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造性的眾聲喧嘩,拓寬對汪氏詩歌記憶的解讀
作者楊治宜將不同的方法論融合成一場成果豐碩的對話,包括細緻的詩詞詮釋。楊治宜認為,作為私人聲音的公開表演,汪精衛的抒情詩在建構他的政治身分上扮演了核心角色,而且深刻影響了大眾對他的身後記憶。
引中國大陸、臺灣、日本、美國、法國與德國的檔案,以及回憶錄、歷史期刊、報紙、訪談與其他學術作品,本書是第一本以批判的角度與帶有同情心的客觀立場,來探究汪精衛政治、文學與個人生活的傳記。
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卻呈現帝國走向喪敗的癥結
何以細枝末節的數件小事,卻顯露了中華帝國的衰頹?黃仁宇以前所未見的獨特視角,開啟書寫中國史的新風貌。
他探問一個無關緊要的一年間所發生的數件微不足道之事,展示出中國傳統的禮教道德,如何綑綁思想制度的革新、箝制帝國腳步、消耗殆盡創新的能量,而當中國在僵化中走向衰亡,西方則在變動中進步神速。
...繼續閱讀
撰寫時間橫跨二十四年,以山、海、平原呈現臺灣的眾多面相
我剛回臺灣時,確實認為也想望可以做個「純學者」,但我關心的議題,如臺籍日本兵,就讓我無法把自己關在象牙塔中,外於臺灣社會。我的很多看法是在過去約三十年間逐漸成形,逐漸清晰起來。
「山、海、平原」作為臺灣史三大元素,是掌握臺灣歷史大圖景不可或缺的元素,這樣的概念也是摸索出來的,提出後很高興看到它的擴散和影響。
秦漢時代的文物考古,以炫麗色彩重現在世人的眼前
今天的歷史研究和書寫者,很多忽略顏色,只習慣專注於文字材料。這不是他們對顏色無感,而是文字本身無形中造成了無意識的習慣和局限,將色彩排除在思考和關注以外。
邢義田院士多年來親身接觸秦漢考古出土的原始文物和圖畫,繽紛、炫麗、鮮活的文物,讓人感覺到兩千年前的世界,離我們並不遙遠和冰冷。《古月集》收錄他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並採用一千三百餘張珍貴圖片,一方面為文字論述作證,一方面也拉進讀者和秦漢的距離。
注意犯罪者的能動性,且藉司法檔案來探析社會結構的變化
本書關注同治朝巴縣竊盜案件與重大歷史事件及社會變遷的關聯;在微觀層面,則呈現了犯罪動機的多樣性,挑戰了「貧窮即犯罪」的觀點。
此外,也詳細考察清代竊盜相關法令、竊賊身分與行竊類型、案件審理流程及機制,並透過分析被盜物品,揭示了當時的物質消費情況和城鄉差異。經由對日常犯罪的探討,書中的論述在史料、方法與觀點上均有所突破,開拓了史學研究的新領域。
作者透過深入訪談,匯聚各種聲音,勾勒出生態保育與原民文化傳承、生存權與原住民轉型正義的社會圖景,以及不同族群間為了黑熊之死而產生的行動與改變。
關於黑熊的行蹤,不同的人們有不同的解釋,原住民巫師認為,568是山神的信使;研究員根據它的行走路徑分析,認為它是想返回大雪山的家,不同的敘述,呈現對於生命價值的不同理解,也隱隱地道出族群中的思維隔閡。這是一個仍在進行中的故事,如何尊重彼此生存,我們必需再學習。
若是遇到讓心振動的東西,就勇敢去追吧! 風咧吹,開闊的田洋有青蘢蘢的湧,抓不住的好奇心準備起飛!
「烏的」(Oo—ê)是一隻小黑狗。因為是黑色的狗,所以用台語很直接的叫牠「烏的」。烏的充滿好奇心,看到會動的東西就一定要去追。追蒼蠅、追蜻蜓、追蝙蝠……風吹拂著開闊的田野,翻湧著綠色的浪,樹、草和花的搖擺間,抓不住的好奇心,迎風飄揚,一場田間的冒險就此展開……
《烏的》台文創作好手儲玉玲、儲嘉慧的最新創作,讀者能感受到鄉間景色一日之間的轉變,全書洋溢著鳥飛、蛙鳴、狗叫的熱鬧聲響,以及各種飛翔姿態與追逐嬉戲的歡樂場景,最後再來一個出人意表的結局,到底「烏的」會怎麼做?就等你一起來翻開書頁。...(閱讀完整內容)