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作者傅佩榮親筆簽名+贈語於立緒書卡

傅佩榮教授自2021年11月起,在中國音頻平台喜馬拉雅FM講述《莊子》,立足原典,深入淺出,全面解讀莊子思想,本書根據原課程為基礎,加以補充修訂與改寫,全書共三冊,分別譯解內篇、外篇、雜篇,完整收錄其多年研究《莊子》的全部心得。

老子虛擬一個聖人做為悟「道」的統治者,到了莊子筆下,重點轉為個人也可以悟「道」。學習莊子思想,可以調整宇宙觀,挑戰人生觀,顛覆價值觀,帶來源源不絕的驚喜與覺悟。

莊子思想也與21世紀「後現代社會」習習相關。因為他的做法是「先破再立」。破除傳統的價值觀,明白所有的教條都有其限制,並要先問自己:一生的目的何在?是為了別人而活?還是為了社會既定的價值觀而活?莊子認為最好追求為自己而活,活得真實而真誠,並設法悟「道」,再進一步與「道」合一。

本書融合當代人的生活講述莊子智慧,解決人生困惑。莊子有趣卻難懂,傅佩榮教授以簡明生動的方式,引領讀者認識莊子的心靈大觀園,並總結莊子對現代人的明確點撥。


哲學處方

人生有諸多限制,面對各種心想而事不成的壓力,莊子主張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最後與道同「遊」。

如能悟得此道,則生命隨時充滿喜悅,明白萬物無一不在道中,萬物無一不美。


解方一

學習《莊子》,從不同的角度看人生,希望人對生命產生不同的理解,進而達到不同的境界。「道」在萬物之中,無所不在。一切從「道」而來,在與人相處時,忘卻一切人為的身分與角色,就不會感覺生命的孤單,不但能與人相通,甚至與萬物都能相通。


解方二

在情愛的路上,任憑自己跟著感覺走。感覺對了,就愛上了,就朝思暮想、無法自拔了。但,愛是什麼?如何追求、如何面對、如何放下?從小到大沒人教懂我們,卻牽引整整一生。面對情山欲海如何舉重若輕;在情感關係裏,如何相愛相扶,但不相累相傷,終能在濃如酒的愛裏,保有淡如水的心。


解方三

人的一生所懸念的,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心,而心,則影響我們的一生。要如何駕馭自己的心,為漫漫人生尋出一條清明澄澈的道路。莊子告訴我們,自己才是心的主人。心雖柔弱,但是只要經過有意識的訓練,它也可以是護衛自己一生最有力量的武器!


哲學處方

《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教我們一件事,面對人生無可避免的起伏變化,如何從自己身上找到力量?若能理解《易經》六十四卦,就可以借用古人智慧看盡人間事理,理解生命起伏。

遇到人生逆境時,會知道如何脫困而出,處於順境之際也能善加把握,不讓自己耽溺徘徊,失去提升的機會。


哲學處方

《論語》並沒有什麼過於深奧的哲理,它的精髓是提供我們在這個塵世安身立命的原則、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探究生命的價值:能夠判斷、取捨的智慧,加深了生命的意義。

它探討「自我追尋」和「生命意義」時,都是以正面的、光明的、可以激勵人們、讓人們效法的人與事,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也讓自己成為面對世界最強壯、豐饒的時代力量。

  •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哲學如何能夠帶來幸福】

    滿足欲望一定使人快樂嗎?理性如何幫我們找回內心平靜?

    沒有人比斯多葛學者更懂得實踐哲學的真諦以及好處。哲學不該只是誇誇其談的主張,而是用來實踐的,因此本書不僅是一部斯多葛哲學入門書,更是一部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人性管理學,幫助我們辨析人性、鍛鍊強大內在,掌握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德州大學法學院院長沃德‧法恩斯沃斯以「財富與快樂」、「逆境」、「美德」等十三個章節,系統化地展示了斯多葛這個流傳超過兩千年的思想學派將如何幫助我們轉換視角,重新看待各種困境,探討比較心態、面對恐懼、如何獲得真正的滿足等重要生活命題。書中主要引用從古希臘時代到近代最重要的十位斯多葛思想家著作, 期望以智慧的洞見幫助我們自不必要的痛苦中解放出來。

    斯多葛思想的名人語錄

    ➤塞內卡談死亡
    「死亡即將來到你的面前。如果它留著不走,那才是可怕的事。但必然的結果是,它要不就是不來,要不就是來了又走。」

    ➤愛比克泰德談判斷與主觀
    「為什麼要啜泣與嚎哭?因為你的看法。什麼是不幸?你的看法。什麼是不和、分歧、責備、指控、不敬、愚蠢?全部都是你的看法,沒有別的答案。」

    ➤伊壁鳩魯談他人的影響
    「我從來不想滿足眾人,因為他們不喜歡我熟知的事物,而且他們喜歡的事物我不熟知。」


哲學處方

害怕與眾不同,於是選擇順從;害怕失敗,於是選擇停滯;害怕被否定,於是選擇迎合;害怕終究只是碌碌無為的一生,於是汲汲營營…這些焦慮與不安,並不是疾病,而是「存在」本身帶來的必然狀態。

我們焦慮,是因為還在尋找方向;我們害怕,是因為仍然在意生命的意義。但其實,焦慮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選擇逃避。


解方一

「愛是一種行動,是人的力量的發揮。」愛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不只是羅曼蒂克、讓人沉浸於錯誤觀念和虛幻期待的愛,更包括親子之愛、手足之愛、男女愛、自愛,以及對神的愛。愛其實是人格培養,人想發展愛的能力,謙恭、勇敢、真誠地愛他人,可藉由努力發展人格來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