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細胞乃至骨骼、皮膚、神經、肌肉都有電壓,就像一個小電池。現代科學逐步揭開了生物電的神秘面紗,人類終於觸碰到生命力的源代碼。
從維多利亞時代『電療治百病』的狂想,透過魷魚軸突找到破解神經信號的突破口,用電場讓青蛙心臟恢復跳動,通過離子通道藥物重建癱瘓患者的神經通路,到用真菌生物計算機開啟新型算力革命,生物電不斷為神經學、生物學、醫學領域帶來重大突破。
在人機融合的賽博格未來,生物電又逐步賦能再生醫學、腦機接口、異種機器人、可穿戴電子藥物等,不僅成為治療疾病的密鑰,更是重塑生命的革命性力量。
下一場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革命,或許就藏在你我體內。
★當機器人能夠順暢地處理大部分工作時,是否會導致人類大量失業?在大量失業的情況下,人們該如何獲得收入,是否會因此感到人生毫無意義,喪失獲得快樂的能力?
★假設人類安全地開發出了超級智慧,並進行良好的管理,並善用了這項技術所能釋放的巨大經濟潛力和神奇的變革力量。在這個世界中,人工智慧可以做我們能做的一切,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更快,成本更低。那麼,人類還能扮演什麼角色?
★一旦到達夢想中的技術之巔,人類要如何培養意義和目的?如果不再需要工作,我們將如何生活?
💧以前所未有的「藍色機器」概念,深入海洋之中:它為何溫暖,為何寒冷,為何鹹澀?海面洋流如何將生機和商機泵向世界各處,幽深海底又有什麼戲劇正在隱隱上演?
⚓科學與人文交匯,共同流入海洋的悠遠歷史: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維京探險,到古波利尼西亞人的獨木舟環球旅行,再到絲絨鐵腕般慷慨而威嚴的鄭和船隊,海洋記錄了渺小人類的肆意穿梭,也書寫著人類文化中無比重要的部分。
🐬為海洋的信使、乘客、航行者們,講述珍貴的生命故事:小如浮游生物,大至龐然巨鯨,那些烏賊、企鵝、海龜、鮪魚,還有從工業革命時代活到今天的格陵蘭睡鯊……它們都在藍色機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重要的——讓藍色機器在今後永恆運轉:舉起槳吧!擁抱海洋,也時刻謹記我們隨時可能被它擊垮;面對人類和海洋共同的未來,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