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選讀


芭芭拉.塔克曼外交世家出身,父親為銀行家與雜誌發行人,外祖父則在一戰期間擔任美國駐鄂圖曼大使。早年曾隨家人前往中國、日本、內戰時期的西班牙,從事研究與採訪工作,之後開始大量撰寫歷史作品。

文筆優美,擅長以小說筆法捕捉重大戰爭與外交事件的前因後果,《華爾街日報》譽為「大眾歷史的女豪傑」,美國漢學家費正清稱她為「作為藝術家的歷史學家」。以《八月砲火》與《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兩度贏得普立茲獎,並以《遠方之鏡》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兩座普立茲獎得主芭芭拉.塔克曼平生得意之作
《八月砲火》前傳,一次大戰前歐美世界眾生相

本書所描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關鍵二十五年。時的歐洲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資本主義、科學技術,以及文化、藝術及生活方式等都在這個階段發展成熟,因此經常被稱為金色的美好年代

但芭芭拉.塔克曼指出,十九世紀是人類有史以來變化最快的時期,而此一前所未有的快速變遷,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這個時期到達了巔峰,少數特權階級享受著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下層階級則蓄積他們的痛苦、力量與仇恨。不安定的因素正在和平的表象之下蟄伏、醞釀,埋下了戰爭的引信。

美國二十世紀歷史傑作,30萬字歷史名場面


《驕傲之塔》姊妹篇,出版時間在《驕傲之塔》之前,書裡的時序則在《驕傲之塔》之後。被譽為「二十世紀由美國人所寫的歷史著作中最傑出的一部」。她以三十餘萬字的篇幅,詳盡描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個月,也就是1941年8月的戰事。全書以敘述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喪禮為開頭,此為作者筆下膾炙人口的歷史名場面之一。

精準掌握敘事的大師功力


1776年11月16日,加勒比海的一座荷屬小島,對著駛入港口,在船桅上高懸大陸會議紅白條紋旗幟的船艦發砲回禮,這是荷蘭向美國這個正在努力尋求獨立的國家,所做出的外交承認,由此追索荷蘭與美國看似相近,實則相遠的國運。本書是芭芭拉.塔克曼的最後一部著作,也再度顯現其精準掌握敘事的大師功力。

編輯推薦
▌歷史總是以女神的形象現身―芭芭拉.塔克曼
文╱官子程,廣場出版主編

史家芭芭拉.塔克曼出生於1912年,於1989年離世。她的著作多數在1950到1980年代間出版,以筆鋒精湛、擅長敘事著稱。如果我們同意史景遷的著作是「敘事的復興」(Revival of Narrative),那麼其實可說這個「復興」的時間點應該更往前推數年,早在芭芭拉.塔克曼的時代就已經開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她最重要的寫作主題之一,在這個主題之下,她寫了《聖經與利劍》、《齊默爾曼電報》、《八月砲火》、《驕傲之塔》等四部著作。其中《八月砲火》為她贏得了生涯的首座普立茲獎,也是她的成名代表作。後來的《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則是她的另一個寫作高峰,為了這部重要著作,芭芭拉.塔克曼曾特地來到臺灣訪問,蒐集資料。這本書成為她獲得普立茲獎的第二部作品。接下來,她還寫了同樣是中國主題的《文革中國札記》、關於十四世紀的《遠方之鏡》、戳破政府愚行的《愚政進行曲》,以及自述寫作理念的散文集《歷史書寫的實踐》(這是我自己最期待出版的一本)。

為何芭芭拉.塔克曼能夠寫出這麼多精彩的歷史作品?一方面,她的成長背景帶給她很不一樣的視野,是個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她所下的苦功,在她的優美敘事文字底下,是以巨量、紮實的史料作為基礎的。她常駐於各大圖書館,閱讀信件、電報、日記、回憶錄、文件檔案……等等,一如她自述:「我就像一頭幸運的乳牛,放養在清新的苜蓿草原上,即使晚上被關起來也不在意。」(這個在圖書館的身影,讓人想起臺灣島的大眾史家――陳柔縉老師。)

如同乳牛的芭芭拉.塔克曼將吞下的青草,反芻為文字,編織成錦緞,才奠定了其大師地位。然而,這一切並非一帆風順,據說當年她的《聖經與利劍》被拒絕了三十次,才找到出版社出版。部分書評家也曾將她的書貶低為「通俗歷史」(popular history)。直到1980年代,她才得到學術界的肯定。史家的故事,也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如果歷史總是以女神的形象現身,芭芭拉.塔克曼她是璀璨星空中,一顆讓人難以忘懷的閃亮明星。

