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神的使者,也是想回家的熊

深入幕後,剖析山林與人的多重衝突與矛盾

2021年5月,一隻台灣黑熊死在返家的路途。
牠在25天內移動了54.75公里,翻越14道陡峻陵線,
從海拔432公尺到2050公尺,爬升與下降累計高達27公里……


一對原住民獵人祖孫巡視獵徑時赫然發現牠中了陷阱,因害怕與不了解關法規,以獵槍射殺、割下衛星追蹤項圈,再偷偷地埋掉。這隻不幸死亡的黑熊編號568,一心向著來處大雪山而去,最終因靠近人類聚居之地而喪命,而這是牠第二次被野放了。這起悲劇,震撼了社會。

透過採訪,她發覺這起事件既複雜又矛盾,在「我們所認知的黑與白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灰」。人與動物、專家與民眾、原住民與漢人、官方與民間之間彷彿隔著多座大山,真相究竟是什麼?我們能如何理解?一切只能有對與錯、黑與白的判斷嗎?人與熊、熊與人之間,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一隻臺灣黑熊與人類相遇的真實故事  


牠是711,也是568,一隻來自臺中大雪山地區的臺灣黑熊大公熊。2022年5月,野放後的第25天喪命在南投縣武界山區。牠的死亡不僅令參與救傷、野放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心碎,也帶給臺灣社會一堂沉重的課。本片紀錄有現場人員的心路歷程,也透過山村居民的視角,帶出人熊關係的省思,忠實呈現各公私部門人員在其中為臺灣黑熊保育努力的身影。

尋熊的人

黑熊保育十五年足跡紀念


一位年輕的女性,決心獨力挑戰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黃美秀,第一位針對台灣黑熊進行長期野外研究的女性,乍看平凡宛如鄰家女孩,卻擁有不凡的見識與勇氣。一九九六年起,投身台灣黑熊的研究,進入人跡罕至的玉山國家公園深處,逐熊而居,追蹤黑熊的動向,身歷險境,卻不以為苦。

本書源自於黃美秀從事野外研究期間的記錄手札。除了一窺黑熊習性、研究方法、原住民文化,也從一位年輕女子的心情點滴,看見她如何堅持理念、擁抱夢想。

在一座森林裡生活的故事


如果是五天、五年、十年都在同一個地方,你會發現些什麼呢?

他在向布農族獵人求教的過程中,成為自然的譯者,試圖將布農族的狩獵禁忌、神話傳說、地名中的自然史知識,轉譯成眼睛可看、耳朵可聽、雙腳可走的一套物我關係。

此時的山,是他成為「郭熊」、成為人的地方。這本書將帶我們看見整座森林。我們將會如同森林裡的複眼人,同時用許多雙眼睛觀察森林,有動物、植物、季節、看見現代人在山林中、在布農族獵人的身傳中,如何完成自我的建構。

布農族的生活智慧


忌殺黑熊,是一種生態智慧與文化傳承,更是布農族存的土地使命

在達駭爺爺說道:「這是好夢哦!」便帶著我到山上冒險,聽那從左側飛來的卡斯卡斯鳥清脆響亮的叫著,聽說這是好預兆!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爺爺趕緊帶著我到獵人在山林裡的家──獵寮,我這才知道,原來爺爺臉上的疤痕,是跟黑熊搏鬥的紀錄!

但是,爺爺沒有一絲的驕傲,因為布農是忌殺黑熊的民族,更別說傷害黑熊了。一陣閃電打下,一棵巨木倒下,震動了整片山林,爺爺喊著:「塔克頓!」遠處是小黑熊,動也不動的哀鳴著,我們該怎麼辦?該把牠帶回獵寮嗎?

帶黑熊看看世界


認識臺灣黑熊的成長史,看見我們跟黑熊原來這麼相似

黑熊,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也是很重要的保育類動物。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黑熊似乎距離我們很遙遠,也感覺很陌生,一隻黑熊到底是怎麼誕生,又經歷哪些過程才能長大成熊?

