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只有前傳,不會有後續

回顧臺灣的自然探查歷史,探索這位博物學者早期的養成

回顧臺灣的自然探查歷史,鹿野忠雄無疑是頭號傳奇人物。想像百年前一名十八歲的年輕人,為了自然觀察遠赴異域讀書。從昆蟲採集到高山攀爬,從生物地理學到民族學、考古學,廣博知識的養成,在這裡一步一腳印地淬鍊、孕育。

假如臺灣的自然風物是一門課,他不只在這裡認真學習,還把生命裡最璀璨的青春時光都託付了。這是鹿野忠雄獨一無二的熱情和信念。臺北高校差點死當他,臺灣山林卻加倍奉還,擁抱了這位日本青年。

這是劉克襄迄今最嚴肅艱澀的著作,也是一本難產的書。

將近三十萬字的書寫,以地域分區,搭配時間軸線,從少年鹿野娓娓道起,直至1933年底次高山最終回的調查。內容涉及廣泛,每一面向皆是學問。除了直接分析,也援引當時的日籍或臺籍人物,例如鹽月桃甫、明石哲三、林獻堂、陳澄波、辜振甫、高一生、王雨卿等。透過這些人物的創作或足跡,輝映出鹿野忠雄的多元面向。


 台灣高山文學的經典巨著  


鹿野忠雄是傑出的博物學家、民族考古學者,對台灣高山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本書是他在東京帝國大學就讀二年級時,回到台灣進行170天連續登山勘察的紀行文章,包括玉山、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卓社大山等山塊。書中除了文字優美的高山景觀描述外,鹿野忠雄更發揮博物學及民族學的縝密觀察與學養,忠實呈現當時台灣山地的布農族生活、動植物生息狀況,以及地形與登山路線的勘察,行文中充滿年輕人對土地的熱情與抱負,讀來酣暢淋漓。

日本人的紀錄

臺灣自然史的重要經典


從文化、名勝、生態,一口氣看遍百年前的南洋

一位來自東亞的博物學者,如何看待當地的自然風物。由此再悉心對照,1850年代生物學家華萊士長達八年探查的《馬來群島科學考察記》。

從當時臺灣屬於日本南進的地理位置,作者如何觀察和思索南洋一帶的風物,又做了何樣的心得。迄今從旅行報告爬梳,這些感懷和體悟仍是一個饒富深義的歷史議題。

蘭嶼最早的人類學論著


最早以民間身分對臺灣原住民,進行人類學調查的日本學者。

鳥居龍藏是日本對東亞民族的歷史、文化、民俗進行調查研究的創始人於一八九六年的五年間,先後四度的臺灣人類學調查中,鳥居龍藏徒步入山探險,足跡遍布臺灣本島及蘭嶼等地。

留下了《人類學寫真集:臺灣紅頭嶼》、《東部有鯨面蕃語和苗族語言的比較》等寶貴的田野調查記錄。尤其《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是研究蘭嶼最早的人類學論著,保存著雅美族群的文化原型,具有不可忽視的學術價值和貢獻。

西方人的紀錄

百年前的德語臺灣遊記


雙方在美麗之島交會,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

1898年2月至5月,費實親身探訪日治初期的臺灣,彼時國際間對這個日本的新殖民地所知不多,費實想觀察的重點是臺灣在進入日本統治時代後,島內不同族群以及與外來者之間的關係為何,並且注意日本人以何種方式建設臺灣以獲取經濟利益。

費實的臺灣紀行雖充滿帝國主義及個人主觀批判,卻也十分詳細地記載了當時漢人及原住民的文化及其處境,對於有興趣了解百餘年前臺灣社會狀況的讀者而言,食衣住行育樂的描寫皆不缺,乃彌足珍貴的第一手旅遊書寫紀錄。

1920年代的臺灣畫像


雙方在美麗之島交會,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

在這隱隱不安的戰間期開端,臺灣總督府為魯特呈現的是一幕幕產業與建設突飛猛進、朝氣蓬勃的景象。

曾經擔任英屬北婆羅洲殖民地官員的魯特,卻在讚賞進步發達之餘,憑著自身的東方知識和經驗、對於臺灣歷史的廣泛閱讀,以及不受官方行程拘束的觀察力,敏銳察覺到日本殖民統治光鮮亮麗的背後眾多扞格不入、困窘挫敗之處,尤其是日本對臺灣原住民理蕃政策的缺失,他都在書中一一針砭並給予建議。

