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進入「超長青春期」,走出焦慮、得到療癒的新教養守則

當10歲孩子就要用青少年方式因應,25歲青年卻無法獨立面對社會,
該如何在管也不是、放手又不安的教養兩難裡,苦撐15年而不崩潰?


擔任校園臨床心理師近30年,輔導陪伴超過一萬個青少年家庭, 被無數家長、老師稱為「百憂解」的K老師(柯書林),在這本書裡以輕鬆幽默的敘事方式,
真實還原診療室的晤談現場,完整模擬青少年慣用的對話模式, 帶領家長理解青春期孩子情緒背後的壞力量(WHY),找到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好方法(HOW)。

書中提及各種青少年常讓家長頭痛的問題:
- 網路成癮怎麼解決??
- 孩子拒學怎麼辦?

父母再怎麼愛,也須學會放下

以實例情境示範,面臨青春期風暴,父母該如何安頓好自己,
並一步步引領孩子順利度過這個變化劇烈的成長蛻變期。


獻給在青春期感到挫敗的所有父母:
•把孩子的青春期,視為親子關係的期中考。要相信自己,「正向教養」「愛的教育」絕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沒有人會想把自己的人生給搞砸,孩子也是一樣。
•青春期的孩子,還是渴望從爸媽身上獲得自由、信任以及接納。

在自由與管教間的平衡之道

要自由,也要承擔責任。能負起責任,才能真獨立。
把給予孩子的關愛和能量,成為他們展現自我與自律的力量。


 對於青少年,父母該管還是不管?放手的尺度該如何拿捏?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需視每個孩子的個別狀況而定。但能確定的是,在自由與自律之間找到剛剛好的平衡,並懂得負起自己的責任,是孩子邁向獨立成熟的成人時必要的學習。


❝ 用愛陪伴自己和孩子! ❞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應該被放棄

每一個孩子,都有超乎你想像的潛力與特質。

每一個學不會的孩子,都有想要學會的渴望;每一個行為偏差的孩子,心裡都有無法癒合的傷口。沒有天生不足的孩子,只有看不見孩子需要的大人。只要給予足夠的愛與包容,孩子們就能在自己的世界裡大放異彩,成為獨一無二的風景。

從覺察到引導的彈性教養守則

擁抱孩子之前,請先軟化身上的尖刺,好好擁抱自己吧!

面對尖刺,不是設法拔除而是軟化,而最好的軟化劑就是「愛」。志恆老師用親身經歷同理陪伴父母走過每一個慌亂、失序與懊惱的育兒時刻。讓孩子感受到理解與支持,最終長成堅定正向,勇於追尋夢想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