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


睡眠剝奪.社交障礙.注意力碎片化.上癮
NYU教授、掀起全球討論與關注之作


前幾年,你可能讀過矽谷的科技人,不讓小孩過早接觸科技產品或社交媒體的報導,主要想避免自己的孩子陷入科技成癮或社交失能或焦慮的狀況。如今,幾年過去了,矽谷的科技人擔心的事情,成為人人在經歷的現實。

特別在Z世代(1995-2010),他們與科技產品、工具並進成長,經歷著虛擬空間與欠缺豐富生活體驗的「大重塑的童年」。他們擁有連結最廣大世界的能耐,卻也成為最脆弱的一代。作者從統計數字中發現,從2010年代初,心理健康開始下滑的趨勢,包含在焦慮症、憂鬱症的患病率和自殘率都有顯著上升,其中對女孩的影響更為劇烈。

★一個作者親身體驗的故事★

我與青少年的父母交談時,話題往往會轉向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和電玩。家長描述的情況不脫幾種模式,其中一種是「衝突不斷」:父母試圖訂立規則並努力執行,但電子設備實在太多;孩子有各種理由跟父母吵,力爭放寬限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有太多規避限制的方法。結果,家人之間一天到晚為此爭執不休。維持家庭儀式和家人之間基本的互動愈來愈困難,感覺就像在抵禦不斷上漲的大浪,這股大浪不僅吞噬父母,也吞噬孩子。

和我交談過的家長,大多數人的故事並不是什麼已確診的精神疾病。相反地,他們有一種潛在的不安,擔心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正在發生,擔心孩子因為上網時間愈來愈長而錯過了什麼──實際上,幾乎是錯過了一切。

但有時候,家長告訴我的故事黑暗得多──他們覺得失去了孩子。波士頓的一名母親告訴我,她和丈夫為了讓十四歲的女兒艾蜜莉遠離社群平台Instagram,做了諸多努力。他們目睹IG對她的傷害。為了限制她使用IG,他們試了各種保護程式,試圖監控並限制她使用手機上的應用程式。結果家庭生活淪為不斷的衝突與抗爭,...這個實例讓人不安又心痛。

...繼續閱讀


❝ 他們生長在最安全的年代,卻是心理安全感低落的世代 ❞


帶領我們理解網路世代的孩子,陪伴孩子面對的情緒風暴,邁向自我認同整合路途

社群時代下的青春期情緒困擾×人際問題×家庭教養解方

★資深臨床心理師陳品皓第一線青少年心理現象觀察

於網路下成長的孩子稱為「過曝世代」,作者長年輔導與服務下觀察到,孩子問題的類型在這十年間轉變成人際退縮、網路沉迷、學習低落等。
美國衛生局報告中也指出,社群媒體可能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幸福造成嚴重傷害。
跟著作者,帶領我們進入孩子的世界,理解這些網路特性為何惡化了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焦慮與情緒困擾。讓我們用更溫柔的心,孩子適合的教養。

孩子為何情緒低落、拒學、網路沉迷⋯⋯?

★校園心理師整理第一線諮商經驗與技巧

孩子看似有家人、朋友,卻害怕別人看見真實的自己。而網路社群使孩子難以建立深度人際關係,學校成績變成孩子評價自我的標準;而疫情之後,更讓那些原本在人際與課業上遭遇挫折的孩子,變得更加懼學與自我封閉。
書中收錄給父母的「教養情境X溝通心法」實戰精髓,讓我們學會用孩子「需要的」方式陪伴,建立信賴的親子關係,找到彼此舒服自在的方式,再次嘗試靠近,緩緩地終結孤單!

網路世界才是現實的世界

他們就是在網際網路中成長,更透過網路呼吸的世代。

對於網路的全然依賴,使得這個世代不善於實體世界的人際相處,拉長了童年期、延後了長大成人的時間,形成與過往的千禧世代(1980-1994)、X世代(1965-1979)、嬰兒潮世代(1946-1964)全然不同的新世代。

i世代確實遠比上一代憂鬱、不愛讀書,也比上代更包容、擁抱差異。同時,他們不但遲遲不願長大,對未來更有難以言述的不安及恐懼。

什麼程度算是網路成癮

以作者真實經驗,提供父母師長具體可循的教養方針

2018 年WHO將網路遊戲成癮列為正式精神疾病,稱為「遊戲障礙症」,促使人們開始更加正視網路遊戲對生活的影響,不單是網路遊戲,當臉書、IG、LINE、Youtube等各種APP充斥著我們每一天的社交、學習與工作,身心失序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透過十二則心理情境故事,含括3C產品對幼兒大腦的影響、網路遊戲成癮,以及網路霸凌、拒學繭居、自殺等,說明其心理成因和治療對策。


❝ 面對迷「網」兒,我們不需要苦苦相逼,掌握數位教養 ❞


守護孩子不受網路成癮毒害,讓孩子養成健康生活好習慣。
3C對孩子到底是好是壞?