原民文化與傳說

  • 東海岸十六夜

    東海岸十六夜

    臺灣最悠久的史前遺跡就在東部,進入歷史時代前,東臺灣就已在世界舞臺活躍。學者透過科學證據,發現新石器時代流傳於東南亞的玉器,有些竟來自花蓮豐田;東部也曾發現大量材料來自西亞、南亞的玻璃珠,透過與東南亞的貿易流傳到先民手中。東臺灣早就是海洋貿易的一環,只是不被主流描述,進而被想像成不存在。明明有古老深厚的歷史,人們卻擅自忽視。

    妖怪研究者、奇幻小說家瀟湘神透過一次次在東海岸的旅行與研究,搜羅東海岸的故事野史、鎔鑄多次考察紀錄,將經驗與歷史敘事的框架重疊,讓傳說落腳,在迷離幻景中挖出那刺眼的現實,企求鬆動人們心底的頑固邊界。

編入與抵抗

  • 強制移住: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

    強制移住: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

    梳理高山原住民從「現地保留」到「下山種稻」的轉折過程,並透過41張精細的地圖與社會網絡圖,說明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如何在移住過程中被打散重組。全書立基於事件時間性,闡明歷史的路徑依賴、時間異質因果、全局偶連性等特性,並駁斥「強制下山乃歷史進程之必然」與「統治者為了分化原住民而推動移住」這兩種常見解釋。

  •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

    從「蕃地」到「山地」,原住民族社會如何被國家機器收編為「地方」?

    戰前日本政權的「蕃地」統治和戰後國民黨政權的「山地」行政,是為推動地方化而設的過渡性體制;兩者均以「國民形塑」為基礎,將原住民族居住區域收編及整合至一元式統治、行政體系底層為目標,而設計各種制度實施政策。但過程中卻把政治上的不平等關係帶進原住民族居住區域裡,並剝奪原住民族文化自律性生產的安定性,使其深陷低劣處境。

    本書透過分析「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這兩項看似斷裂、無關,卻又具承繼性、共通性的政策,探討其在原住民族居住區域所建構的統治、行政體制及政策施行內容;同時釐清及佐證由現代國家主導之下,臺灣原住民族社會「地方化」與「單純化」這複合危機的開展情況和結果。


❝走一回人文的山水,探索臺灣文化與自然環境關係的時空之旅 ❞


進入臺灣山林荒野間,除了滿足自身運動鍛鍊、收集百岳、尋找心靈慰藉等目標外,我們還可以看見甚麼 ?
本書是著眼台灣整體登山環境,以及作為一位台灣公民該如何看待自家山林的肺腑之作

這是一本城市人的登山經歷精選輯,但他眼睛看的不只是山,還有形形色色的人與故事。從永遠奪去父親的一場山難、第一座百岳的感動、目睹各種山林現象的反思,到經典的高山縱走、自立自強的決心、透過古道重新認識台灣及親子登山,讓讀者一探山如何從遙遠陌生的地方,逐漸成為一個人成長的試煉之地,甚至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臺灣水文的肌理

一條臺灣的母親之河


從上游到下游,問題糾葛三百年

  這是一部關於河川生命史的書,記錄濁水溪從開發、質變到生態嚴重受創的曲折過程。《濁水溪三百年》讓我們看到一條泱泱大河以及兩岸豐饒大地和素樸子民,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輪迴展演的生命滄桑。

這本著作以現實關懷為出發,用宏觀的視角、綿密的史料為基礎,進行跨學科的論述和探討,不只是作者對濁水溪開發三百年的研究與省思,也為當前的環境爭議提供深厚的歷史脈絡。

巷弄生活間的民俗DNA


台灣第一本,整理「水邊」之民俗活動,並闡明意義之專書

祭溪、拜河,乃至於祭拜水仙尊王,皆是與水有關的民間信仰,在在與常民之生計、生活有關,可證水的信仰一直在你我身旁發生!人不可一日無水,水邊的祭祀之所以開始,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

順應自然與節氣,便衍生出十二個月不同的民俗活動與祭祀儀式;而台灣傳統祭典儀式中,許多與水相關的醮典與科儀,透過「木有本水有源」觀念,彰顯出漢文化的對本源之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