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首富】

▲艋舺有三好:「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

▲黃阿祿嫂是個無名無分的細姨寡婦,卻也是臺灣史上第一位女首富。一個寡婦如何興旺亡夫家業、入山交涉,以樟腦香氣襲捲近代的全球貿易?

「這孩子有將軍之相,即使不嫁人,也能過著不平凡的一生吧?」
「女將軍?那要比男人多吃幾十倍的苦,才當得上啊!」

《破浪》為臺灣史上第一位女首富,清末艋舺傳奇女企業家──黃阿祿嫂的商戰小說,以歷史人事為綱,細膩重現清末艋舺、大稻埕的興衰,刻劃十九世紀風起雲湧的臺灣,以及世界第一的臺灣樟腦。有聲書由經驗豐富、聲音多變的配音指導老師盧怡君詮釋,靈動展現黃阿祿嫂傳奇不凡的一生,與彼時生猛熱鬧的民間活力。

【作者簡介】
陳瑤華,畢業於臺大中文系,清華文學研究所中文組。前市立臺北教育大學講師。酷愛歷史和文學。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入圍臺灣歷史小說推薦獎。已出版《鐵百合》、《錯身1998》、《藍色玩具店》、《夏日,在他方》、《十六歲的結業式》、《蒼蠅情書》、《惡女流域》等。目前專事小說寫作。

【主播簡介】
盧怡君,資深配音員、聲音導演。從事配音工作25年,教學經歷豐富,為「鏡好聽」聲音主播培訓講師與聲音導演。華視配音班聲音表情講師,文化大學推廣部聲音表達課及播客表達技巧課講師,以及各大出版社出版品合作之配音員。

【驚世媳婦】

★ 以女性視角剖析台灣史上第一起女性連環詐欺弒親案。
★ 獄中親訪現存唯一女死囚林于如,揭露驚世媳婦以外的面向。
★ 在宛如《柯波帝:冷血告白》的抽絲剝繭中,除了謀殺,也窺見六合彩風潮下的賭徒。

究竟,人是如何岔出原本的坦途,走向幽暗蹣跚之路?

本書是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資深記者胡慕情採訪林于如案相關人士的紀錄。在一次次心理攻防、信任的破壞與建立之後,林于如也親手寫下自己的人生詮釋。採訪過程、媒體敘事、判決書文本,融集各方人士與林于如本人對案件的看法,以及林于如自傳中的生命軌跡與犯罪歷程……

鏡好聽主播張怡沁,以冷冽又充滿戲劇張力的情緒展演,將「壞人」還原成「人」,以聲音探問社會壓迫與案件真相。

【作者簡介】
胡慕情,1983年生,曾任臺灣立報、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文字記者、端傳媒特約記者。關注環境、人權與社會案件,新聞作品曾獲吳舜文新聞獎、卓越新聞獎、SND最佳新聞設計創意獎;著作《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獲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偶撰影評與書評,現為鏡文學文化組採訪主任。

【主播簡介】
張怡沁,曾擔任舞台劇演員,亦參與過廣告、紀錄片配音。有聲書作品有《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天橋上的魔術師》、《那些少女沒有抵達》......等。

【無家者】

▲透過最真實的人生,反思社會福利制度的缺漏之處
▲貧窮不只是街友的困境,也可能是你我未來必須面對的問題

流落街頭是老齡貧窮者最極端的體現,研究報告中冷冰冰的文字,是街頭上真實的生活模樣。他們生活在被戲稱為臺灣最大迷宮的臺北車站外,而有幸能負擔租屋的人,卻也常委身在迷宮般彎繞的巷弄陋居中。生活裡滿是屏障,讓他們宛若陷入「軟禁」狀態,總是「沒得選」。這群「沒得選」的人,是怎麼在處處限制的環境裡,相互協作著活下來的?

呂苡榕從臺北車站的無家者開始,在疫情前後接觸他們的人生經歷、人際網絡,延伸出老齡貧窮者從生到死所遇到的,被社會福利網所漏接的問題,並透過他們的日常,記錄出這群人拒絕屈服於困苦的生命軌跡。

鏡好聽主播張心哲、鄭佳如共同獻聲,穩重的敘事搭配靈活的人物演繹,捕捉人們拒絕屈服於困苦、奮力生活的身影。

【作者簡介】
呂苡榕,《鏡週刊》文化組記者。曾任《台灣立報》、《新新聞》、端傳媒和《今周刊》記者,關注社政、環境和勞工等議題。2020年報導高齡經濟弱勢者的租屋困境議題,開始關心臺灣超高齡社會降臨後,伴隨而來的老齡貧窮問題。