★孩子常常上網滑手機,大腦會發生什麼事?
該如何幫助身為「數位時代原住民」的孩子,


★數位時代,孩子面臨什麼危機? ★   
◆多巴胺:社群媒體按讚、收讚→渴望多巴胺→手機成癮。   
◆皮質醇:熬夜線上打怪→皮質醇過多→焦慮、憂鬱、身體發育受阻。   
◆腦內啡:一心多用→阻斷腦內啡→損害認知記憶力、身心出現病痛。   
◆催產素:少與真人互動→缺乏催產素→感到孤獨、不安,變得易怒又自我中心。   
◆血清素:少運動→阻礙血清素→損害創造力與自信心。

這本書用淺顯的文字告訴你深奧的腦科學及教養原理,也揭露了為什麼矽谷高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或創辦人都想辦法延後讓小孩使用智慧型手機!

透過這本書將更加了解孩子使用3C會對他們有什麼影響,並學會用實際科學方法對抗孩子手機成癮。挽救孩子的大腦發育,強化孩子的思考力+創造力!

守護孩子不受網路成癮毒害

★把握黃金處理時機,在孩子陷下去之前,拉他一把!

吃不下、不專心、坐立不安、大哭大鬧,不給3C,孩子痛苦得像毒癮發作!於是,你又心軟了……
3C產品不一定是破壞親子關係的魔鬼。他特別列舉爸媽最煩惱的30種狀況,針對5大關注焦點,提供了128個關鍵對策,只要善用堅定、合理、耐心、規律加理解,就能把3C變成陪伴親子一起成長的教養好幫手!

孩子的第一隻手機何時給?

★把握數位教養觀念核心

現今3C及網路問題嚴重困擾家長,常問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時候可以讓孩子開始使用手機或網路?」。因為我們身處數位時代,生活中充滿著網路及3C產品,孩子很難不接觸到,所以完全禁用絕非上策。
羅列出家長最常面臨的十三個孩子3C成癮問題,設身處地地提供最實際的解方,面對在「網海」中載浮載沉的孩子,我們都可以用溫和且堅定的方式,陪伴孩子脫「癮」而出。


不是網路有毒,是你空虛、寂寞、無人懂
作者:陳志恆 企劃:青春博客來編輯室

有人稱這十幾年來出生的孩子為「滑世代」,因為,當他們接觸到這個世界時,智慧型手機各種數位科技就已存在,並被普遍使用。
大人常說青少年不懂得自省,不知道自己中了數位之毒已深。不!孩子們其實是有「病識感」的。有許多人不但知道自己被手機糾纏,以致無法專心唸書,還很討厭這樣的自己。無奈,卻怎麼也抗拒不了手機或網路,任憑它們一點一滴蠶食著寶貴的光陰。

...繼續閱讀


❝ 我們如何面對AI時代 ❞


該如何教會孩子使用AI?學會與AI共處,並在未來創造超越AI的價值。

❝ 網際網路遠比你想像的更危險❞


在這個世界裡,成人可以隨心所欲放縱自己一時的衝動,兒童卻幾乎束手無策,無法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和孩子討論線上安全問題

沒有所謂安全的網站,只有懂得自我保護的使用者

日新月異的科技和網路時代徹底改變了我們接受資訊、社交溝通、悠閒娛樂的模式。身為數位世代的原生住民,孩子早已習慣於自由多元的網路世界,擁有一身嫻熟的數位技能。

然而,孩子仍處於心智尚未成熟的階段,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飽受同儕的壓力、不懂得如何正確保護自身安全,因此容易淪落為網路色狼的囊中物。

全美都在教的網路公民課

網路世界,有哪些潛在的危險?現代人最好從小就知道的數位求生技能

色情簡訊、網路霸凌、情色報復、網路掠食者⋯⋯種種潛藏的危機,讓父母想從孩子手裡直接拿走平板或手機,希望能逃避可能的風險。

作者透過實用建議,告訴父母如何指導孩子,擁有安全且正確的網路使用認知,既能享受數位生活帶來的便利,又能保障網路安全的各個面向。

意想不到的犯罪深淵

不能容許的犯罪,在一支手機就能隨意接觸的平台上不斷發生

交友騙照、釣魚網站、個資外洩、投資詐欺、演唱會黃牛、誘騙海外打工…… 各種網路威脅早已滲透現代生活,犯罪的目標將是每一個人

我們在使用網路時也要建立警覺的態度,不輕易說出個人資訊,當孩子成為受害者時,對於父母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貶低或漠視孩子的感受。

社群時代的自我保護指南

人們永遠無法保證自己不會犯錯,孩子會不會是下一個被出征的人?

為什麼,突然有這麼多人來我IG洗版?為什麼,社群上一堆人在轉發我的影片? 為什麼,收到這麼多充滿仇恨的私訊?一則影片、一則留言,可能瞬間掀起一場人生風暴,所有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我們是否進入了一個,不能犯下任何錯誤的時代?任何道歉或改變都無法獲得寬恕?如果你是下一個被出征的人,該怎麼辦?


❝ 正視數位時代的風險 ❞


身處數位時代,人的處境是什麼?人們是否因為貪圖便利,而喪失了自主權以及基本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