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在科技史領域享有民族英雄般的崇高地位,然而一旦將其還原到歷史語境,便會發現,作為一名傳統意義上的士大夫,他其實經歷了大起大落的仕宦生涯——從“王安石新政”的參與者,到淪為“新法叛徒”慘遭流放。本書採取了獨特的“對照式”結構,揭示了沈括的仕途經歷與貫穿其一生研究的“聞見主義”立場之間的聯繫,既是一部人物傳記,更是一場對哲學觀念的探索。
作者以“聞見主義”為核心,建立起一套挖掘北宋知識世界的概念,將其帶入對沈括的生命歷程和歷史語境的理解中去,深入考察了沈括與同時代人迥然有別的認知模式——基於聞見之知的認識論哲學,進而發掘出北宋時代思想史隱藏的面向,重構了我們對北宋知識世界歷史圖景的認識。
為什麼上百萬的德國普通民眾會接受希特勒這樣一個人物,信奉他“大雜燴”般的思想,認為他是德國的“救星”?他們為什麼會投票支持納粹黨,讓其從一個小黨壯大成為德國第一大黨;他們又是如何把自己綁架上軍國主義的戰車,無法回頭的?
本書作者分析了希特勒思想的組成與來源,他的反猶主義怎麼形成的,他如何攫取納粹黨的權力,進而又竊取了國家最高權力。希特勒成了一種思想、情感和目標的代表人物,他與成千上萬的真正信徒分享了這些思想、情感和目標。普通民眾最終接受了他的充滿仇恨和殺戮意味的極端主義意識形態的輸出。
這是一部希特勒如何攫取權力的歷史,也是一部德國民眾如何接納他並最終成為他的犧牲品的歷史,是對納粹意識形態如何從政治邊緣走向德國人生活核心的傑出研究。
在本書中,波茲曼針對美國教育系統的根本問題進行了全方位探討,指出美國教育出現危機的原因在於教育工作者沉迷於教育的技術方法,卻忽視了教育的根本意義與目的。作者批判了幾種流行的敘事,如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分離主義;同時揭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於塑造學生對民主、團結、多樣性、批判性等人文主義價值的認同。
講述了土壤與人類社會之間上萬年的關係變遷,並深刻揭示出,看似毫不起眼的土壤,卻可能成為決定文明盛衰的關鍵。從作為文明源頭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到工業時代的美國西部;從亞歐大陸腹地的俄羅斯草原,到南太平洋與世隔絕的狹小海島……過往的眾多文明因土壤侵蝕而衰落的真實案例,連接起了過去與當下的歷史,也對未來發出了啟示:除非我們轉而採取更具可持續性的策略,否則現代農業社會將會重蹈覆轍。
作者通過查閱公開檔案資料,以及直接採訪三大家族的後人,巧妙地整理了日記、信件、口述歷史和回憶錄,以支持她的論點:戰時的壓力扭曲了正常的家庭紐帶,因此西方領導人與女兒之間的關係更像是商業夥伴之間的關係,而不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忠誠和謹慎被視為最重要的。
本書通過大量有趣的例子,簡潔、生動、清晰地介紹了倫理學的基本理論,討論了諸如社會公正、不同文化下不同的倫理規範、宗教對倫理觀的影響、我們是否有幫助弱者的義務,如何面對安樂死,如何面對動物,人類的尊嚴等等問題;是倫理學入門讀物的經典之作。可作為大學通識課讀本。
你是否對曾經很喜歡的事物逐漸失去興趣?你是否在得到自己夢想的一切後感覺不過如此?你是否很久都沒有放肆地大笑且感覺生活毫無意義?你是否意識到,見多了悲喜劇和奇葩新聞的我們,越來越難快樂起來,已經滑向情感冷漠、快感缺失的邊緣?快感缺失,即失去從過去喜歡的事物中獲得快感的能力。長期的快感缺失會讓我們失去對生活的敏感度,不僅難以快樂起來,還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走向抑鬱。
本書從快感缺失這一概念入手,多個角度分析產生快感缺失的原因,讓你了解快感缺失如何影響你的情緒、感覺、思維與行動。以及如何通過更新大腦的獎勵迴路、擴大觀念範圍、創建“不辦”清單、有效飲食等方式,重塑對生活的感受,找回生活中細微的快樂。
本書解釋了理性人的利己主義行為存在的悖論,並證明無私是有回報的,但只有那些看起來真正無私的人才能獲得回報,這使利己主義陷入困境。
探討科技創新在 600年間如何影響和塑造過去、當下以及未來的社會和經濟制度。書中以人造黃油、農業機械化、電力、機械製冷、錄製音樂、轉基因作物和動物等技術創新為例,揭示了新科技如何誕生、紮根並推動制度變革。
八個附錄組成的龐大數據集展現了宋元明三代的經濟發展周期,本書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各朝制度的運作效率和市場規模的長期變化,並啟發人們思考當代中國在經驗和理論層面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