《晚安,小熊》一書正是從母熊懷孕、小熊誕生,以熊媽媽的角度,加上小熊的獨白,一路描繪小熊長大成熊的歷程,將台灣黑熊的生態與生長史,巧妙融入書中。讀者不僅能更深度的了解黑熊,也能在充滿情感的文字與優美的圖畫中,體會到不同物種之間,同樣的親子之情。

巡山的人

巡山員的工作日常


他們是巡山員,以血汗及歲月無悔守護台灣山林

在從調查森林環境、處理違法占用國有地、山難救援、森林火災滅火、協助黑熊救援與野放,到長達五天以上,背重三十公斤的「深山特遣」高強度勤務,以及查緝盜伐珍稀林木的「山老鼠」等,全部屬於巡山員的工作。

全台灣約有1千1百餘位巡山員,每1位巡山員大約負責5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廣袤面積,但都是荒野山林。這是一份危險、需隨傳隨到、出了勤務可能回不來,無法常與家人相守的工作,但哪怕如此,阿步依然熱愛擔任巡山員,只因太愛這片治癒他的森林。

用頭帶說出自己的故事


看著祖先走過的路,他們用背簍、背架,在這個空間活出自己的生活

在山林工作的高山嚮導、背工、巡山員等族人,雖然職位名稱不同,相同的是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在祖居地工作。族人們的實際工作情況又是如何呢?與山林為伍的工作,真的如此浪漫嗎?讓他興起撰寫有關於族人在傳統領域的山林中,真實的工作環境。

這群唱著歌、穿著獵裝的族人,在山林中長期累積的經驗,是生態保育與研究幕後的大功臣,也是很多登山朋友們登山築夢、完夢的推手。作者期許自己能像布農族作家田雅各一樣「以筆代替獵槍」,來為自己的族群發聲,將族群獨特文化記載下來。

可聆聽的繪本圖像


以屏東境內「山」與「聲音地景」實地紀錄,同時聽見看見山

我們透過「聆聽」的感官重新爬上一階又一階、一坡又一坡的山徑;透過聲音的傳達,風聲、鳥鳴、潺潺水流與老樹颯颯迎著風雨,各種昆蟲、蛙鳴與滴落的露水奏起森林即興曲……,在深山中,原來沈浸的不僅是視覺的綠意大地,而是擁有完整的聽覺「聲山」之中。

讓我們一起翻開一頁頁《屏東|聲山中》篇章,用耳朵、雙眼與心境,跟著文字、音調及色彩踏上一條條原始林道、碎石山徑與古道,讓聲音融合山陵地形,成為屏東最美麗的聲坡、聲林與聲山。

台灣最古老的古道


秘境絕景最密集、人文生態最豐富的一條廊道

琅嶠卑南古道它也是保育類動物綠蠵龜與椰子蟹最後的棲息地;除此之外,大片美麗又特殊的海岸砂丘與南田石海灘會隨著浪潮唱著響亮又觸動心靈的歌聲,更有原住民文化的古老部落及史前文化遺址。

墾管處資深解說員林瓊瑤老師協助策劃,匯集「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及周邊社區包含探生態、走古道、吃美食及發呆放空等等品味旅遊的最佳方案。此外,還有社區新舊居民的個人祕密景點推薦、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當令看點、只有當地特定社區才有的在地旬味。

臺灣原生態

傳承鄒族傳統生態智慧

鄒族對動植物獨到的觀察,以及民族動物學知識

鄒族人看待動物極具智慧,比如能以繡眼畫眉的鳥語變化與方位來判斷今日狩獵行程的吉凶;對於代表性的獵物山豬,則是有鉅細靡遺不同部位的族語與代表意義,顯現族人對山豬的價值重視。

除了理性的動物觀察,鄒族人也具備感性奇幻的動物傳說故事,如水鹿瑟瓦納奇談的鞣皮傳說、大卷尾以小搏大襲擊大冠鷲護幼行為源自彩繪鳥羽結下的恩怨等,有太多引人入勝的故事等著讀者來發掘。

狩獵動物對於鄒族人來說,除了是傳統文化,也蘊含著永續利用的智慧。《鄒的動物書》蘊含著人與自然長期互動下淬煉而成的自然哲理,是從我們腳下土地萌發的最好環境倫理教材。


 一本屏東海域的海洋之書  


三面環海的屏東,不僅日常生活、活動皆與海洋息息相關,更是孕育許多海洋文化、歷史的搖籃。近年來,隨著海洋永續的興起,撿塑淨攤愛護海洋成為大家最重視的議題,隨之也讓更多人對於海底世界更加好奇想一探究竟。《屏東海底40米》一書,透過手感插畫、美術情境等編排設計,帶領讀者親近屏東的海洋,由不同的深度、生態層及多樣化的人文生態保育,繪製而成一本海洋之書,希望充分展現屏東的繽紛海洋世界、開啟海底的層層探索。