【主播簡介】
張心哲,擁有新聞業及表演藝術的雙重訓練,現為配音員、音樂劇演員、影視演員及爵士歌手。有聲書作品有《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八尺門的辯護人》、《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等。

鄭佳如,擅長即興表演,為OK的即興劇工作室固定成員。有聲書作品有《有一天,禪》、《職場冷暴力》、《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等。

【運動員】

★運動故事寫得精采,故事背後的收斂與延伸也恰如其分。
★除了書中的觀點,還有各種探索自我的工具實例,讓聽者收穫滿滿。
★有故事也有方法,引導運動員規劃未來職場的工具書。

奧運成為今夏全台最熱門的話題,許多得牌選手代言活動也邀約不斷,十分風光。但是,運動員並不是神,一旦回歸日常,現實的考驗也會隨之而來,尤其熱潮一退,運動員很有可能不再受到關注,或者當運動員退役後,明星光環不再,未來出路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本書創造一個新的嘗試,將運動場的場域切分成探索運動場(Before Sport)發揮天賦、挑戰運動場(During Sport)特殊時刻以及超越運動場(After Sport)轉換實踐,並且思考這些運動場外選手們身上的精神與力量,可以如何轉移到日常生活中,跟我們彼此連結,也讓運動員的精神跟價值可以被彰顯。

鏡好聽主播郭時棣以明亮且充滿活力的聲線,詮釋運動員的專業跟鍛鍊,如何轉化運用到職場與生活。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人生增肌指南」。

【作者簡介】
曾荃鈺,天下獨立評論專欄作家,台體大兼任講師,兩屆金鐘獎入圍「空中荃運會」節目主持人,中華奧會教育委員。曾在奧運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撰寫體育研究,受邀捷克布爾諾談「奧林匹克教育」,訪談超過一百五十位頂尖運動員寫成報導故事,成立「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陪伴運動員跨越困境、探索生涯、連結資源並面對真實的未來。

【主播簡介】
郭時棣,兒時就喜歡聽相聲,也以模仿為樂。求學時期因緣際會重拾研究說話的樂趣,有聲書作品有:《紅房子》、《老爸的笑聲》、《沉思錄》......等。

【歷史學家】

★第43屆金鼎獎圖書類「文學圖書獎」
★第12屆香港書獎
★第41次中小學生讀物

余英時教授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唐獎得主,更曾在2006年獲美國克魯格學術獎肯定,可謂聲蜚國際。更重要的,他多年堅持反共、平反六四的立場,從不受各種利誘而動搖,遙居人格者高位。

這部回憶錄具現他從成長求學迄今的心路歷程,以及轉折,與時代變亂相綰繫,從而形塑生命中深沉與不斷思索的肌里,是當代難得一見的,最重要的學人心史。從訪談到成書,歷十二寒暑,成書之不易與下筆之慎重,可見一斑。

金馬影帝莫子儀,傾心重現史學大師余英時的學術經歷與思想底蘊,彰顯一代知識人對文化、民主與自由畢生的堅持。

【作者簡介】
余英時(1930~2021),祖籍安徽潛山,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和當代漢學泰斗楊聯陞。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歷任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2006年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第一屆唐獎得主。著有《歷史與思想》、《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史學與傳統》......等。

【主播簡介】
莫子儀,作品橫跨舞台、電影與電視,出版文字創作集《失眠的人》,並改編成劇場作品。七度入圍金鐘獎,以《台北歌手》獲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2020年以《親愛的房客》獲金馬獎與台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匠人】

★ 10種植物 x 12個地方 x 13位匠人 x 12支掃帚
★ 掃天、掃地,掃除塵埃砂土,趨吉避凶掃除厄運

全書調查全台各地以不同植物所製作出的掃帚,與拜訪這些日益年邁的製帚匠人,以材料分成「木」、「禾」、「艸」、「竹」四個單元,透過精彩文字,從植物取材、製作步驟到使用方式,呈現掃帚與綁掃帚的人的生命故事。

主播蘇郁翔爽朗又充滿知性的聲音表現,帶你看見台灣掃帚獨有的故事。

★ 11條與水共生的漁法體驗行程
★ 現存完整體驗漁法清單

金山磺港的蹦火仔、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澎湖的雙心石滬、日月潭邵族的浮嶼,雖然傳統漁法文化隨著時代改變而被更便利的捕魚方式取代,但也因其獨特性成為各地區代表文物,吸引許多外籍旅客慕名前來朝聖。

書中集結沿海及淡水漁法之精華,呈現11種傳統漁法,透過精彩的文字,從漁人的日常出發,帶領你探索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

【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