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說出自己這一年在社群之外經歷的種種
不是以一篇貼文,而是以一本書的篇幅。

以往的散文多是集結自社群發文,重新整理、刪增、編排,成為一個階段的紀錄。即將出版的這本書則有三分之二是全新、在社群上未曾發佈的,我在這一年的重重失去。

去年生日後,以乾媽的離世拉開三十一歲的序幕,接著我面臨了突如其來的負債與罹癌,而在三十二歲的生日前夕,我做完所有該做的療程。短短一年對我來說像是好幾年那麼長。

三十一,是不斷、不斷往下墜落的一年;原來人生除了愛,還有這麼多可以失去。

這本書寫的,是失去和失去後的生活,死亡、金錢、健康,直至今日我想到這三個詞,都仍會心悸。

未在社群上隨著事件發生的時序寫出這些際遇和心境起伏,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是,事情其實都來的讓人措手不及,我還沒有整理好上一件事帶來的情緒,下一個壞消息就緊接著出現,於是我只能不斷地把情緒滯後,先仰賴理智、處理當下首要面對的問題。

其二是,每當終於緩下心來,想要寫點什麼,發現能寫出來的都是太強烈的發洩性情緒,我知道在社群上這種發洩式內容能夠最快速地獲得關注、關心與溫暖也許會蜂擁而至,但我不想粗暴地以情緒呈現失去,我知道自己的心會因此更難獲得沈澱;以及,我不想大肆消費自己的低谷,因為比起以此獲得關注,我更該關注自己內心的狀態。所以如果真的要說出口,我希望能說的有意義,也所以,當時我想優先保護我的心,要度過風雨,內心的平靜最重要。

其三,也是最難說出口的原因:承受人們心疼的眼神,對我來說非常困難,無論是哪一件事,甚至是每一件、紛沓而來、令我感到自己在命運裡節節敗退的噩耗。所以我選擇尊重自己的混濁、尊重那份脆弱,並未在事發之初、之中公開提及。

最痛苦的時候是四月,地震把我最後、可以讓我感到安心的、我以為是家的地方震得滿目瘡痍。我連一個可以放心大哭的地方都沒有,暮也不在我身邊。在青旅住的半個月,小冰箱裡裝的不是食物而是排卵針,取完卵當天下午甚至直接去演講,三天後則恰逢去新加坡出差,最不舒服的那週,一個人躺在一張張陌生的床上,當時每天無論醒著或入睡,都是惡夢。

可是,也是在那時候,每當我只是被小小的愛觸碰,就會落淚;是在那時候,失去和擁有的,都清晰地在眼前。我爬起來,也許仍在谷底、什麼都沒有了,至少還有一支筆、一本筆記本,至少我還能寫點什麼。不透光的日子裡,寫了才能哭出來,哭出來才有機會好一點。

某一夜我毫無防備地寫下——讓我變得特別的是生活,讓我變得普通的亦是生活。這些噩耗是我的,這些愛也是我的。也是在那時候,我跟三采的夥伴說,我想寫下一本書了,雖然距離上一本還不到一年,但,畢竟,我也缺錢嘛🤧

記得今年有一場演講,有個讀者舉手問我,去年年底提早結束經紀約、今年又開始接一些業配,是有什麼書寫上的考量嗎。哇,我當下心想,他問的真婉轉。我知道他真正困惑的是什麼,講題「是誠實的關係」幾個大字掛在我身後,我笑著說,不是書寫上,是經濟上的考量,對,我缺錢了。

我不覺得這件事情有隱瞞的必要,比起去想一個高尚的理由,不如誠實地說,我遇到了難關,我的生活不如以往有餘裕,我需要錢(非常感謝今年提出邀約的合作單位們🙏🏻)。以往也並非刻意不談,我的書寫,一直以來寫的都是生活起伏,遇到了,就寫、以書寫去度過心裡難受的那關。

周邊商品的出現有一部分則是來自對死亡的直視,最初不是為了賺錢而做(當然還是希望能有些貼補),而是一場告別。只是沒想到除了沒賺錢,還虧錢⋯希望顧及質感下了重本,結果,我沒有成為商人是有原因的吶🥹但至少,如果哪一天,我的癌症突然復發、突然惡化,如果哪一天,我突然離開這個世界(屆時請祝我旅途愉快!),至少我有向自己其中一個美好的階段好好道別。所以非常感謝當時有購買的讀者們,謝謝你們捧住了搖搖欲墜的我。

在規劃時就決定,以《有時你,有時花》告別自己的二十代,以《有時幸,有時傷》開始新的、我的三十代。都是我看向生活的眼睛,前者濃郁浪漫,後者多了一種認清,傷在幸之後,因為有時候它就是結果,不會繞回幸福這件事。

我想讀者們看到這裡應該有很多想問的,故事的細節太長、太多,一則貼文的篇幅有限,所以我都寫在書裡了,以足夠的長度,免去因為單篇貼文而難以清楚說完的前後脈絡導致可能招來的不必要的臆測和評議。

而除了在自序裡花了一些篇幅感謝的人們以外,我也想在此謝謝這本書的推薦人,瑋甯、慕姿、亞妮、小光、白安,謝謝你們以溫暖的眼光看向寫下這些故事的我。

這一次,深陷種種低潮時仍是書寫紮實地治癒著我(不過苦無對策的時候還是建議找專業人士協助),縱使生活裡不太有傷心的餘裕,縱使還是會有全身無力什麼都想放棄的時候,我仍盡力提著心,努力工作、吃飯、度日,我很清楚自己的心臟已比從前強大;我很清楚,比起深諳世事,最具力量的成熟是深諳自我在高峰與低谷的模樣,並且擁有度過的辦法。

睽違三年的散文作品,開會的時候有夥伴說看到哭、有夥伴說有些地方看完要深呼吸幾口氣,必須停下來一會兒才能繼續看,我不確定人們拿到書後,各自會讀到什麼,但我確定這一年,我已經做的很好了。

_____文章來源:張西IG @ayri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