑話〉。常有讀者受「小姐」二字所誘,誤信瑪波小姐是妙齡少女,但英文中,未婚女性一律以Miss稱之,實際上,瑪波小姐已六十好幾。按照蓋達克警官的形容,「她的模樣非常蒼老,頭髮雪白,粉紅的臉上布滿皺紋,一對藍色眸子柔和且真摯無邪」。

瑪波小姐亦是知名的「安樂椅神探」,她的歲數與支氣管炎等痼疾限縮了她奔走的範疇。大部分時間,瑪波小姐僅在英國村鎮裡穿梭,一邊喝茶,一邊傾聽案件相關的陳述。克莉絲蒂刻意將筆下兩位神探做出區隔,白羅是比利時難民,案件時常顯現壯闊的異國情調,瑪波小姐系列則洋溢著恬謐、悠哉的英國小鎮氛圍。瑪波小姐經手的案件,多半以某座莊園、公館為中心,在傭人、園丁、廚師、仕紳與貴婦人等交織而成的人際網絡裡,一樁樁謀殺案就此鋪展。

...繼續閱讀

【博客來偵探社】 冬陽|朝起點踽踽而行的告別之旅──名偵探白羅下台一鞠躬之作《謝幕》


曾經想過用「終須一別」、「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之類的話作為談《謝幕》的起手式,後來想了想,若這世上真有那位蛋頭臉上梳整漂亮八字鬍、不時叨念「灰色腦細胞」且引以為傲的比利時佬,他應該會在另一個世界嗤之以鼻地(用法語)說:「真是陳腔濫調!」

《謝幕》這個中文書名沒有把原文 Curtain: Hercule Poirot's Last Case 完整翻出來,冒號後面的「赫丘勒.白羅的最後一案」並未故弄任何玄虛,我也不怕在此揭曉最後結局:一代神探溘然長逝,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但留下了一只公文箱給他的摯友亞瑟.海斯汀上尉)。這部長篇小說發表於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辭世前一年的1975年,距離白羅在《史岱爾莊謀殺案》初登場的1920,相隔已超過半世紀,那時他已是自警界退休的五六十歲年紀、因戰爭從老家逃至英國落腳的落魄異鄉人,若按照實際(書籍出版年)的光陰流逝應是超過120歲的超高齡人瑞,小說的時空則是掐短了些,自1916年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約莫三十年日子,積累成38冊長短篇冒險探案故事。

...繼續閱讀

【博客來偵探社】冬陽|三重反轉!「推理解析」謀殺天后克莉絲蒂筆下瑪波小姐的獨特魅力

她是村子裡最壞的女人,
她總是知道每一件事,
並且做出最悲觀的推斷。


嗜讀推理小說的讀者之中,有一群人特別喜愛「劇情反轉」的滋味。比方說,原本被斬釘截鐵認定是凶手的人竟成為下一名被害者,偵探費心揭穿的詭計遭新的證詞或證物打臉推翻,以為那死不認罪的狡詐歹徒被捕後再度出現另一具屍體,甚至是偵探主角突然臉色大變、抱頭懊惱,驚覺自己落入犯人設局差點誣陷清白人士,而將劇情又一次推往另一個高潮,直到真相終於大白──

在此姑且以這種「推理解析」的方式來展現類型閱讀的獨特魅力,只不過要介紹討論的並非特定作品,而是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的名偵探珍.瑪波小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