▌編輯推薦選書

  • 史家的技藝

    史家的技藝

    「年鑑學派」奠基者布洛克的代表作


    法國近代著名史學家、「年鑑學派」奠基者布洛克的代表作,臺大歷史系周婉窈老師的譯本。早在1989年即收入「新橋譯叢」出版,2020年重出了新版。「歷史有什麼用?」這是布洛克在這本書提出的一個關鍵問題,在讀了芭芭拉.塔克曼的作品後,或許我們也將得到很不一樣的答案。

  • 「製造歷史」的人:從希羅多德到西蒙‧夏瑪,如何形塑我們的2500年(上下冊套書,不分冊售)

    「製造歷史」的人:從希羅多德到西蒙‧夏瑪,如何形塑我們的2500年(上下冊套書,不分冊售)

    關於「史家」的通史,談談「寫作歷史的人」


    「兩千五百年來,誰著史?」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果然需要一千多頁的篇幅,才能提出讓人滿意的回覆。本書是一部關於「史家」的通史,談論的主題不再是「歷史」,而是「寫作歷史的人」。在這個廣大的史家宇宙中,其中七到八頁專論芭芭拉.塔克曼,藉由與其他撰史者的對比,更能突顯她的特色與定位。

▌延伸閱讀:不曾結束的一戰


世界大戰終戰百年必讀


一戰過後,帶給歐洲的不是和平,而是一連串悲慘的戰亂。戰敗國所處的東歐、中歐到東南歐連接形成「弧形暴力地帶」,在這些國家及地區,因大帝國的瓦解而分裂成小型民族國家,當中極端主義崛起。

本書試圖完整探討當時歐洲各國如何結束一戰,又如何開啟戰後的內戰與革命。以此揭露二十世紀的暴力循環的運作,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原由的背後祕辛。


軍事思想巨擘李德哈特巨著


本書是軍事史學名家李德哈特數十本名著的其中之一。其學術成就是在歷史方面,不僅寫作《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與其他戰史著作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禍遍及亞歐非三洲,改變的不只是世界的權力格局,遺留下的結果竟是下一場更大規模的世界大戰。在這個紛亂的年代,重讀李德哈特,幫助我們重新思考世界局勢。


摩希.史奈德,衝擊歷史認知經典之作


要理解暴政,先見證歷史。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希特勒與史達林是二十世紀最臭名昭著的獨裁者,書中所稱的「血色大地」,歷經史達林恐怖大整肅、猶太大屠殺、戰俘滅絕。

本書挑戰讀者對這段歷史的認知,帶領我們穿透當代的民族國家框架,重回歷史現場。擴大對人性的想像,理解歷史全貌,才能正確評價暴政。


重讀史學大師霍布斯邦


霍布斯邦的年代四部曲,是理解近代世界形成的最佳讀物。從法國大革命到蘇聯的解體,左派史家霍布斯邦帶著共產革命的理想與浪漫,對近代世界做出深刻的描繪與批判。

透過宏觀的歷史視野及刻畫深入的筆觸,讓當代世人明瞭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反思自我的位置。


希特勒研究權威伊恩.克蕭典範之作


1914到1949年是個大混亂的時代,克蕭以民族仇恨、國家利益、階級衝突、經濟危機等四條互相交織影響的主線為經,歷史事件順序與各地區不同背景為緯,譜寫這前後達四、五十年歐陸局勢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當下世界或台灣讀者而言,極權政府崛起、右翼民粹風行、自由民主體制無力面對變局,都似乎能從當代看到非常濃厚的既視感。「歷史終究會再次重演」,但至少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我們可以好好思索人類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毀滅,且義無反顧,一意孤行。


東尼.賈德 X 提摩希.史奈德


本書是一部歐洲和美國的現代政治思想史。提摩希.史奈德的提議引發了電光火石的對話,本書循著東尼.賈德的生命歷程以及成為歷史學家的每個階段,對二十世紀出現的重大政治思潮進行了難能可貴的反思。

世界上有一個真理我們都知道:那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終究都會走到盡頭。其他的各式真理環繞著這一個真理就像群星環繞著一個黑洞,使這個黑洞顯得更明亮一點,比較沒有那麼沉重。所以賈德說,我們在回憶二十世紀時不應該只有戰爭與大屠殺,還要再加上有史以來人性最燦爛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