玉山等級的自然科普書寫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如果說旨价在《通往世界的植物》將台灣的自然寫作帶往全然不同的方向,《橫斷臺灣》更像是自然科普書寫當中突然壟起的高山,從學生時代開始緩慢長達19年的思考,一本書從頭翻到尾有著變化多端的閱讀景致。從書封設計高山與植物的鏡像世界,以植物繪開啟一整章的風景,內頁編排大量植被山景。另一方面,游旨价用自己的雙腳帶我們認識植物,走到夢寐以求的橫斷山,才真正理解植物們在過去百萬年間的壯闊旅程。

在這長遠的採集時程中,最重要的是每一個不厭其煩陪伴上山的夥伴,以及那些更了解植物與高山的當地嚮導,在書中穿插每一格回憶故事讀起來更動人。植物連結不同山脈、兩個世代的博物學家、不同山區的夥伴,讓這本書的完成顯得更加珍貴與真誠。


 第一部臺灣高山植物自然溯源史  


以恢宏的視野,鋪陳出歷史上重要的植物、生物、地質、博物學者的科學原理與世界觀,並將歷史的機遇性與科學緊密結合;透過臺灣高山植物群相,作者對地球自然史做出不同向度的詮釋。人別無選擇而有國籍,但植物沒有國籍,研究植物的人,更沒有國界。曾經有許多博物學者來過臺灣,他們以為自己登上的只是一座海上孤島,卻驚奇地在小島上發現了一整個北半球的自然,他們在臺灣遇見家鄉的花草,看見想像中的物種。藉由認識高山植物的起源,我們得以突破島嶼的範圍、國界的限制,深探生物演化的生命之網,最終揭示的是,新生命觀,以及新土地觀。

-
當他們失去祖靈之地

漫長歷史上,原住民族從原來的聚落被強制遷徙
「被迫」放棄名字、語言、祖先的承繼,
在從屬於他者的生活方式裡,逐漸喪失了自己的歷史記憶、傳統和山林文化…,
黑熊的悲劇,遠因實肇因於此,原住民族群被圈限的生活權利,狩獵技能被漢人定義為「違法」
而今,在自然保育與文化傳承間,仍經常承受著「汙名化」的未知與誤解

原民的智慧

尋找另類的人地關係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人們該如何學習各地原住民擁有的知識

首先,你知道生態意識是什麼嗎?在科學研究為主流的現代社會,結合非線性的直覺來認識自然,這就是生態意識。

,原住民知識形成的過程中,與周遭環境互相影響互相依賴,這些傳統知識同時實踐信仰、藝術與科學,科學難以量化,如何體悟每個族群認識事物的方式,也是我們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契機。尤其在氣候變遷的時代,要順利推動永續工作,更需要考量科學以外,還有人與人與自然與生物之間的彼此互動,在尊重的原則下,重新建立古老的現代性。

閱讀風物之詩與土地之歌


回歸文化的靈魂,找到情感的連結

原民植物文化就是與大自然打交道的古老學問,山林是學校,家族長輩是最好的教練,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導師。就臺灣原民族群與植物區系來看,北部植物區系有泰雅、賽夏、賽德克,中部有邵及布農,南部有鄒、魯凱與排灣,東部淺山低地有排灣、卑南,近水的溪流和海岸有阿美、撒奇萊雅、噶瑪蘭,離島的蘭嶼有雅美。

還有許多不同的族群,居住於不同的植物區系,人與植物的關係早已捲入世世代代的實踐經驗;族群的多樣性建構了文化的多樣性,與自然共舞的同時,各自建立出一套與自然共生的環境倫理與植物智慧。

部落與傳承

苔蘚兄妹

苔蘚兄妹

「苔蘚兄妹」是一篇原住民古老的互助生態傳說,呈現賽夏族傳統生活價值,也傳達大自然生態的運作,與原住民族友善的與大自然共生滅。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來自海洋的苔蘚兄妹,踏上陸地之後,走進森林,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動植物,在互相幫忙、相處下,成為森林裡的一份子。而與賽夏族的相遇,則是發生在賽夏族的男子成年禮考驗中,名為亞洛的孩子,在考驗中遇險,巧遇了苔蘚兄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