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務經驗與理論的結合:不只是單純介紹 SEL
概念,更融入自身在課堂上的教學經驗和觀察。書中充滿了作者與學生互動的具體案例和親身經歷,例如在門口迎接學生,以及在難以管教的班級中應用 SEL
策略的經驗⋯⋯這些實戰經驗,讓理論更易於理解與應用。
●
腦神經為本的科學基礎:從大腦科學角度來解釋SEL重要性與運作機制。作者在書中詳細介紹了與情緒、壓力、同理心、自我覺察和自我管理等SEL能力相關的大腦部位(如杏仁核、前額葉皮質、海馬迴)以及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皮質醇、催產素)。結合神經科學的視角,讓教師得以深入理解學生的行為和情緒反應,了解為何某些SEL策略能夠發揮作用。
● 具體可操作的教學策略:提供大量具體且實用的 SEL 教學策略,這些策略不僅有理論依據,也透過教學驗證確實能對孩子的正向情緒有幫助,如2x10
策略、晨光時間、情緒清單、90 秒規則,以及章節末整理出的「如果學生說-請這樣回應」的師生應對列表等,言簡意賅提示教師可以直接在課堂上運用的方法。
●
教師自身具備SEL能力:SEL教師自身的社會情緒能力,對能否有效實施SEL至關重要。作者透過以身作則反思自己是否同步實踐的觀點,提醒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SEL素養,才能更有效引導學生發展相關能力。
●
關注學生個別差異:作者提及個人自身的童年逆境經驗,特別強調對於歷經創傷或處於壓力環境中的學生來說,為他們建立穩固安全感氛圍的重要性。書中透過實例說明建立安全的師生關係,如何表達深切的同理,並針對童年逆境孩童,提供具備創傷知情照護之能的正面建議等。
●
將SEL融入日常教學:作者透過分享經驗和案例,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將SEL融入日常教學,而不是需要特別額外附加的活動或課程。例如,在歷史學科教學中融入情感探索元素,或在自然科教學中帶入發明家當時的情緒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