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荒謬、虛無的生命情境裡面, 人還是要勇敢地為自己做選擇並付諸行動。 雖然困在一個陷落的過程, 透過行動建立新的參考座標,好像可以至少觸底, 對生命的可能性才能繼續保持信心。」楊志賢強調。
作家: 報導者,楊惠君
《世紀之疫:揭開COVID-19下,人性、病毒、新世界的深度紀實》
Even the most banal scenes are suddenly invested with so much meaning.
編劇: John Carney/ Begin again
《曼哈頓戀習曲 DVD》
有沒有人不只教我們要當個循規蹈矩的乖孩子? 而是當個知道如何相對於惡仍能善良的人。 沒人告訴我們溫柔才是當個大人的重要本質,而溫柔又需要有多堅強? 趁我們都還來得及的時候。
作家: 馬欣
《長夜之光:電影擁抱千瘡百孔的心》
一個殺人案之後緊接著美食新聞, 一則天災配上乖寶寶爬行比賽, 一個孩子如果長期被這樣的新聞餵養, 世界觀尚未建立,可能就被 【戲劇化的冷漠】 迎頭趕上
作家: 馬欣
《反派的力量:影史經典反派人物,有你避不開的自己》
【我相信宇宙間有一種向善的終極力量,它不是個人的力量, 不是佛祖,不是耶穌,可能是一種脫序中的秩序。 我喜歡這麼想: 即使死後沒有生命,宇宙間仍然有某種能量意念存在......。】
作家: Oliver Sacks
《火星上的人類學家》
一個只能仰賴短期記憶的人生是怎樣的呢?亨利所經驗的⋯⋯ 他幾乎沒有受苦,他不對過去的回憶以及對未來的猜測所阻礙。 如果總是在當下體驗生命,讓世界局限在三十秒,那將是 多麼解放,多麼單純。
作家: 蘇珊.科金
《永遠的現在式:失憶患者H.M.給人類記憶科學的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